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過后,不少汽服店都招聘了大量的新員工。
可是好景不長,接下來又馬上陷入了另一個困境,新員工因對企業認同度不高,對業務流程不熟悉,對操作技能不熟練,動不動就想辭職不干了。
也有一部分新員工本來是想留下來好好干的,卻被直接上級領導和老員工無故勸退,而提前終止了試用考核期,導致門店不得不一直在重復著不斷招聘找人……
AC汽車文章《技師離職轉行率達70%,中小工急缺,老板將成修理廠最后“堅守者”?》中也提到,汽修行業面臨著嚴重的人才青黃不接問題,老人不斷流失、新人不愿進入。
楊威店長對筆者說,如何讓新員工快速融入團隊,是一項很難的工作。
為了新員工培訓這個事,他曾傷透了腦筋,現在請人太難了,請到一個能留下來并愿意與門店一起成長的好員工更是難上加難。
他個人經歷了許多的教訓與失敗后,才慢慢摸索出一些竅門。
01、門店為啥總是在招人?
就在去年,楊威所在的公司人事專員招了一個新員工小王,辦完入職手續后,就將小王交給他。他接到小王后,轉身就將小王交給店里已工作三年的老員工小張,并叮囑小王跟著小張好好學習,小張怎么做,你就跟著怎么做。
不到兩周,新員工小王就跟楊威提出要離職,楊威馬上與小王談話后才得知:小王在過去的近兩周時間里,都是被安排整理貨架、核對庫存、搞店面的清潔衛生等瑣碎任務。
小王對這些工作感到困惑和不滿,覺得根本學不到東西,只是按部就班干些瑣碎事。
楊威聽后,就很正式地向小王揭示了這些工作安排背后的意義:“讓你學習整理貨架是為了讓你熟悉產品,了解客戶需求。通過觀察銷售數據,你可以為客戶提供更精準的產品/項目推薦。”
這番話讓小王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工作,開始主動尋找成長的機會,并決定不離職了。
之后公司人事專員又給他們店里招了一個新員工小文,一個月后,日常負責帶小文的老員工小曾卻向楊威反映:新人小文學習能力較差,并不是店里理想的員工人選。
比如小文入職已經有一個月時間,在門店只會干一些衛生清潔、擺貨理貨、倒茶水接待一下客戶等簡單工作,還無法獨立完成接待客戶的接車任務,對店里的產品/項目、銷售服務技巧、產品/項目介紹、進一步挖掘客戶需求,這些稍微專業點的工作,小文是完全做不了的。
作為在店里工作了5年的老員工小曾建議,楊威店長把小文辭退再招一名新員工。
楊威出于對老員工的信任,也就聽從了小曾的建議,準備勸退小文,不予轉正。當公司的人事專員跟小文提出不予轉正,并說出店長和自己對小文工作表現的看法后,小文感到非常詫異。
小文覺得,自己入職一個月時間:
1.店里并沒有對自己進行過專業系統培訓,自己并不清楚店里對自己工作的要求。
2.由于沒有接受專業系統培訓,自己只是看著小曾、看著大家在怎么做自己就跟著怎么做。
3.小文自認為自己在門店里一直都是非常認真學習和工作的,在這一個多月里也沒有人說自己做得不好,怎么到該轉正的時候,公司和店長以及老員工就覺得自己不合適呢?
最終的結果是,小文覺得可能是自己真的不適合這份工作了,就順應了店長、人事專員的勸退,辦理了離職手續,結束了一份她個人自認為認認真真、勤勤懇懇的工作。
然后,楊威這個店就繼續在找人與勸退的輪回之中忙碌著…
02、新入職員工為啥留不下來?
對于招人這件事,楊威連嘆了幾口氣,對筆者說:“何老師,我現在總算是想明白了,對待新入職的員工,該如何對他們進行培訓了,真正要把‘積累的經驗變成說明書,讓店里的新手三天就能上崗’,這是您以以前跟我講過的,我還不太相信,現在經歷多了,就慢慢懂了。”
楊威表示,他已經將上述理論付之實踐并且用起來了。
楊威還做了個人總結:新員工入職后不久,就想辭職或者直接被直屬領導辭退,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角色轉變和工作環境:新員工可能從學生角色轉變為職場員工,需要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角色要求。這種轉變可能包括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工作壓力和職業責任。
第二,工作內容和期望不符:新員工可能發現實際工作內容與預期有較大差異,例如工作內容與面試時描述的不符,或者工作量和難度超過預期。
第三,試用期考核標準不明確:在試用期間,新員工可能不清楚自己的職責和期望,以及是否達到了轉正的標準,這可能導致他們感到不確定和壓力。
第四,缺乏入職關懷和支持:新員工可能沒有得到足夠的入職關懷和支持,例如缺乏介紹、培訓不足或缺乏必要的工作工具和用品。
楊威接著對筆者說,找到了“新員工入職不久,就想辭職”四個原因后,他自己覺得就該有針對性地對新員工進行培訓和考核了。
他建議大家千萬不要嫌麻煩,如果一開始沒有做好新員工的入職培訓,他就自己當店長的經驗教訓告訴大家:后面將會有更多更大的麻煩等著店長和主管呢。
03、五個培訓步驟讓新員工快速上崗
后市場門店的新員工入職培訓該怎么做呢?
第一部分:入職集中培訓
入職集中培訓,主要包括企業簡介、企業戰略、組織架構、企業文化、規章制度、消防安全、設備設施等通用性知識的培訓。
第二部分:崗前技術培訓
崗前技術培訓,包括每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工作流程、技術要求、質量要求、操作標準等內容。現在,在楊威他們店里,每一位新員工正式上崗之前,都要接受相關部門服務/技術類的培訓。
第三部分:崗中的技能培訓
開展“師傅帶徒弟”、“老帶新”等新員工幫扶活動,在培訓過程中著重強調1對1、點對點的幫扶:講給他/她聽,做給他/她看、讓做他/她給你看、檢查他/她做的過程和結果。
第四部分:實時崗位表現評價
入職的集中培訓、崗前的技術培訓、崗中的技能培訓,在以上三部分做好后,我們還要做好實時崗位表現評價。
而做崗位表現評價一定要先記住一個原則:關注員工的個人進步大于關注結果,關注員工的個人成長大于關注業績。
具體就是新員工在具體崗位工作后,重點關注他/她的進步和成長。
比如,昨天他昨天記住了一種產品的特點和掌握了介紹的話術,但今天又單獨接待了2位客戶,明天可能又電話回訪了3位老客戶,還與他們聊得挺好的,這就是一種進步與成長,我們要多加關注,并給予肯定和鼓勵。
門店對新員工實時崗位表現評價,時間周期至少是1到3個月, 具體如何做崗位表現評價?
楊威給出的建議是:比如同樣1個崗位,我們有3個新員工,我們每天對這3個員工進行業績排名,業績PK這也是一種崗位表現的評價。
第五部分:形成組織記憶
什么是組織記憶?通俗地講,組織記憶就是企業儲存的標準化、流程化、制度化的文件,包括團隊成員的經驗總結、案例庫、也包括各種方案和會議決議等。
為了今后更好地培訓新員工,這一步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因此,我們要將新員工培訓的過程,將它的相關資料系統化、組織化、信息化。
比如,一個新人進來要培訓哪些內容?各個部門如何聯動協作?我們要通過信息化工具、信息化平臺將它儲存起來。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有非常多的工具是可以拿過來用的。
汽服店的人員流動性非常大,每家店、每個團隊經常會迎來一些“小萌新”,如何讓新手快速熟悉環境,符合崗位要求,是很多店長和主管面臨的難題。
據筆者所知,許多店長、主管經常會抱怨,他們老是覺得自己經常做重復勞動,甚至無用功。
比如產品知識反復講解過,新員工依舊不記得,服務流程反復培訓過,新員工在實際操作時還是不規范,一問都會,一做都廢,在回復客戶各種疑問時,新員工往往給出的答復,經常漏洞百出,無論店長還是主管,每天跟在新員工后面都是提心吊膽的。
在筆者看來,想要在短時間內,讓一位新手員工,符合店里基本的上崗條件和要求,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得從關鍵問題入手,像以上楊威店長復盤的新員工入職培訓的五大部分,就很值得大家學習和參考。
通過他自己親身驗證的方法,新員工可以更快地適應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