3月27日,以“視聽賦能縣域經濟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分論壇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大會聚焦視聽技術與縣域經濟深度融合的創新路徑,為鄉村振興與數字經濟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論壇上,內蒙古鐵辰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蒙古鐵辰)作為新能源裝備制造領域的標桿企業,展示了其通過智能技術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創新實踐,引發廣泛關注。
科技引領:準格爾旗打造新能源裝備產業集群
內蒙古鐵辰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聚焦露天礦山與短途物流場景,研發新能源動力裝備及智能化運營解決方案。公司研發的136噸級新能源無人駕駛礦用車,已實現超470萬公里安全運行,累計運輸土石方超3500萬立方,成為行業標桿。通過5G通信、激光雷達與視覺融合感知技術,其無人駕駛效率達到人工效率的98%,預計年底將提升至115%,同時可有效降低安全風險,助力礦山實現“零碳、安全、高效”轉型。
準格爾旗位居全國百強縣第29名,依托豐富的煤礦資源,成為內蒙古鐵辰技術落地的重要試驗場。公司立足縣域經濟特色產業基礎,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制造,整合風光發電、無人駕駛運維等全產業鏈布局,構建“風光發電+新能源裝備制造+礦山工程總承包+無人駕駛運營+產品再制造+全生命周期維保”六位一體戰略生態閉環,形成技術先進、鏈條完善的產業集群。為礦山行業量身打造綠色化、智能化、一體化解決方案。
不僅如此,作為內蒙古本土培育的智能制造企業,內蒙古鐵辰始終牢固科技興蒙的使命。“我們聚焦無人駕駛、新能源礦車研發制造,要從以零碳、安全增效、綠色智慧礦山為方向,推動礦山從高耗能、高污染向零排放、全智能轉型,為內蒙古的能源保供、生態保護及縣域經濟產業升級提供硬核的技術支撐。”內蒙古鐵辰首席戰略官張浩然呼吁各界攜手,以科技之力共繪內蒙古綠色經濟新圖景。
縣域實踐:零碳礦山與縣域經濟新圖景
據介紹,內蒙古鐵辰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將新能源與礦山場景深度融合。其自主研發的純電礦車搭載800度磷酸鐵鋰充換一體動力電池,其續航能力與動力性能行業領先;結合內蒙古風光資源優勢,公司創新布局“源網荷儲”微電網系統,以綠電消納實現礦山全產業鏈零碳排放。目前,該模式已在新疆等地規模化應用,為縣域經濟綠色轉型提供可復制的樣板。
“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張浩然在論壇上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深化無人駕駛、新能源技術的場景化應用,并開放合作生態,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參與,為更多縣域打造“綠色智慧礦山”創新增長極。
本屆論壇上,內蒙古鐵辰的實踐成果印證了視聽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的巨大潛力。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這家內蒙古本土企業正以“綠色智造”為筆,在縣域經濟發展的畫卷上書寫嶄新篇章。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