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爆出猛料,防長赫格塞斯訪日盛贊所謂“武士道精神”,揚言要把它用在臺海問題上,“五角大樓”的機密文件宣稱,阻止中國收臺是美軍“強勢的優先事項”。
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美國不斷干涉臺灣問題這一中國內政,兩國關系異常緊張。
就在4月2日,解放軍舉行“海峽雷霆”對臺演練,震懾臺獨分子之際,一架美國軍機悍然駛入演習區域,遭我軍霸氣驅逐:“美國軍機,你已進入中國臺灣24浬區域,你的意圖是什么?”
中美關系“劍拔弩張”,許多美國智庫、機構煞有介事的分析起了“中美大戰”的場面。
其中,《1945》宣稱:兩國不論是在臺海還是南海交戰,美軍都有能力將戰火“燒”到中國大陸。
美國亂了,4月5日全美50州爆發“反川(普)大游行”,60萬人走上街頭,反對特朗普及其富商盟友馬斯克的示威活動,在全國遍地開花,保守估計在1200場左右。
“都怪特朗普,他的行動,他的愚蠢,他的錯誤,讓我們難以生存,美國成了一個孤立的國家。”
憤怒的美國民眾高呼“停手,不要胡來”的口號,抗議特朗普、馬斯克進行的全面加征關稅、大規模裁員等改革。
同一天,墨西哥、加拿大這兩個南北鄰國也爆發了“反川游行”。
一天之內,50個州連同兩個國家一起抗議美國總統,當真是“別開生面”。
美國廣播公司預警:“特朗普對普通人視而不見,他造成的惡劣影響才剛剛開始,美國居民必須做好物價飛升的準備。”
如今,美國民眾已經開啟了“囤貨模式”,家具、汽車、食品、酒水、醫療用品等都被“洗劫一空”。
美國百姓表示:“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中國制造。現在特朗普發起中美貿易戰,最終都由我們這些底層人買單。”
全美上下之所以如此恐慌,是因為4月3日,美國以“對等關稅”的名義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34%關稅。
此前,美國已對中國商品普遍征收20%的基礎關稅,再疊加上這次的34%,總稅率將升至54%,部分商品實際有效稅率可能高達66%。
美國對華加征的關稅中,約90%以上由美國消費者和進口商承擔。
美國媒體估計,特朗普的對華疊加關稅將使普通的四口之家年支出增加2294美元,生活必需品如電子產品、服裝、家具價格上漲顯著。
物價升高了,工資卻可能沒有了。
因為美國企業,依賴中國物美價廉的零部件,“關稅戰”打響后,許多廠商將被迫重組供應鏈或者直接破產。
而且,中國“以牙還牙”4月4日宣布“全面反制美國對等關稅”,11箭齊發,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這樣一來,美國商品在中國的售價將會激增,進而失去很多中國客戶。
美國企業失去了中國這個大客戶,就只能降薪裁員。
總結而言,貿易戰會讓美國失業率飆升的同時物價急劇上漲。
美國民眾的日子,只會越來越難過。
號稱白宮“第三只手”的美國智庫分析,特朗普在內部壓力巨大的情況下,有可能冒險開戰,凝聚人心,轉移注意力。
戰爭模式下,他不但能免于被彈劾,還可以不用選舉就實現連任。
蘭德公司等智庫認為,特朗普宣戰的對象,很有可能是中國。
畢竟,從特朗普第一任期開始,就不斷炮制威脅論,還把中國當成最大的“競爭對手”。
何況,美國經常借臺海、南海生事,向中國挑釁。
美國老牌智庫“蘭德公司”在《與中國的持久戰》報告中寫道:“中美軍隊都有開戰的計劃,但大量戰爭模擬表明,(美國)與中國的任何戰爭都將在經濟和戰略上付出高昂代價,而且存在升級為核戰爭的風險。”
蘭德公司認為,中美之戰打得是綜合國力,不存在“速戰速決”的可能。
這是因為,中美兩國都是核大國,擁有“毀滅對方”的能力,所以雙方都會保持克制,只打常規戰爭。
但兩國都不具備壓倒性的軍事力量或顯著的經濟優勢,“來確保迅速取得勝利。”
另一家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與“蘭德公司”的觀點類似,它分析“中美直接開戰,彼此都會保持克制,不會引發全面戰爭。”
不過,美國《1945》智庫媒體表示,如果中國轟炸了美軍沖繩基地和關島基地,美國將會襲擊中國大陸作為報復。
沖繩和關島,構成了美軍在印太地區的 “雙錨戰略”。
沖繩扼守東海與西太平洋航道,距離臺灣僅 640 公里,距上海 860 公里,是美軍干預臺海、南海的前沿跳板,集中了駐日美軍 70% 的設施。
從沖繩起飛的 F-35A 可在 2 小時內抵達臺海,第3陸戰師則是美軍在東亞唯一成建制的地面突擊力量。
關島是“第二島鏈”的 “堡壘”,美軍在這里部署了大量的戰斗機、轟炸機、軍艦。
其中,安德森空軍基地的B-21 隱身轟炸機,威懾半徑覆蓋中國全境。
一旦中美開戰,美軍絕對會從沖繩和關島調兵。
相較而言,沖繩距離中國大陸較近,完全暴露在東風導彈之下,開戰后肯定會遭到狂轟濫炸。
關島距離中國海岸3000公里,生存能力顯著高于沖繩。
所以,近年來美軍不斷從沖繩往關島調兵,擴建關島軍事基地的規模。
《1945》認為,沖繩對于解放軍而言是“遞到嘴邊的肥肉”勢在必得,開戰后,美國只能放棄。
關島則是美軍“翻盤”的“救命稻草”,一旦遭遇轟炸,美國肯定會“炸毛”。
不過,《1945》表示,關島的生存幾率也不會太高。
《1945》憂心忡忡地寫道:“東風-26中程彈道導彈,綽號‘關島殺手’,它的射程為3100英里甚至更遠,而關島正處于它的瞄準范圍內。”
關島上雖然有“宙斯盾”、“愛國者”和“薩德”等防空導彈,但“東風-26”速度太快,飛行軌道又難以琢磨,這些防空武器對它根本不起作用。
《1945》寫道:“如果關島遭受攻擊并完全癱瘓,對美國來說將是一場災難。沒有關島,中國就可以不受限制地進入太平洋……”
在關島“癱瘓”的情況下,美國很有可能不再“克制、謹慎”,而是轟炸中國大陸,尤其是沿海城市,作為“報復”。
屆時,戰爭規模將會升級,美國本土也可能遭遇襲擊。
而《1945》也對美國轟炸情景,作出了推演。
《1945》在報告中建議:“美國可動用150架戰略轟炸機外加2200枚導彈對中國沿海工業帶、軍事基地、核設施進行摧毀,削弱解放軍的作戰能力,同時避免觸發核大戰。”
蘭德公司比《1945》更陰、更損,居然想出了個“南北絞殺”的作戰計劃。
它建議,美國派出戰斗機對中國沿海工業帶(長三角、珠三角)實施飽和轟炸,重點打擊港口、鐵路樞紐、電網和工業區。
癱瘓經濟的同時,也不能“放過”西南軍工集群,成飛、西昌衛星中心等將是重點打擊目標。
同時,封鎖馬六甲海峽和南海航道,切斷中國能源與原材料進口。
至于北方,必須摧毀以鞍鋼、大慶油田為代表的東北重工業基地。
在蘭德公司看來,這樣做既能摧毀中國工業產能,使中國失去持續戰爭能力。
又能通過打擊民用基礎設施,制造社會恐慌。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美國想要轟炸中國本土,只能使用轟炸機,可它們或許連起飛的機會都沒有。
東風導彈可以打美軍基地,也能打美軍航母,當跑道被摧毀,再先進的戰斗機都是一堆“廢鐵”。
就算美國的轟炸機能順利起飛,只要進入中國境內,也只有被擊落這一種可能。
中國早已構建起了從近程到太空的“五層防護網”,而且在沿海地帶有S-400、紅旗-9B系統,配合055型驅逐艦的海紅旗-9B導彈,形成300-400公里的防空圈,可攔截F-35艦載機與LRASM隱身反艦導彈。
至于內陸地區,西北、東北地區建成雷達+紅旗-19攔截基地,覆蓋范圍延伸至南亞次大陸,能對轟炸機、導彈等實現全射程監控。
何況,中國空軍防空部隊是365天乘24小時戰斗值班,從雷達開機到導彈發射全程自動化,人工干預環節縮減至1個。
中國的防控體系不但攔截概率高、反應速度快,更深度融合了國家總體戰體系,既能瓦解美軍的“分布式殺傷鏈”,又可支撐“區域拒止/反介入”戰略。
其實,中國還有一個“殺招”,能讓咄咄逼人的美軍,不攻自破。
目前,中國持有7590 億美元的美債,號稱“金融核武器”。
只要全部拋售,就能讓美債價格暴跌20%-30%,沖擊美元霸權,讓美國民眾口袋里的美元都變成“廢紙”。
屆時,不用中國出手,美國內部就會大亂,美軍即使再能打,也得乖乖投降。
當然,這樣做會造成全球金融市場混亂,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走出這一步。
特朗普雖然現在壓力重重,但遠沒到發動戰爭的時候。
何況,作為“懂王”的他非常了解中國的綜合實力,輕易不會挑起大戰。
美國智庫,就是愛“煽風點火”鼓吹戰爭。
思考與中國的持久戰 蘭德公司
關島:美軍在對華戰爭中的致命弱點? 《1945》
美國和中國真的會開戰嗎?誰會贏? 布魯金斯學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