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年3月初回家做頭花,邊做邊賣,一直到潑水節結束,去年總的賣了1萬多元。”陳夢一邊介紹一邊手不停歇。
老板陳夢是土生土長的勐糯大寨人,自小就心靈手巧,喜歡做手工、喜歡漂亮的頭飾,從2017年開始,便自己制作頭花,一開始只是自己使用,因為做得很漂亮,經常被人問在哪里買的,于是萌生了自己做頭花銷售的想法。從賣給小姐妹到賣給寨子里的人,再到賣給游客、接受線上預訂,憑著過硬的質量和審美,她的生意越做越大。問到對未來的想法,陳夢表示:“隨著勐糯潑水節的知名度越來越大,到這里過節的人越來越多,相信生意也會越來越好”。陳夢還透露,自己正籌備入駐電商平臺,借助“潑水節IP”和電商紅利進一步拓展市場。
在勐糯,像陳夢這樣發展節慶經濟的故事并不是孤例。制作陀螺的手工藝人袁從順,因為潑水節期間組織陀螺大賽帶來“陀螺熱”,2024年賣陀螺、修陀螺收入超過1萬元;縫制傣族布包的老板楊興芬,在潑水節期間賣出布包、香包等200余個。更不用說那些開酒店、開飯店的老板,據統計,2024年潑水節活動期間,勐糯鎮接待游客13萬余人次,帶動周邊餐飲、住宿等消費120余萬元。2024年潑水節至2025年潑水節期間,新開酒店、民宿4家,新開飯店、小吃店等12家,大家都默契地選擇在潑水節前開工迎客。
通過深挖“資源經濟”潛力,勐糯鎮以民族文化和生態優勢為基底,構建起“節慶搭臺、產業唱戲、群眾受益”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為邊疆鄉村振興提供了生動范本,相信隨著電商賦能與品牌化運營的深化,這片熱土上的“小花”將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色彩。
(來源:勐糯鎮 楊黎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