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美方要打,那我們就奉陪到底!只有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最后的勝利必然屬于中國。
美國倒行逆施,毅然在全球發起關稅戰!其實很多人都明白,美國搞了這么多名堂,其本質還是為了限制中國全方位的崛起。畢竟中國已然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美國眼中最強大的競爭對手。
全球貿易戰開啟后,歐洲嘴上喊著要反擊美國,可現在依然還是停留在紙面!越南就更不用說了,直接對美國的關稅降到了零。只有中國對美打出了強硬反擊。
美國發起的這場關稅戰,表面上是縮小貿易逆差,實質卻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戰略圍堵。布魯金斯學會報告揭示,美國決策層認為2018-2020年的首輪關稅“未能根本改變中國貿易行為”,必須采取“更具破壞性的打擊”。
美國對中國商品綜合稅率飆至54%,中國則以覆蓋100%美國商品的34%報復性關稅強硬回擊。這場被《華爾街日報》稱為"史上最蠢關稅戰"的較量,撕開了21世紀國際秩序的深層裂痕。當歐洲在反制與妥協間搖擺,當越南連夜降稅繡起星條旗,唯有中國以系統化反制組合拳。
面對美國關稅戰,歐洲的反應充滿政治正確的無力感。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譴責美國政策“與全球經濟利益背道而馳”,歐洲議會最大黨團主席韋伯痛批“損害大西洋兩岸利益”,但實際行動卻停留在象征性反制層面。3月宣布對260億歐元美國商品加征關稅,卻因內部利益分歧(法德汽車業強烈反對)遲遲未能生效。
馮德萊恩高調宣布啟用《反脅迫工具法案》,揚言拆分谷歌、蘋果歐洲業務。但也遲遲未見歐盟行動,這充分說明歐盟到現在還對美國抱有幻想。
越南和日本的表現更加不堪!日本首相揚言美國此舉會讓日本陷入國家危機,所以他要飛往美國與特朗普商業,至今沒有看到日本對美反擊的意圖。
越南直接對美國的關稅降到零,這種妥協背后是殘酷的經濟依賴,越南對美貿易順差占GDP的30%,三星等外資企業的出口額貢獻28%的GDP。但美國商務部將越南列為“非市場經濟體”,并要求其將本土化率提升至60%,這種“胡蘿卜+大棒”策略,正在將越南推向“經濟殖民地”的深淵。
為什么全球大部分國家在美國發起的貿易戰面前,基本上沒有還手之力,而只有中國能游刃有余的應對?
因為中國對美從來沒有抱有過幻想,早就做好了戰斗到底的準備。中國的反擊展現了一種超越關稅戰維度的戰略智慧。在48小時內祭出的11項反制措施,既有“34%對等關稅”的硬打擊,也有“稀土出口管制”的精準狙擊,更有“WTO訴訟+實體清單”的規則博弈。
直白點說,中國擁有最大的消費市場,我們一方面在提升內需,另一方面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歡迎更多的外資來華投資。
真正的大國崛起,從不依賴關稅壁壘,更取決于誰能將壓力轉化為制度創新的動力。當特朗普政府沉醉于“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迷夢時,中國正以“反制-突圍-重構”的三位一體策略,悄然書寫全球秩序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