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提升幸福感的一切
Photo by Duong Ngan on Unsplash
雅君說
最近解鎖了一個人生新體驗——去紋了個眉。
最早有紋眉的念頭,是我在朋友家借宿,洗漱完,我們躺在床上聊天,我看著她眉毛覺得好好看,忍不住把心聲說了出來。朋友笑:“我這紋過的,我現在平時就不用畫眉了,還挺方便的。”
這在我心里埋了個種子,但后來我就去倫敦讀書了,紋眉這事就擱置了。
而等到今年一月回國,我心思又活絡了,開始琢磨起來。
我之前就看過朋友也是我法大學妹LUCKYLEE在自己公號“LUCKYLEE”上分享的她在四七紋眉的體驗,我看完還挺心動的
Lee在她的公號「是LUCKYLEE」里寫的紋完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效果因人而異)
我就去查了下,發現四七她家在紋眉這個行業做了有十年了,口碑和知名度都不錯。
但謹慎如我,還是發了個針對四七的“背調”朋友圈,想收集更多來自身邊朋友的真實反饋:“有朋友在四七美學紋過眉嗎,想問下感受如何(先鞠躬感謝啦)”
效果因人而異
這條朋友圈下,我一共收集到8位朋友的回復。其中6位是自己在四七美學做過,都是好評。1位是自己的朋友在四七做過,說還可以;還有1位朋友,是想給我推薦一位個人紋眉師,但因為距離太遠,我就沒有考慮。
我在收集完這輪朋友們的反饋后,基本就決定在四七做了。
本來想年前做,但是處理雜事加外出旅行,一拖就到三月了,最后還是在朋友的督促下,我支棱起來,預約了3月15號的紋眉。
她家有提前詢問我皮膚狀態,看是否適合做,也會問我想要的眉毛是什么樣的。
我說,現在的眉毛有段時間沒修了,雜毛比較多,想修掉雜毛,并稍微修細一點,拉大一點眉眼間距,但修完希望依然是比較粗的眉毛(前面所說的細一點,指的是是在我本身素顏眉毛的基礎上變細一點點),但保持眉眼間距大,眉毛長,眉包眼。
因為我本身眉毛比較粗,但是眉眼間距小,會有點壓眼睛,眉頭比較濃,但眉尾比較稀疏,長度也不夠。
等315那天,我如約到了四七后,先有一位老師幫我修了雜毛,幫我設計眉形,給我看畫出來的效果。我印象中一共設計了有三種樣子的眉毛吧:一種比較平,一種比較彎,還有一種眉峰明顯,有棱角感。
我選了有一點彎的眉毛,粗細度上比我最初設想的要微微細一點,因為老師跟我說“寧愿淡一點,不要太濃,寧愿細一點,不要太粗。淡了,細了,你后續想來補色、加粗,還可以調整,你自己也可以有眉筆稍微畫一點,但如果過濃、過粗,不太好改?!?/p>
我想想也有道理,就同意了。
當我確認可以后,老師就開始操作了。她先是給我定型,然后抹了白白的舒緩膏。
在等待舒緩膏起效的時間里,她給我介紹了一下可以選擇的紋眉項目。針對我比較手殘星人、平時不會自己修眉型、畫眉技術也一般的狀況,她推薦了霧眉,說這種眉形比較清晰,后續你自己想修掉雜毛也比較容易。
我就同意了,她就開始紋了。過程中,我不記得有什么明顯痛感,感覺很順滑地就結束了。
紋完即時照
紋完當時,我看鏡子里的自己,說實話,當時還不是特別習慣,因為我看慣了自己雜毛叢生的粗眉,會想,咱這眉毛是不是紋細了。
效果因人而異
但陪我去的小王說,新眉毛看起來更清爽。我拍照發給閨蜜,閨蜜也說:這不是挺好嗎,改善了你眉毛壓眼睛的問題。
紋完即時照
我想想也是,就說OK,準備走了。結果,一直在端詳著我的眉毛的老師說,“等等”,她讓我躺下,又給我眉尾調整了一下,能感覺到她對她自己作品的在意。
當天晚上,因為還有朋友組織的火鍋局,我從四七店里做完紋眉后,就直奔去吃飯了。四七給的護理包里有棉簽,有生理鹽水,我就在車上抹了抹眉毛。
也是在車上的這段時間,我第一次感覺到了,剛紋過的眉毛有一點刺痛感(大概是因為舒緩膏的舒緩力這時已經褪去了),但不是很強烈,大概持續了半小時,等我人到了火鍋店的時候,這個痛感已經淡到可以忽略不計了。
當晚的局,LuckyLee也在,我跟她說,我看了你的文章,也去四七紋了眉。她說:“我做完覺得真香?!?/p>
我第二天就頂著剛紋的眉毛拍了照,可能因為我本來選的顏色也不是自然掛的,即便在恢復期也沒有覺得顏色重到突兀。
等之后第三天,我收到了四七發來的關于眉毛結薄痂的護理注意事項。我就在想的起來的時候,給眉毛抹一抹生理鹽水。
我感覺恢復期一晃而過,這期間,我也一直在正常見人。
到第二周的時候,我自己的眉毛已經長出來了,跟紋的眉毛融合在一起,看起來就挺自然了。
我也翻了下自己紋眉前和紋眉后的照片,對比看,感覺紋完的眉形會顯得更精致利落一些。
也不用畫眉了,節省出門時間。偶爾想畫時,我會在眉毛下面用眉筆加粗一點點。
如果要說我如今在眉毛上做的最大努力,那就是——看到雜毛長出來了,刮一下,很簡單。
早知道這么方便,我應該更早去做的。
總之,這次在四七的紋眉,從服務到效果,我個人都覺得不錯。如果你也想要試一下紋眉,可以加一下四七客服:
最近正好四七正值品牌節,她家有準備不少福利
1/添加客服就能參加紋眉免單。會抽獎,抽10位!
2/預約立享超值優惠
具體優惠信息可以添加客服咨詢。我把四七美學的客服微信和抽獎鏈接都放這里。你可以掃描二維碼添加客服,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咨詢她們
客服二維碼
紋眉免單抽獎號4.20號開獎。
可以戳參與,試試運氣??
生活好物
@曦:分享一款自制奶茶吧~ 有一年冬天去蘭州玩,喝到一款甜胚子奶茶(甜胚子,主要是燕麥、酒曲發酵的,類似酒釀,但更有嚼勁,拼XX能買到),驚為天人,回家試著復刻了一下,懶人版簡單做法如下:
1.把茶葉和白糖干鍋小火一起炒到焦香
2.倒入牛奶一起煮
3.撈出茶葉
4.如果喜歡喝冰的可以放入冷凍后的甜胚子,攪拌。
然后你就喝吧,一喝一個不吱聲。
@鈴鐺:前段時間送了喜歡觀鳥的朋友這個萌萌的「小肥啾」耳環,她反饋說,挺喜歡的,感覺是小小的鳥落在耳邊。這個除了常規耳墜款,也有耳夾款,沒有耳洞的朋友也可以戴。
@suls:給使用手繪板的朋友們推薦植鞣皮,1mm厚無花紋,注意得是無花紋的,根據手繪板大小選擇合適尺寸,我使用的wacon660用30*20CM的正好,需要其他大小可以在購買時問一下客服能不能幫忙裁剪。
手感超好!
我試過用水彩紙,對我而言觸感太粗糙,用過手繪膜,筆尖磨損嚴重且容易留下劃痕,用不了多久就得更換,最后長久使用的還是石墨膜。
而植鞣皮的阻尼在水彩紙跟石墨膜之間,用上的一瞬間就感到手感不一樣,從未體驗過的絲滑,1mm的厚度也柔和了板面跟筆尖的接觸,我頭一次意識到手繪板原來這么堅硬。
價格也不比保護膜貴多少,我是剛買完保護膜的隔天才刷到的推薦,買回來依然是最近買到的幸福感超高小物件之一,家里公司都用上了。
-04-
@春暖花開:推薦only tree的奇亞籽和羽衣甘藍,作為代餐和維生素的補充,非常好。
奇亞籽泡完很快就膨脹起來了,口感很好,羽衣甘藍的口感像抹茶,配合在一起很好喝。馬上夏天了,減肥姐妹可以試試。
-05-
@旺夫就對著鏡子叫自己老公:推薦一款帶足弓的拖鞋,是普拉提老師推薦的。
我左右腳走路的時候用力不均,教練建議把家里踩屎感拖鞋扔掉,換為帶足弓的拖鞋。
換上這款后腳面確實能感受到支撐感,我之前穿其他拖鞋由于腳用力不均很容易有嘎吱嘎吱的聲音,穿上這款拖鞋以后在家里走路的聲音變小了很多,也算是為意外之喜。
有類似困擾的友友也可以買來試試,教練也有說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買帶足弓支撐的拖鞋,還是要按需購買。
-06-
@雅君:偶然看到這個山東哈密冰糖薯,好奇就買了,很適合蒸著吃,甜度高,纖維感弱,是我繼煙薯之后發現的新的好吃的紅薯。(感覺煙薯更適合烤著吃,這個冰糖薯更適合蒸著吃,烤著吃的話,會有點干)
@雅君:有讀者問,前兩天「」播客里,柱子哥提到的Bose便攜迷你音箱具體是哪一款。是BoseSoundlink Flex 藍牙揚聲器II這款,防水防塵,樣子小巧,可以握在手里。
播客
@姚:推薦播客《文化測候所》,我聽的是環游系列的京都一期。這一期兩位主播主要是跟大家介紹他們去過的京都獨特的手工藝與藝術。
最感興趣的是正倉院,也羨慕日本還能保存這么多唐朝的藝術品。
兩位主播娓娓道來這些藝術品背后的經濟政治價值,描述了絲綢之路帶來的民族文化融合,海外文化交流,實現了穿越時空的對話。show notes里面的圖片資料非常豐富,幫助我們這些聽眾更好的了解這些藝術品。適合對藝術對歷史感興趣的聽眾們。
綜藝和劇
豆瓣評分:8.1
去哪兒看:人人視頻
@sissii:我想分享最近的一部懸疑劇—《沙塵暴》,趙冬苓編劇,段奕宏主演,但其實是個女性群像劇。
一共十二集,體感是我近期看過的最好看的懸疑劇,劇情緊湊,人物側寫??刻畫深刻。
從一個經濟沒落的小城鎮開始,把一個個被生活碾壓,但依舊努力生長的女性身上,看到生命的光彩,哪怕這些光可能殘忍地被社會、被原生家庭、被旁人一次又一次地掐滅,也依舊要發出她們絕望的吶喊。
老戲骨串聯劇情,強有力的編劇和bgm背書,我再一次感覺到國內圍繞編劇開展劇本項目的一天終將來到。
豆瓣評分:9.1
去哪兒看:人人視頻
@:推薦一部網飛的英劇,《混沌少年時》,一共四集,每一集都是一鏡到底。
講的是一個13歲的小男孩被控謀殺,然后警方開始挖掘其作案動機,心理醫生評估他的心理狀態給法官如何定罪等。
小男孩演的真的太好了,第一集很沖擊,沒有習慣的話甚至覺得有點暈鏡頭;第三集,主要就是兩個人對戲,但是超!級!精!彩!
高分好書
豆瓣評分:7.7
@ :剛上完即興戲劇的培訓,我來推薦《即興的智慧》這本小書。
“你發現,只要認真尋找,上帝的饋贈真是無處不在?!薄扒笄竽惴競€錯”勇敢犯錯~一起說Yes and...真心希望每個人都能感受即興的快樂。
豆瓣評分:暫無
@Lillllly:我想安利最近和孩子共讀的一本書《眼睛不可能》。這本書獲得了2024年的紐伯瑞大獎金獎,最早我是在外文書店讀的英文版The Eyes and the Impossible,當時就覺得寫的很好!沒想到最近有中文版了,立馬購入,睡前講給孩子聽,他也很喜歡。
這是一個關于友誼、美麗、解放和奔跑的故事。我們身邊很多友誼是年復一年地存在的,在美好的時候、在平庸的時候、在艱難的時刻。
書中的動物彼此之間因為一個共同的目的而團結在一起,沒有什么比這更好的了——有事要做,可以和愛的人一起去做。
雖說是本童書卻適合所有年齡的讀者,讀完后我們會以一種新的方式看待周圍的世界。
@俞潔:推薦一本書,《自然會有答案》,作者是博物雜志的編輯林語塵。
記錄了她生活環境中的花草、蟲鳥、云雨(尤其是北京這座城,都不是灰撲撲的了,豐盈了起來),融合了科普的嚴謹和散文的雋永,傳遞了大自然的治愈力。中式美學的插畫和裝幀也非常美。
雅君說
《你想從生命中得到什么》,被這個書名吸引,而打開了它。
這本書的作者是哲學家瓦萊麗·提比略,她寫,“這本書主要是圍繞兩個問題展開:
1.如何確定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如何認識它們之間的沖突?
2.我們應該如何改善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從而化解沖突,實現更多的價值觀和目標?”
在“如何確定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這個問題上,她提出了一個“隱藏目標”的概念。我會把它理解成,我們無意識中在追求,但意識層面并不知道的目標。
她舉了個自己的例子——她朋友告訴她,她在社交里,會更關注男性而不是女性。
她寫:“身為一名堅定的女性主義者,我頓感冒犯,但她是一位信得過的朋友,社交能力也不錯,又是一番良言,我才接受了她的說法。
那之后,我逐漸認識到,雖然我永遠都不會把更關注男性的發言作為自己的目標,但我的行為的的確確證明了這個隱藏目標的存在。而意識到這一點后,我就可以開始自我調整,擺脫這個隱藏目標了。”
我在讀這段時也會自我反省,我有沒有類似的問題。我現在日常中會有意識提醒自己更多去看女性創作者的內容,更關注女性發出的聲音。
她寫:“研究表明,雖然男性要比女性健談,但人們通常還是認為女性話更多”,“很多人在潛意識里就帶有一定的偏見,不由自主地想去聽男性要說的話,而把女性要說的話視為無關痛癢的干擾因素。”
她還指出,為了明確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觀,我們可以尋求他人對我們的看法,但是需要注意,他人“看待我們的方式會受到他們自身需求、偏見和認知盲點的影響”。
她舉例說自己的一個前任“特別擅長讓我相信他的興趣就是我的興趣”。因為“他很擅長操控人心,我又過于在意他的意見——我提出異議的話他還會發脾氣,更是加強了這種惡性循環?!?/p>
此外,人們還可能“內化壓迫”,她舉例說,“弱勢群體可能會習慣那些壓迫他們的社會規范,進而讓他們無法真正認識到誰的意見才真正重要?!?/p>
比如,女性相信重男輕女的思想,認為自己的需求就是不如男性的需求重要,就是一種對自我的內化壓迫。
這也會讓弱勢一方“傾向于對處于優勢地位的人言聽計從,希望獲得他們的認可?!?/p>
我看時會覺得,我們需要理解我們,同時又不會把自己的需求欲望覆蓋在我們自身的需求欲望之上,會提供給我們真實反饋的朋友。
書中在講如何解決價值之間的沖突時,提出的解決思路之一是,對價值觀進行調整。
比如,你很重視家庭的價值,但你家人操縱你、傷害你,書中給出的有些人的解決辦法是把家人解釋成“自己選擇的家人”,那些允許并支持你做自己的人。
書中也強調,我們在追求價值觀時,不能只是想想而已,而要去現實當中尋找自己有在踐行相應價值觀的證據。
她舉例說,“如果你想成為世界級的運動員”,“那你就要達到世界級的公認標準”,不能僅憑自己的感覺,而要看在現實世界里有沒有拿到一流運動成績。
如果你認為自己認同支持女性的重要性,那就要在行動上愿意傾聽女性發出的聲音,而不是女性一說話覺得女性多嘴。
書中還有一個內容,對我挺有啟發。她講,“對于女性來說,一些文化語境下倡導的價值觀(比如體貼、順從、謙卑)也常常與職業發展目標(比如成功、報酬、尊重)之間發生尖銳的沖突。”
在寫到這點時,她還說,“雖然并不完全相同,但那些重視照顧他人的男性同樣會面臨類似的沖突”,之后她又加了一句:“我不禁注意到,我指出這一點本身其實也是一種順從。三十年來,我閱讀的一些作品主要都由男性作者書寫,但他們卻從沒擔心過所舉的例子可能并不適用于女性讀者!”
我當時就想給她鼓掌,能意識到這點本身就是觀念的進步。
她在書中還指出,“一個予以某些成員不公正對待的集體,會給每個與這些受到不公正對待之人有關系的人和每一個重視集體生活道德的人帶來沖突”,“這可能會引起莫名的罪惡感和羞恥感,又或者只是悲傷和失望?!?/p>
這讓我意識到,當我們進行改變不公,推動平等的公共參與活動時,其實也有助于維護我們自身的心理健康。
身為女性,又是哲學家的她,也提出一個問題:“女性應該如何思考體貼、善良、謙卑這些價值觀?”
她說自己曾“內化這些價值觀的有害部分”,“從小便養成了順從和取悅他人的習慣。”
她讓讀者思考:“我應該如何解釋這些價值觀?誰會從我對體貼、善良和謙卑內涵的理解方式中受益?這些價值觀是否在每個人心中都有著相同的解讀方式?
我過去(并非刻意)傾向于將體貼和善良解讀為永遠不能讓他人感到失落和失望,將謙卑解讀為永遠不得對外流露自己的職業興趣,認為一個試圖永遠不讓他人失望,永遠不將個人利益置于首位的人?!?/p>
但“永遠不讓他人失望的目標和所有對事業成功的理解都無法相容,和心理健康的目標也無法相容?!?/p>
“如果你不愿承擔讓他人失望的風險,那很多事情你都做不了,就像汽車貼紙上寫的那樣:‘安分守己的女性很少創造歷史。’”
我對她引用的這句“安分守己的女性很少創造歷史”很感興趣,發現它是一位女性歷史學者勞雷爾·撒切爾·烏爾里希說的。英文原文是:Well-behaved women seldom make history.
勞雷爾·撒切爾·烏爾里希最早是1976年在自己的學術文章里寫的這句話,后來這句話被廣泛傳播,她出了本同名書籍,書里介紹了多位改變歷史的女性。
于是我的想讀清單上又多了一本Well-behaved women seldom make history。
這也是閱讀的樂趣,從一本喜歡的書出發,會發現下一本甚至更多本喜歡的書。
-彩蛋-
歡迎你分享你喜歡的APP、書、影、劇、游戲、好物等,我會選10位留言者每人送一本《你想從生命中得到什么》。
illustrated by rooboPhoto by Ray Henn?essy on Unsplash
Edited by 小瘋子
合作 請聯系微信:wuweiqua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