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陽和至陰都不能成事,只有半陰半陽,甚至靈活變通才能成事。
1
海瑞是個地地道道受儒家教育長大的士大夫,他一生都在踐行“忠孝”的理念,對主上要忠,對父母要孝。
體現在他實際工作中就是堅持原則,這個原則就是一切以大明律和太祖祖制為準則,以儒家倫理道德為皈依。
簡單的說,海瑞遵守一切明面的規則。大明律、太祖祖制、儒家道德規范,都是明面規則。
超出這個明面規則,海瑞一概不論。
事實證明,這個世界的運行不只是通過明面規則(顯規則)來掌握的,還有潛規則。
甚至顯規則和潛規則并不是顯規則占大頭,潛規則占小頭,也不是二者五五開,在大多數時候,是潛規則占主導地位。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五個候選人競爭一個崗位,按照規則,應該是綜合能力(包括學歷、工作經驗、工作成績等等)最優的一個勝出,但是最后獲勝的往往是綜合能力并不最優的那個,而是最有“關系”的那個。
這個“關系”可能是后臺、人脈、人情,甚至金錢。
這就是潛規則。
諸位可以反思下自己的人生經歷,是不是這種潛規則無處不在,甚至占了絕大多數。
我們生長的環境就是潛規則占優的環境,從小耳濡目染,故而對這種潛規則習以為常。
因為潛規則比顯規則更接近人性,顯規則是要求大家克勤克儉、艱苦奮斗、遵守規則,潛規則卻是讓大家能夠貪圖享樂、走捷徑。
人性中自私的比重占大頭,所以潛規則才能大行其道。
但是這一套潛規則在海瑞這里不奏效,海瑞算是第一個只信奉顯規則的官員。
2
如果顯規則是陽,那潛規則就是陰,海瑞就是個至剛至陽的典范。
從他當教諭時就不畏權貴,御史到縣學巡查,其他人員紛紛下跪,只有海瑞長揖了事,因為按照祖制,在縣學中,御史沒資格讓他下跪。
到了當縣令時還是不畏權貴,直屬上司胡宗憲也得按照規矩辦事,京里派來的鄢懋卿也得遵守王法。
海瑞當小小的芝麻官就敢頂撞上司,這就是至剛至陽的表現,在海瑞看來,如果上峰能夠遵守大明律和太祖祖制,那海瑞自當按照規矩招待行禮,如果上峰的行為超過了大明律和太祖祖制的界限,海瑞就會“抗命不從”。
按理說,領導來了,好好伺候還來不及,誰會吃飽了撐的去得罪領導,這不閑的嗎?這幾乎成了大家的共識。
但海瑞不管這一套約定俗稱的規矩,仍舊堅持原則。
大明律和太祖祖制要求一個知縣要勤政愛民,海瑞就身體力行的去實現這個要求。
他在任時,極力打擊豪強,抑制兼并,并且取消了所有陋規,所以官紳地主、胥吏恨得他牙癢癢,而地方百姓卻高呼他為海青天。
海瑞的堅持原則,不僅不畏權貴,連皇帝都敢罵,在他看來,如果一個皇帝行為處事違背了朱元璋的要求,臣下有責任上書勸諫,故而他上《治安疏》勸諫嘉靖。
連皇帝都敢批評,那其他大小官員就更不在話下。
海瑞的一系列操作就得罪了整個大明官場,因為他破壞了“規則”,讓人無法與他共事。
之后海瑞在直隸巡撫任上被參劾,直接去職歸鄉,雖然十五年后又被啟用,但只是當做一個吉祥物,裝點萬歷朝堂的門面。
海瑞有高尚的理想,他想通過祖制和儒家倫理規范來重振大明,但與大明朝的實際情況不兼容,故而他只有失敗一途。
另外一個有理想的人,行事與海瑞截然相反,卻大獲成功。
3
張居正和海瑞完全不同,張居正堅持的原則是半陰半陽,甚至陰陽可以靈活變通。
張居正深諳大明官場的運行規則,海瑞那一套,除了引起普遍的反對外,于事無補。
所以他在堅持原則和適度妥協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
在他升任內閣首輔之前,張居正基本上依附于徐階,韜光養晦,靜待時機,當徐階開始倒嚴嵩時張居正也成了徐階的馬前卒。
在徐階的提攜下,張居正側身內閣,等到徐階被高拱斗倒時,張居正卻穩如泰山,不得不佩服張居正的為人處世,連高拱都把他視為自己人。
這就是張居正的優點,做事懂得妥協,為人也圓滑,能夠和光同塵。
但這不不代表張居正就認可徐階、高拱,而是在等待時機,他之所以攀附強者完全是為了以后鋪路。
?一旦時機成熟,他就會亮出他的獠牙,把他眼前的絆腳石一腳踢開。
張居正為了扳倒高拱,不惜與中宮宦官結盟,這對于一向以清流自詡的海瑞來說,絕對是不能接受的。
堂堂館閣重臣怎能與閹豎同流合污。
張居正不但這么干了,還毫無愧色。
等到張居正扳倒高拱,升任內閣首輔后,終于大權在握,他對內聯結司禮監太監馮保,曲意奉承李太后,獲得中宮信任,對外則安插親信排除異己任用私人,成為大明朝最赤手可熱的人物。
4
張居正運用雷霆手段,在官場上縱橫捭闔,他一手拿著胡蘿卜,一手拿著大棒,對屈從者賞賜胡蘿卜,對不從著就賞賜大棒。
他通過此種手段推行他的改革,結果大獲成功。
張居正的十年改革,締造了一個高效率的文官政府,將稅收簡化,充盈了國庫,還完成了對全國田畝的丈量。
要不是他過早去世,他的改革措施將會使大明朝再度中興。
而這一切都得益于張居正的處事原則,該陽的時候陽,該陰的時候陰,在不違背官場潛規則的前提下,將他要做的事情辦成。
所以他任用的官員,必須是循吏,不能是恪守教條的迂夫子,當他登臨首輔時,曾有人建議他啟用海瑞,海瑞甚至主動寫信給張居正求復起,但張居正表面恭維了一番海瑞的為國為民,卻對海瑞棄之不用。
張居正明白,海瑞這種人只可做基層官吏,決不能做高官,要不然會給他帶來無盡的麻煩。別的不說,如果張居正起用海瑞,那么張居正奪情這一關就繞不開海瑞。
假使海瑞當時在職,他敢扛著棺材到張居正家死諫張居正回鄉守制。
張居正在任時,并不清廉,屬下和地方官的孝敬他該收的收,該拿的拿。
道德上的瑕疵不會影響他實干的作風。
海瑞因為堅持原則不能成事,張居正因為不堅持原則而成事,這簡直是一個巨大的反諷。
人類制定明面上的規則,但卻紛紛背棄不用,轉而讓潛規則大行其道,何其哀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