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星標”,點“在看”,
今天是3月的最后一天!眼看即將進入4月,法國又有哪些新變動?它們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哪些影響?話不多說,想法哥帶你快速預覽:
速覽
自4月1日起,法國社會保障局將調整病假制度,減少病假補償,醫療保險支付的每日津貼將不能超過41.47歐元;同時,巴黎露臺也將于四月重新回歸,最晚營業時間為深夜10點,巴黎人將再次享受美好的露臺餐廳!在法國鄉下也有關于“美食”的好消息——麥當勞計劃在法國村莊開設50家新店,試圖讓每個法國居民都能在離家20分鐘的路程內吃到一家“麥當勞”。但顯然,法國人最愛的美食不是麥當勞。在《米其林指南2025》發布之際,益普索研究所進行了一項新調查顯示,法國人依舊熱愛傳統美食。其中,近四成受訪者認為“勃艮第牛肉最能代表法式美食”。
打工人碎了!
法國社會保障局將減少病假補貼
法國社會保障局(Sécurité Sociale)將從4月1日(周二)開始減少員工的病假補助,以節省約6億歐元的開支。不過,由于大多數員工享有企業提供的補充保險,這一調整短期內對他們的影響并不明顯。
圖源:lp
從4月1日起,所有新申請的病假補助將按照新的標準計算。具體而言,健康保險(Assurance maladie)發放的每日補助金額將相當于員工稅前工資的一半,但計算基準上限從原來的1.8倍最低工資(Smic)降至1.4倍最低工資。這意味著,每日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41.47歐元(稅前),而此前的上限為53.31歐元(稅前)。
對于工資低于1.4倍最低工資的員工,他們的補助不會受到影響,因為原本的計算方式已經低于新的上限。而對于超過1.4倍最低工資的員工,他們每月可能損失最多約250歐元(適用于薪資達1.8倍最低工資及以上的員工)。
圖源:pexels
盡管如此,大多數員工受雇的公司都會為他們購買補充保險(régime de prévoyance complémentaire),這將彌補社保補助減少所帶來的損失。
目前,補充保險對所有管理人員(cadres)是強制性的,同時85%至90%的非管理人員(non-cadres)也享有這項福利。因此,這一政策調整短期內對多數受薪階層的直接影響有限。
不過,從長遠來看,員工仍將感受到這一變化的影響。由于補充保險機構需要承擔更高的病假補助支出,它們將上調保費。業內人士預計,保費平均上漲約2%,但不同領域的漲幅可能有所不同。以年薪4萬歐元的員工為例,保費漲幅預計在每年10至15歐元之間。
然而,部分沒有補充保險的員工將不得不自行承擔補助減少的損失,尤其是臨時工、季節性工人、私人雇主的員工,以及短期合同(CDD)的員工。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調整不涉及因職業病或工傷導致的病假補助,這部分補助的計算方式與普通病假不同,因此不會受到影響。
圖源:pexels
享受夏日晚風,巴黎露臺再次回歸!
隨著春天的到來,露臺再次出現在巴黎街頭。從4月1日至10月31日,除了巴黎咖啡館、酒吧和餐廳之外,書店、唱片店、花店也可以安裝臨時露臺,但商家必須嚴格遵守規定——晚上10點準時閉店。
圖源:sortiraparis
如果想要開放夏季露臺,商家必須獲得巴黎市政廳的授權。一旦通過驗證,就可以在人行道、停車位、廣場、中央隔離帶和臨時步行街上安裝臨時露臺。但是,需要遵守以下規則:
在人行道上:允許在商店門前進行延伸搭建露臺,并且在某些條件下,允許在鄰近建筑物前進行延伸。
在停車位:露臺必須有甲板和側面保護,禁止占用預留停車位,如:送貨車、殘障人士、出租車、自行車車位。
為了統一公共空間的美觀,商家只允許使用桌椅和遮陽傘,高度不超過1.30米。鼓勵店家在露臺種植綠色植被,但不要完全遮擋視線。
圖源:pexels
同時,露臺嚴禁建在建筑屋頂,同時露臺不能出現防水油布、帳篷以及任何音響、供暖或空調設備。在非營業時段,露臺的家具必須存放在特定區域或固定在門面上。
圖源:pexels
與往年一樣,市政廳和市警察將對搭建露臺的商家進行檢查。違反者將因滋擾或缺乏維護而被處以68至135歐元的罰款。如果違規行為較為嚴重,處罰可達到500歐元的罰款和強制拆除。對于屢次違法者,執法者有權關閉露臺并撤銷對方的露臺授權三年。
圖源:pexels
麥當勞計劃在法國村莊開設50家新店
“我希望每個法國居民都能在離家20分鐘的路程內就吃到一家‘麥當勞’。”
最近,麥當勞法國營銷和運營總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出了自己的宏偉計劃。他表示,法國麥當勞的下一步是在各城鎮村莊開啟“擴張”計劃,目標是“2025年在法國村莊開設50家新店”。
圖源:pexels
要說這家美國快餐連鎖店在法國的影響力有多大?看看《艾米麗在巴黎》就知道了!
在法國,麥當勞一共開設了1560家餐廳。按照人均計算,法國是繼美國之后“第二大麥當勞消費國”。
圖源:pexels
4月份,麥當勞還將開設兩家新餐廳。其中一家位于法國西部旺代省 (Vendée) 的 La Chataigneraie 公社,當地擁有2500名居民。另一家新店位于法國南部加爾省的圣熱尼耶德馬爾瓜雷 (Saint-Geniès-de-Malgoirès),是一個擁有3000名居民的小鎮。
很顯然,在完成對法國幾乎所有大城市的“普及”之后,麥當勞開始將布店目標鎖定在小城鎮和村莊。
圖源:pexels
但這一策略并未贏得所有人的青睞——法國小餐館和咖啡館協會(l'association Bistrots et Cafés de France)主席阿蘭·方丹 (Alain Fontaine)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今外地游客們來到當地政府努力整修的法國村莊時,在距離一座14世紀的噴泉或宏偉的拱廊30米的地方就會看到一家麥當勞。”
據媒體報道,過去60年來,法國小城鎮傳統鄉村酒館的數量大幅減少。
“未來的法國小酒館和咖啡館必須抵制消費美國化。我們需要給予地方市長更多權限來振興地方社區。”方丹補充道,“就像法國議員紀堯姆·卡斯巴里安(Guillaume Kasbarian)頒布的鄉村咖啡館酒類銷售許可證法一樣。我們要改善鄉村地區的商業和社會環境,讓這里重新煥發生機。”
方丹不僅對法國生活藝術和美食的“消失”感到惋惜,還對垃圾食品的健康風險感到惋惜,尤其是隨著肥胖人數的增加。但最近益普索研究所(Ipsos)發布的一項“法國人美食調查報告”,或許會讓他稍感欣慰。
圖源:pexels
勃艮第牛肉、卡酥萊砂鍋
法國人仍舊偏愛傳統美食
3月31日,益普索研究所在《米其林指南2025》(Michelin Guide 2025)公布米其林新星之際進行了一項關于“美食”的調查,結果顯示:法國人更偏愛傳統美食。
圖源:pexels
當被問及“在法國最經典的菜肴中,你認為哪一種最能代表法餐在全世界的形象?”,39%的受訪者的回答是:勃艮第牛肉(用紅酒、蘑菇、培根和洋蔥烹制的醬汁菜肴)。
圖源:Pierre Verdy
其它最受法國人歡迎的菜肴分別是:卡酥萊砂鍋(31%)、小牛肉(22%)、油封鴨(20%)、德式酸菜(17%)、可麗餅(17%)、拉克萊特奶酪(16%)、燉鍋(16%)、蝸牛(15%)和馬賽魚湯(13%)。
圖源:pexels
此外,葡萄酒烤雞(13%)、法式洛林派(12%)、法式奶油焗馬鈴薯(11%)、火鍋(11%)、薩瓦干酪焗土豆(11%)、貽貝(9%)、雜燴(9%)、洋蔥湯(5%)、啤酒燉牛肉(5%)、尼斯沙拉(4%)和韃靼牛肉(2%)也紛紛“上榜”。
圖源:pexels
法國哪個地區獲得了人們心中“美食之城”的稱號?
41% 的受訪者認為法國西南部地區遙遙領先,里昂地區位居第二(33%),其次是布列塔尼(26%)。
圖源:pexels
此外,該調查報告還總結道“70% 的法國人更喜歡在家里做飯或吃傳統法國菜,而不是下館子”。另一方面,近十分之四的法國人“每月至少幾次”在餐館吃飯。
圖源:pexels
以上就是想法哥為大家整理的法國最新“變化”。小伙伴們還有哪些想了解或疑惑的問題,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想法哥將在下期為大家一一解答。
文字:開心妹
審編:Léa
圖片:已在文中標明來源,侵刪。
參考資料:
https://www.leparisien.fr/economie/emploi/la-securite-sociale-baisse-a-partir-de-mardi-lindemnisation-des-conges-maladie-31-03-2025-LUQ4R6SMXVCSBCBSNVDVKU5PGQ.php
https://www.sortiraparis.com/actualites/a-paris/articles/253375-paris-les-terrasses-ephemeres-de-retour-en-avril-a-paris
https://www.bfmtv.com/cuisine/b-uf-bourguignon-cassoulet-quels-sont-les-plats-preferes-des-francais_AN-202503310149.html
https://www.thelocal.fr/20250324/mcdonalds-targets-french-villages-with-plans-for-50-new-outlets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關注并將“想法哥享法妹”設為星標
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推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