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4點
重慶市氣象局發布重要氣象信息專報
公布了2025年重慶市汛期氣候趨勢預測
預計2025年汛期(5-9月)
我市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
暴雨洪澇偏重,強對流天氣偏多
高溫干旱偏重
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突出
▲杜市鎮太公山
今年以來(截至4月7日)
我市氣溫波動大,強降水偏早
全市平均氣溫10℃,接近常年
較去年偏低1.1℃
3月26日,22個區縣日最高氣溫超3月歷史極值
26-29日,出現特強降溫天氣過程
最大降溫幅度20.9℃(萬盛)
過程強度排名1961年以來第一位
全市平均降水量117.6毫米,接近常年
較去年偏少15%
3月1日夜間到3日白天
出現今年首場強降水天氣過程
為2008年以來最早
2025年汛期(5-9月)
氣候趨勢預測
汛期趨勢
汛期全市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
較常年(770.7毫米)略偏多
較去年(596.9毫米)多3成
各區縣降水量620~960毫米
長江沿線及以北地區較常年偏多1成
其余地區偏少1成
大部地區較去年偏多1~5成
汛期全市平均氣溫為25.5℃
較常年(25℃)偏高0.5℃
較去年(26.9℃)偏低1.4℃
各區縣平均氣溫22~27℃
大部地區較常年偏高0.3~1℃
較去年偏低1~2℃
主汛期(6-8 月)
全市平均降水量510毫米左右
較常年(492 毫米)略偏多
較去年(408.5 毫米)多2成
各區縣降水量360~670毫米
東北部和中西部偏北地區較常年偏多1~2成
其余地區偏少1~2成
大部地區較去年偏多1~4成
預計影響重慶的嘉陵江、涪江、渠江
和長江干流忠縣—巫山段
降水偏多1~2成
烏江、綦江、沱江、岷江
和長江干流江津—豐都段
降水偏少1~2成
主汛期全市平均氣溫27.3℃
較常年(26.6℃)偏高0.7℃
較去年(27.6℃)偏低0.3℃
各區縣平均氣溫23.8~29℃
大部地區較常年偏高0.3~1.5℃
較去年偏低0.1~0.5℃
汛期主要氣象災害風險
【暴雨洪澇偏重】
汛期有18次左右強降水天氣過程
較常年(15次)和去年(12次)
分別偏多3次和6次
主要出現在5月上旬、5月下旬、
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下旬
大部地區暴雨日數2~8天
東北部暴雨洪澇風險相對較高
【強對流天氣多發】
汛期雷電、大風、冰雹、短時強降水等
強對流天氣可能多發
東北部和西部偏北地區
為強對流天氣災害較高風險區
【高溫日數偏多】
35℃以上高溫日數大部地區15~55天
較常年(13~47天)偏多2~8天
較去年(23~77天)偏少8~22天
中心城區37℃以上高溫日數25天左右
較常年(18天)偏多7天
較去年(61天)偏少36天
極端最高氣溫大部地區為40℃
平壩、河谷地帶可達42℃左右
高溫主要分布在長江沿線河谷地區
【氣象干旱偏重】
從7月中旬開始
偏南地區
有30~45天中到重度氣象干旱
其余地區
有20~35天輕到中度氣象干旱
【6月和9月有陰雨天氣】
預計6月中旬和9月中旬
大部地區有6天左右的連陰雨時段
陰雨次數總體與常年(2次)相當
防范措施提醒
01
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建議長江沿線及以北地區加強山洪、過境洪水的防御工作,以降低暴雨洪澇風險,長江以南地區做好蓄水工作,以降低干旱風險。
02
加強地質災害的防御工作。汛期我市降水北多南少,建議東北部和中西部偏北地區加強防御,以降低氣象條件誘發的地質災害風險。
03
做好防暑降溫和森林防火工作。汛期我市大部地區氣溫偏高,森林火險氣象等級相對較高,加之有階段性高溫天氣,建議做好防暑降溫及森林防火工作。
04
加強迎峰度夏期間的能源保供工作。汛期大部地區高溫日數較常年偏多,期間生產生活能源需求較大,建議做好迎峰度夏期間的能源保供工作。
05
做好強對流天氣應對工作。汛期雷電、風雹、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在東北部和西部偏北地區可能多發,建議強化重點領域災害性天氣防范和應對工作。
*鑒于影響氣候的因素非常復雜,氣候預測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氣象部門將密切監視影響氣候預測的關鍵系統和天氣氣候特征的變化,加強會商研判,及時滾動訂正氣候預測意見。
來源:@重慶日報
編輯:陳柳穎 編審:吳 剛
值班副總編輯:袁孝椿
總編輯:黃 艷
聲明:凡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別忘了
點亮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