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域商隊的駝鈴聲到
當代“新大理人”的深度體驗
外國友人參與三月街的故事
串聯起一部生動的文化互鑒史
唐代南詔國的觀音市
就已吸引了來自南亞、東南亞的商旅
宋代大理國時期
來自西域的象牙、犀角等珍稀貨物亦在此流通
清代緬商云集
緬甸客商攜玉石、珠寶加入貿易行列
這些異域面孔
為三月街注入了早期國際化的基因
瑞典旅居者陳派帶女兒
品嘗永平黃燜雞、學習彈奏三弦
尼泊爾留學生郝書佳在開幕式表演白族歌舞
留學生“組團”看賽馬
……
近年來
三月街上的外國友人
從“游客”演變為“體驗者”甚至“傳播者”
千年三月街
見證著外國友人從“異域來客”
到“文化共建者”的身份轉變
這條街市承載的不僅是貿易與歡聚
更是中華文明與世界對話的永恒舞臺
部分圖片來源大理市攝影家協會、大理州新媒體協會、網絡
記者:唐戀
編輯:陳絲華
值周:楊丹妮 張輝
主編:李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