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內容
高能流體磨技術裝備創新與全組分功能食品創制
動態高壓微射流技術是一種“基于射流撞擊腔”的新型高壓均質技術,具有極為出色的超微粉碎、乳化均質、改性等效果,在食品資源高效加工利用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目前微射流在食品行業應用存在瓶頸,設備市場主要被國外公司壟斷、核心技術未能國產化、產能低、易堵塞等。本團隊從裝備核心技術的創新、粉碎和改性物料性能的挖掘等方面深入開發微射流技術,促進其在食品行業的推廣及工業化應用。在技術與裝備突破方面,根據傳統設備的缺陷和不同食品物料特性,對增壓系統和腔體進行創新性的設計,自主創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工業級微射流設備—高能流體磨。設備產能最高可達5 T/h,處理壓力可達280 MPa,該成果入選江西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江西省綠色技術。在新產品開發和創新應用方面,基于流體磨的超微粉碎效果,提出“免過濾、全利用、低排放、高營養”的全組分食品概念,研發并量產了“全組分玉米汁”“全豆豆漿”“全果肉芒果汁”“全組分桑葚汁”“全組分臍橙汁”等10余種全組分產品。此技術裝備的創制與應用可有效推動解決食品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促進食品加工技術的推進和食物資源高值化的發展。
嘉賓介紹
陳軍 研究員
南昌大學食品學院 副院長
陳軍,男,1986年生,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南昌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江西省“千人計劃”首屆培養類科技創新高端人才,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從事食品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近5 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地/青)、江西省重點研發等項目30余項,合同經費超1 000萬 元,到賬經費超700萬 元;發表SCI論文150余篇;授權國際專利2 件,發明專利14 件。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一等獎(排名第2)、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3)等獎項7 項。
實習編輯:成都中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楊瓊;責編:張睿梅
為深入探討未來食品在大食物觀框架下的創新發展機遇與挑戰,促進產學研用各界的交流合作,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技術創新中心(動物替代蛋白)及中國食品雜志社《食品科學》雜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雜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雜志主辦,西華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四川旅游學院烹飪與食品科學工程學院、成都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成都醫學院檢驗醫學院、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四川大學農產品加工研究院、西昌學院農業科學學院、宿州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大連民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北京聯合大學保健食品功能檢測中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大食物觀·未來食品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即將于2025年5月24-25日在中國 四川 成都召開。
長按或微信掃碼進行注冊
會議招商招展
聯系人:楊紅;電話:010-83152138;手機:13522179918(微信同號)
為進一步深入探討食品產業在當前復雜多變環境下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并著重關注食品科學、營養安全保障的基礎研究與關鍵技術研發,貫徹落實“大食物觀”和“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和中國食品雜志社《食品科學》雜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雜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雜志,將與國際谷物科技協會(ICC)、湖南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湖南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湘潭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農業大學長沙現代食品創新研究院共同舉辦“第十二屆食品科學國際年會”。本屆年會將于2025年8月9-10日在中國 湖南 長沙召開。
長按或微信掃碼進行注冊
會議招商招展
聯系人:楊紅;電話:010-83152138;手機:13522179918(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