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稱,特朗普重返白宮,其第一任期發起的臭名昭著的“中國行動計劃”,大有死灰復燃之勢。據美國《印第安納學生日報》(IDS)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日前突擊搜查了印第安納大學知名華裔教授王曉峰(Xiaofeng Wang)及其妻子馬念麗(Ninali Ma)位于布盧明頓和卡梅爾的住宅,行動持續全天并查扣物品,但FBI未透露具體原因。FBI發言人克里斯·巴文德(Chris Bavender)通過短信證實,FBI當日執行了法院授權的執法行動,但他未透露更多信息。
隨著美國學界和媒體界人士紛紛發聲,有關該事件的更多細節浮出水面。有大學教授稱,他聽說王曉峰失聯已有兩周之久;但另一名印第安納大學教授則稱,就在FBI采取行動的當天早些時候,王曉峰還給自己發了郵件,稱接到了校方未說明原因的解雇郵件,而校方針對他的行動,其實早在3月初就開始了。有媒體人士分析認為,考慮到中美競爭的大背景和王曉峰在前沿科技領域的重要地位,他的失聯可能與所謂“間諜活動”指控有關——這正是特朗普第一任期發起“中國行動計劃”所打的幌子。
FBI印第安納大學知名華裔教授位于布盧明頓和卡梅爾的住宅(資料圖)
這件事的發生,不能不讓人懷疑特朗普政府是否有意對華裔人士下黑手,甚至曾經的“中國行動計劃”是否死灰復燃。所謂的“中國行動計劃”,其實是美國政府2018年推出的一項國安計劃,號稱要清除中國在美國的間諜,要保護美國科技不被中國盜竊。打著國家安全的旗號,美國當年以莫須有的罪名對許多華裔和亞裔人士動手,許多華裔專業人士遭受極不平等的對待。由于特朗普當時做的實在太過火,就連一些美國人都看不下去了,指責這一計劃助長種族偏見和歧視,有損美國吸引人才的能力。
隨著特朗普再次上臺擔任美國總統,“科學”再度成為政府最大的靶子之一,“中國行動計劃”2.0已悄悄展開行動。2024年9月,美國共和黨有關重啟“中國行動計劃”的法案在眾議院通過。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該計劃已將至少246名華裔科學家定性為“有問題”,100多名科學家被調查、開除并終身禁止在美國衛生研究院獲得研究贊助。如今,華人學者王曉峰再度被捕,或將加速“中國行動計劃”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明確重啟。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不僅如此,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同時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十個其他國家和地區在10%基礎上加征更高關稅。其中,美國對中國征收的“對等關稅”稅率為34%。據美媒報道,這是特朗普今年1月上臺后,迄今為止宣布的最大規模的新關稅政策,向包括盟友在內的全世界祭出關稅大棒,美其名曰“阻止他國剝削美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則將此視作二戰以來全球貿易最根本轉變的標志。
此次加稅是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美方最大幅度關稅升級。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數據,若54%的累計關稅全面落地,中國輸美約3700億美元商品將受影響,涉及機電、紡織、化工等關鍵領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全球供應鏈或面臨新一輪沖擊,加劇通脹壓力。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在競選年重啟關稅政策,意在強化對華強硬姿態。美國學者斯科特·肯尼迪表示:“此舉更多是政治象征,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將再次成為代價承擔者。”數據顯示,此前對華關稅導致美國家庭年均多支出1300美元。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潭天”發文稱,如果美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加征對等關稅,必將面對反制。對美國政府的加征關稅政策,可以在政策沒有正式實施前,加強兩國的溝通協調,最大限度地避免關稅大戰。但是,絕對不會被動讓步。中國政府的應對能力、駕馭復雜局勢能力、組織動員全體人民的發展能力、政策供給能力、抗風險能力,卻是美國政府無法相比的。真的到需要面對面交鋒,可以肯定,中國凝聚成的強大力量,美國方面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也是只能望洋興嘆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美方打著“對等”的幌子,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采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正當利益。中方多次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磋商解決經貿分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