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轉行考新職稱還來得及嗎?"在國企熬了十年的老周半夜給我發微信。他剛聽說"元宇宙架構師"評審表開始下發,而自己考了三次的中級工程師證還在抽屜吃灰。這屆打工人突然發現:職稱賽道的玩法變了。
從某省人社廳內部會議泄露的風聲來看,這四個新職稱可能要爆:
人工智能倫理師:專治AI亂象,既要懂算法又要會畫道德紅線。杭州某大廠明碼標價,持證工資直接漲三成。
碳中和管理師:企業碳賬本管家,某新能源車企開出條件——持證就送碳匯項目分紅資格。
數據安全合規官:深圳獵頭圈流傳,有這證的跳槽起步價50萬,還能拿股權。
虛擬現實應用工程師:三甲醫院都在搶的香餑餑,專門用VR搞術后康復治療。
(小道消息:某東部城市申報系統里驚現"智慧農業中介師"選項)
去年參加政策閉門會,專家一句話點醒我:"新職稱都是跟著錢的方向長的。"就拿碳中和管理師來說,去年全國碳交易額飆到100億,但持證的專業人員缺口能塞滿12個鳥巢。
更刺激的在企業賬本里:
?有數據安全合規官的公司,拿政府補貼成功率翻倍
?招聘網站顯示,標"需人工智能倫理師"的崗位,簡歷能收到手軟
我發小阿杰就是個活例子——原本在環保局混日子的他,考了個試點的"綠色金融分析師",今年被券商挖走做ESG,工資直接乘3。
想搶跑新賽道?這三招夠野:
1??技能重組:會計去學碳核算,碼農補法律課,把舊飯碗改裝成新武器
2??偷跑拿證:盯著廣東試點的"智能制造規劃師",能省三年評審時間
3??混圈秘技:行業群里別光"求帶",要甩出"我們有個政府項目要找合作方"
冷知識:某寶搜"繼續教育課時包",98塊能搞定80%的繼續教育學時,親測有效。
最近幫二叔整理材料,翻出他1998年考的"無線電調試工程師"證,塑料封皮都脆了。時代淘汰職稱的速度,比我們換手機還快。但反過來想——當別人還在卷傳統職稱時,你提前半年布局新證,可能就卡住了未來十年的黃金賽道。
你們行業有沒有冒出什么神仙職稱?評論區曝點狠貨,指不定下個風口就在這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