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理發店開門做生意,被商場停水斷電,還要求我們提前退租,憑什么!”今年3月,一理發店未取得衛生許可證且因服務等原因多次被商場游客投訴,商場方迫于無奈采取“強硬”手段欲促使其提前解約,并要求在限定期限內搬離。這一舉動引發理發店老板的強烈不滿,與商場物業方“劍拔弩張”,帶著店鋪員工圍堵商場物業方辦公室門口,雙方爭執愈演愈烈,商場物業人員立即報警。
近日,黃浦公安分局南京東路派出所,依托“三所聯動”機制成功化解了一起因商鋪租賃引發的合同糾紛,將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助力轄區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
在了解基本情況并平息現場矛盾紛爭之后,南京東路派出所立即啟動“三所聯動”機制,協調街道司法所和律師事務所組成調解團,并約請商場物業方代表和理發店老板一同走進三所聯動矛盾糾紛調解室內開展聯動溝通調處工作。
調解過程中,雙方各執一詞,商場物業方表示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的規定,理發店沒有衛生許可證是不可以營業的?。他們已經多次提醒理發店老板去申請辦理,然而理發店老板仍舊我行我素,不僅在未取得衛生許可證擅自營業,還因衛生條件、服務水平等緣由導致商場方多次接到顧客投訴,迫于無奈,于是通過“停水停電”的方式想讓對方“知難而退”,提前與其解約,結果卻是事與愿違。
商鋪租戶則表示,自己對商鋪前期投入巨大成本,衛生許可證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辦理完成,但對商場方的行為不能理解,自己不僅簽訂了合同,還提前交了幾個月的房租押金,在合同未履行完成的前提下,被商場方停水停電又關門,氣憤之下他才叫來員工直接“堵”門,他已認識到該行為不妥之處。
隨著調解的不斷推進,民警、律師和司法所同志在耐心聽取矛盾雙方訴求,了解到雙方都承受一定經濟損失后,及時安撫與開導,為后續解決這個糾紛創造良好的條件。
律師通過層層剖析法律關系,找準各方矛盾癥結,明確各自責任義務;民警告誡各方要保持理性克制,合理合法處置糾紛;街道司法所的工作人員則從市場環境、商戶利益和后續經營角度出發,希望各方都能換位思考,個體工商戶前期投資成本過大、日常經營管理能力有限,請商場方多承擔社會責任。
最終在耐心調解下,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兼顧“法、理、情”,會談協商僅僅幾個小時,便做通雙方當事人思想工作,雙方最終做出退讓并握手言和,并就補償事宜達成一致,順利簽訂了調解協議。
來源:上海黃浦 記者邵林峰 瞿煌俊
編輯:張海燕 張曉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