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聊天,意味著好感迅速拉近;
就算兩個素不相識的異性,在高頻率的聊天之后,也極容易產生好感,進入戀愛關系。
-01
跟異性高頻聊天1個月,會發生什么?
聊了3天,你覺得對方很有趣,盡管不熟悉,可你和對方聊天的話題,氛圍都很放松;
聊天一周,你每天打開手機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對方有沒有給你發消息;
聊天半個月,你主動找對方的頻率越來越高,很享受和對方分享一切;
聊天一個月,你無法克制想念對方,開始患得患失,不知不覺間把對方當成了習慣。
能聊到一個月,說明什么?
第一:你們能聊到一起,至少是有好感的
第二:正常情況下,有效聊天一個月足以確定戀愛關系
第三:如依舊沒有確定戀愛關系,兩個人僵持著,保持這種“曖昧的聊天”,只能說明你們并沒有那么強烈的渴望進入戀愛關系的想法。
要么你享受曖昧,享受這種不確定性;
要么對方享受曖昧,只和你聊天見面,卻拒絕給出承諾。
從當下年輕人的感情觀來看,兩個人的高頻聊天不會超過1個月;
在這個時間范圍內,基本上就能確定下一步的走向。
-02
高頻聊天,會讓你們產生“愛上彼此的錯覺”
比如:靈魂伴侶。
你發現,對方在很多方面都跟你相似,審美,喜歡的音樂,喜歡的美食,喜歡的電影,喜歡的城市等等。
這種“相似性”,一度讓你以為遇到了靈魂伴侶。
你們對彼此產生的共情心,同理心,換位思考,都讓雙方極大享受這種狀態;
你們分享著日常,緩慢述說心情,描述一天的所見所聞;
在這種聊天的狀態下,很容易把對方當成習慣。
習慣是什么?是一種癮。
就像喝酒,抽煙,熬夜一樣,都是一種精神上的癮。
建立聯系——高頻聊天——產生好感(愛情錯覺)——打破僵局——確定戀愛關系。
想象一下,當你和某個異性保持高頻率的聊天,是不是這個過程?
你的情緒在和對方聊天時,波動幅度比較大,這是“多巴胺的操控機制”;
對方秒回消息,給你情緒價值,陪你聊得開心,你的多巴胺就會釋放積極情緒。
而對方沒有回復消息,對你態度冷淡,你又會陷入患得患失的困境。
高頻聊天產生的感情,你要學會辨別到底是“多巴胺影響”還是“真實存在的依戀與好感”。
很多人常常混淆。
尤其是那些“長期單身”,內心孤獨,情感匱乏的人;
任何一個異性闖入TA的生活,陪TA高頻聊天,慰藉他的情緒,填補他的感情;
這個時候,他都會對其產生好感。
沒有例外。
-03
什么樣的“高頻聊天關系”,很難進入戀愛關系?
第一:只是寒暄客套,沒有實質性交流
翻看聊天記錄,你們的對話是有內容,有情緒,有分享共鳴,還是僅僅表現在“客套,簡單問候”的階段?
“吃了嗎?睡了嗎?在工作嗎?忙不忙啊?累不累啊?心情不高興嗎?”
這些全都是寒暄,是沒有營養的,是無意義對話。
況且,這樣的聊天氛圍,可能連一天都無法忍受。
而實質性交流是什么?
真正和對方建立起了有效聊天,有情緒共鳴,有互相分享,有時間成本的投入。
每次聊天之后,你都會在心里面反復去回想,這才是有效的對話。
寒暄客套,你們依舊會回到陌生人的位置;
有深度交流,關系還有可能進入下一階段。
第二:始終沒有進展
你要記住,所有線上的高頻聊天,最終目的只有2個。
邀請對方線下約會見面;讓你們的關系,進一步發展,從不確定到確定。
如果聊天不是為了這兩個目的,而是試圖找一個“能聊到一起的網友”,那你們的關系也不會保持太久,應該只是在3—6個月。
所以你在和喜歡的異性高頻聊天時,就要不斷嘗試邀請對方見面;
如果對方喜歡你,就會順著你的臺階下來;
后續的交往,相處也是融洽的,水到渠成的。
如果對方不喜歡你,TA依然會繼續吊著你;
保持這種“曖昧”的關系,持續在你身上索取價值。
學會覺察,高頻聊天產生的未必全是愛情,也可能是備胎,樹洞,情緒垃圾桶;
你怎么選,你會成為什么,取決于你自己了。
話題:
和異性高頻聊天多久,你會產生好感?
作者何所歡:
專注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長,社交關系等分析,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