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宣布對泰國產品征收36%進口關稅之后,泰國對外貿易廳(DFT)正加強對可能偽稱“泰國制造”的出口商品的監管,以打擊原產地造假。
對外貿易廳廳長Arada Fuangtong表示,此次加強監管是為了回應美國對多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其中泰國被征收36%關稅。為確保出口至美國的商品確實原產于泰國,泰國商業部通過對外貿易廳持續監控其他國家可能通過泰國規避美方措施的行為。
目前,對外貿易廳已確定49種高風險商品,需特別加強監管。這些商品包括太陽能板、卡車用鋼制車輪、人造石材板材以及鋼管等。相關出口商必須先通過原產地驗證,方可申請通用原產地證書(Form C/O)。
Fuangtong解釋說:“此措施可用來篩查商品,防止其他國家借道泰國出口以逃避美國關稅。凡欲申請出口美國用的一般C/O表格的出口商,必須先通過我廳的原產地核查,才能獲得出口所需證書。”
根據泰國與美國海關的合作,美方對泰國產品的生產流程檢查已從原先的10種減少至6種,目前僅發現兩起原產地造假案件。對外貿易廳已撤銷這兩起案件的C/O證書,并對相關出口商采取了懲處措施,同時加強了后續申請的核查流程。
Fuangtong還指出,該廳計劃根據反傾銷措施及301條款,進一步監控其他可能偽稱泰國產地的高風險商品的貿易數據。同時,也將納入對“232條款”下商品的監管,以防有商品偽造原產地。
對外貿易廳表示,將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將更多商品列入監控名單,并持續與美國海關保持密切合作,以更有效防止“泰國產地造假”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