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托?文班亞馬在當選 NBA 年度最佳新秀時,收獲了全票支持。然而回顧 NBA 歷史,還有 10 次年度最佳新秀的競爭,激烈程度堪稱白熱化。
NBA 年度最佳新秀獎,旨在嘉獎當賽季表現最為亮眼的初入聯盟球員。多數時候,該獎項花落誰家往往毫無懸念。就拿 2022 - 2023 賽季來說,圣安東尼奧馬刺隊的維克托?文班亞馬,憑借在賽場上的卓越表現,毫無爭議地全票當選。
不過,并非每個賽季都是一邊倒的局面。以本賽季為例,截至目前,最佳新秀的熱門人選仍未浮出水面,雖說斯蒂芬?卡斯爾的出色發揮,興許能助力馬刺隊再次將該獎項收入囊中。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回溯 NBA 歷史上競爭最為膠著的 10 次年度最佳新秀之爭,并加以排名,看看這些獎項的角逐究竟能有多扣人心弦。
具體盤點如下:
- 1970 - 1971 賽季
1971 年的 NBA 年度最佳新秀之爭,首次出現了兩位獲獎者,他們分別是戴夫?考恩斯與杰夫?皮特里。考恩斯在賽場上表現穩健,場均能貢獻 17.0 分與 15.0 個籃板;皮特里則更側重于進攻與組織,場均拿下 24.8 分、3.4 個籃板,還有 4.8 次助攻入賬。在最終投票環節,兩人均斬獲 36 分,共同開啟了 NBA 歷史上首次 “雙黃蛋” 式的年度最佳新秀獲獎先例。
- 1994 - 1995 賽季
1995 年,NBA 再度見證同一賽季誕生兩位年度最佳新秀的盛況,獲獎者是杰森?基德與格蘭特?希爾。在激烈的投票競爭中,兩人最終都得到了 43 分。作為當年的樂透秀,基德與希爾初入聯盟,便迅速在各自球隊站穩腳跟,展現出超凡實力。基德場均能貢獻 11.7 分、5.4 個籃板以及 7.7 次助攻,組織串聯能力盡顯;希爾則火力全開,以場均 19.9 分的傲人成績,領跑所有新秀得分榜。
- 1999 - 2000 賽季
2000 年,NBA 第三次出現兩位年度最佳新秀共享殊榮的場景,獲獎者為埃爾頓?布蘭德與史蒂夫?弗朗西斯,兩人均獲得 58 分。布蘭德在賽場上堪稱 “兩雙機器”,場均穩定砍下 20.1 分,外加 10.0 個籃板;弗朗西斯則扛起了休斯敦火箭隊的進攻大旗,場均貢獻 18.0 分、5.6 個籃板以及 6.6 次助攻,進攻手段多樣,是球隊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 1980 - 1981 賽季
1980 - 1981 賽季,猶他爵士隊在 1980 年 NBA 選秀大會上,用榜眼簽摘下的達雷爾?格里菲斯,成功捧起年度最佳新秀獎杯。整個賽季,格里菲斯發揮出色,場均能砍下 20.6 分,還能貢獻 3.6 個籃板與 2.4 次助攻,數據在新秀中獨占鰲頭。不過,投票過程可謂驚心動魄。凱爾文?拉姆齊緊緊咬住格里菲斯的腳步,最終僅以 18 分,一分之差與獎項失之交臂。這位被波特蘭開拓者隊以首輪第四順位選中的球員,場均也有 15.2 分進賬,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 1974 - 1975 賽季
1974 - 1975 賽季的年度最佳新秀之爭,堪稱針尖對麥芒。效力于亞特蘭大老鷹隊的約翰?德魯,憑借場均 18.5 分與 10.7 個籃板的亮眼數據,幾乎領跑所有新秀。遺憾的是,老鷹隊當賽季戰績不佳,僅取得 31 勝 51 負。這一局面,為效力于 48 勝 34 負金州勇士隊的賈馬爾?威爾克斯創造了機會。威爾克斯場均貢獻 14.2 分與 8.2 個籃板,憑借 7.6 的投票積分,險勝德魯的 5.1 分,最終成功斬獲該獎項。
- 1993 - 1994 賽季
新秀克里斯?韋伯與安芬尼?哈達威,在 1993 - 1994 賽季的年度最佳新秀獎項爭奪中,展開了一場難解難分的較量。哈達威在奧蘭多魔術隊的新秀賽季傾盡全力,場均貢獻 16.0 分、5.4 個籃板與 6.6 次助攻。但韋伯最終脫穎而出,這位金州勇士隊的新秀,場均拿下 17.5 分、9.1 個籃板,還有 2.2 次蓋帽,在投票中獲得 53 張積分,比哈達威足足多出 6 分。
- 1996 - 1997 賽季
在 NBA 年度最佳新秀的競爭歷程中,同位置球員之間展開激烈比拼的情況實屬罕見。但在 1996 - 1997 賽季,球迷們有幸見證了兩位頂尖控衛新秀 —— 阿倫?艾弗森與斯蒂芬?馬布里的精彩對決。最終,艾弗森憑借更勝一籌的發揮,以 44 分戰勝馬布里的 35 分,成功捧杯。整個賽季,艾弗森場均貢獻 23.5 分、7.5 次助攻與 2.1 次搶斷,數據全面且亮眼。
- 2021 - 2022 賽季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22 年 NBA 年度最佳新秀的競爭,在 2021 年 NBA 選秀大會的探花斯科蒂?巴恩斯與四號秀埃文?莫布利之間展開。兩人在各自球隊中,均扮演著內線核心的重要角色。莫布利新秀賽季表現驚艷,場均拿下 15.0 分、8.3 個籃板與 1.7 次蓋帽。但巴恩斯憑借更為全面的發揮,獲得 378 張投票積分,以 12 分的優勢力壓莫布利,最終斬獲該獎項。這位被多倫多猛龍隊用四號簽選中的球員,場均能貢獻 15.3 分、7.5 個籃板與 3.5 次助攻。
- 1981 - 1982 賽季
1982 年 NBA 年度最佳新秀的競爭中,效力于戰績僅為 39 勝 43 負底特律活塞隊的凱利?特里普卡,展現出了極強的得分能力,場均能砍下 21.6 分。不過,在投票環節,效力于 44 勝 38 負新澤西籃網隊的巴克?威廉姆斯更勝一籌,獲得了 33 分。威廉姆斯堪稱 “兩雙機器”,場均能穩定拿下 15.5 分與 12.3 個籃板,在籃板球保護與內線得分方面,表現尤為突出。
- 2003 - 2004 賽季
在這份榜單中,2003 - 2004 賽季的 NBA 年度最佳新秀之爭,相對而言競爭沒那么激烈。勒布朗?詹姆斯憑借在賽場上的統治力,以 508 分輕松捧杯。但在常規賽期間,效力于戰績更為出色(43 勝 39 負)丹佛掘金隊的卡梅隆?安東尼,同樣表現亮眼,場均貢獻 21.0 分、6.1 個籃板與 2.8 次助攻。而勒布朗則在戰績欠佳(35 勝 47 負)的克利夫蘭騎士隊,打出了場均 20 分、5 籃板、5 助攻的全面數據,成為新秀賽季便有如此亮眼表現的少數球員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