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家衛健委在2025年兩會期間提出,要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計劃。“國家喊你減肥”話題在社交網絡上熱度飆升,短短一周時間不到,小紅書平臺上“體重管理年”話題下的筆記數量就高達43萬+。
社交網絡上減肥話題熱度飆升并不是憑空制造焦慮——
《柳葉刀》雜志刊登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中國25歲及以上成年超重和肥胖患者達到4.02億,數量已是全球第一。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目前中國超過一半的成年人已超重和肥胖。根據預測,如果不能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成人超重肥胖率將達到70.5%。
在此背景下,“體重管理年”三年行動計劃,不僅是一場公共衛生領域的戰略轉型,政策以“預防醫學”為核心邏輯,通過全民健康管理、AI技術賦能與產業協同,或將帶來一次重構萬億級健康產業鏈的契機。
01
醫藥健康
從藥物研發到醫療服務的全鏈條升級
雖然目前肥胖在我國并未納入醫保,但在臨床中,已開始把其納入慢病管理治療,服用減肥藥和減重手術是常用的兩種方法。
過去兩年時間,GLP-1類藥物(如司美格魯肽、利拉魯肽)憑借顯著的減重效果成為醫藥板塊中的明星,巴克萊銀行預計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突破1500億美元。海外的相關藥企業績漲勢喜人,國內相關企業也紛紛加大對減肥藥的投研布局。摩根大通預計,中國減肥藥物市場規模有望于2030年達到149億美元。
對于醫藥行業來說,爆款藥一直是推動市場行情走向的重要因素。兩年前諾和諾德憑借司美格魯肽在資本市場市值一度超越路易威登。今年以來,歌禮制藥股價已經累計上漲171.76%。3月18日,藥明康德預計今年與GLP-1減肥藥密切相關的TIDES業務將實現60%以上的收入增長,當日該公司股價一度漲停。(數據來源:Wind,個股不構成投資建議)
目前,國內已有20多家企業布局司美格魯肽生物類似藥。除了創新藥領域,代謝手術器械和專業醫療服務也值得關注。三甲醫院體重門診加速鋪開,整合營養、運動、心理干預的多學科模式成為標準配置,帶動健康管理機構與遠程醫療平臺發展。
02
智能健康設備
數據驅動的場景革命
雖說減肥藥市場愈發火熱和成熟,但體重管理的精髓還是“防患于未然”。畢竟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一口吃不成胖子。且從整體政策上來看,“體重管理年”更傾向于體醫融合、生活方式干預,將健康管理從“治療”轉向“預防”。
眾所周知,減肥的底層邏輯是熱量差,也就是攝入的熱量低于消耗的熱量。那么,如何量化吃了多少、又消耗了多少呢?硬件創新與軟件生態構建越來越精細化,通過佩戴智能穿戴設備,可以實時獲取心率、血氧、熱量消耗、血糖水平等數據,這些數據實時上傳到手機端進行記錄整合,幫助佩戴者制定更科學地執行健康生活方式。
智能穿戴設備正從“運動追蹤工具”升級為“健康管理中樞”。
IDC最新發布的《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腕戴設備市場出貨1.4億臺,中國腕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 4576 萬臺,同比增長 20.1%,引領全球增長。全球前五大腕戴設備廠商中,有三家來自中國。(注:文中所屬內容不構成個股推薦)
當體重管理引領健康新風尚,AI算法等技術推動精準化監測。未來,智能穿戴設備將不再局限于簡單的健康數據監測和分析,還能實現與醫療機構和健康服務平臺實現深度對接。通過共享用戶數據和分析結果,醫療機構能夠為用戶提供更精準的健康管理方案。無感化穿戴+數據服務訂閱制或重構行業盈利模式。在此背景下,消費電子板塊或迎估值重塑。
03
體育消費
從功能需求到體驗經濟轉型
上面說到了減肥的底層邏輯是制造熱量差,實際操作起來就是“管住嘴、邁開腿”。對于需要體重管理的小伙伴來說,“動起來”的場景可以很豐富。
根據運動的場景,我們可以將運動細分為戶外運動、健身房運動和居家運動。
戶外運動作為依托于自然環境的運動方式,由于具備高黏性、高復購、場景化等特征,已成為提振消費、挖掘內需的重要抓手。
《2024戶外運動線上消費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戶外運動商戶總量達2.7萬家,新增收錄商戶約1萬余家,新增率為51.86%,凈增率為21.38%,較上年實現顯著增長。(來源:央視網)
目前,國內運動服飾的頭部企業持續加碼“科技+健康”賽道。此外,體育旅游與賽事IP帶動周邊消費,形成“運動+文旅”復合業態。
在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線下傳統健身房也正經歷轉型,主要呈現出兩大特征:首先是數字化轉型,通過引入智能設備、健康管理平臺等技術手段,提升用戶體驗和服務質量;其次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如按次付費、智能健身房等,為用戶創造健身數據做到全網聯動。同時,OMO(線上線下融合)模式通過課程訂閱、社群運營提升復購率。
如果不想出門,居家健身也已經成為年輕人“邁開腿”的不錯選擇。以天貓和京東兩大電商平臺為參考,輕度化健身器材銷售量不斷上升,家用健身器材快速增長。AI健身鏡、智能跑步機需求激增。2024年Keep平臺智能健身設備銷量同比增長超40%。今年年初,小米發布米家智能啞鈴,用戶能夠通過APP保存歷史數據并生成專屬運動報告,同時能根據自身情況自定義訓練模式和強度,在專業教練的線上指導和實時語音激勵下,享受沉浸式訓練體驗。(注:所述內容不構成個股推薦)
展望未來,運動不再局限于賽場上的專業競技,而是逐漸延伸至大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04
健康食品
代餐輕食的需求爆發
在運動圈還流行一句“三分練七分吃”。當前,從“吃飽吃好”到“吃出健康”,低GI食品、高纖維代餐逐漸占據主流,益生菌、蛋白粉受追捧。衛健委發布的《成人肥胖食養指南》按地域定制食譜(如東北菜包飯、西北油潑面),更催生出定制化餐飲服務。
在產品形式上,代餐市場中產品種類繁多,總體可按成分和使用場景分為泛代餐、可完全代餐以及代餐零食。從市場增長來看,隨著健康飲食成為消費趨勢,如雞胸肉、牛肉等代餐食品因其低脂、高蛋白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
我國整體代餐市場規模高速增長。從2017年到 2023年,代餐市場從 58.2 億元增長為1750.0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76.34%。隨著代餐食品市場消費力充分釋放,2027年中國代餐市場規模有望達3534.9億元。
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大健康食品行業已站在政策紅利、技術紅利和消費升級的三重風口之上。
“體重管理年”政策的本質是一場“預防醫學”驅動的產業革命,其投資價值不僅在于短期政策紅利,更在于長期健康消費習慣的重塑。身處資本市場,投資者或許可以跳出單一賽道視角,關注“藥物+設備+服務+飲食”的復合生態構建,在全民健康升級浪潮中捕獲系統性機遇。
風險提示:本資料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文中所述個股不構成推薦,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以上內容不構成個股推薦。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市場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