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科學界最佳“內線”來啦!“博覽日報”為您播報當日有趣的科學內容、最新的科研進展、腦洞大開的科學發現、熱點事件的科學觀察。您可以單獨訂閱“博覽日報”——點擊左下方 #博覽日報 話題,點擊右側“訂閱話題”按鈕即可。
為什么中國沒有自己的國鳥?
在國鳥這一欄上,中國國鳥卻一直是空缺的。中國作為有超過1400個鳥類物種的國家,為什么選不出國鳥呢?
其實曾經國家林業局基于世紀之初的海選結果,把丹頂鶴作為國鳥的候選鳥,但是奈何丹頂鶴(Grus japonensis)拉丁學名種名里面加了日本的字眼,有人覺得這樣有些別扭。
而一開始海選計劃的時候,和丹頂鶴競爭齊名的,一個是中國特有的紅腹錦雞,但因為名字帶著雞字,不太像飛鳥落選,另一個是朱鹮,不過當時海選時候數目太少,受威脅程度太高,怕國鳥突然滅絕……
說實話,丹頂鶴最初被科學命名的時候標本采集于日本北海道,在東亞文明中,都是正面的文化意象,韓國500韓元的硬幣上面也有丹頂鶴。朱鹮拉丁學名Nipponia nippon也是帶著日本元素“nippon”,不過日本本土朱鹮曾一度滅絕,目前日本的朱鹮是中國重引入的。日本自己的國鳥是綠雉。
不過不管怎么說,丹頂鶴在中國民間的文化中,是長壽和神圣的代表。一個國家選用國鳥的時候,也往往要看它在本國文明里的文化意向。例如法國的國鳥就是高盧雄雞,是由野生紅原雞馴化的家雞,主要原因就是公雞在法國文化里是正氣光明的代表。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從左到右依次是,北海道的丹頂鶴(圖源:westend61.de);朱鹮(圖源:datuopinion.com);綠雉(圖源:animalia.bio)
大口徑高場通用超導磁體研制成功!
近日,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王秋良院士團隊成功研制出大口徑高場通用超導磁體,磁體內孔直徑164毫米、最高磁場強度14.0特斯拉(T)。該成果標志著我國在大口徑高場通用超導磁體設計與建造技術水平方面邁上新臺階。
大口徑高場通用超導磁體是大科學裝置、高性能科學儀器、高端醫療裝備、工業與特種裝備等應用領域的重要設備。磁體提供的大空間高磁場環境可用于定向凝固/磁拉單晶等大塊新材料制備、生物醫學和物理化學研究、磁分離/感應加熱等工業裝備。
這類超導磁體的技術和產品長期被國外壟斷,迫切需要解決核心設計與制造等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
科研團隊采用鈮鈦和鈮三錫超導線圈組合結構,結合鈮鈦超導材料的中場高電流密度和脆性鈮三錫超導材料的高場高電流密度特性,創新性優化了磁體的電磁結構和工程方案,提高了兩種超導材料的磁場貢獻率。
經測試,磁體達到預期技術目標,并且運行穩定。大口徑高場通用超導磁體技術的成功突破,將有助于我國超高場科學儀器與大科學裝置技術水平提升,并為我國超導磁體產業化發展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大口徑高場超導磁體測試現場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
為什么鐘表的走向都是順時針?
鐘表大家都不陌生,但你有沒有想過為啥所有的鐘表都是順時針轉動的?難道逆時針轉動會有奇怪的事情發生嗎?順時針的概念源自北半球最古老的時間測量工具——日晷。
在巴比倫文明時期(公元前1500年),人們發現豎立在平地上的晷針,其投影在春分秋分時節會以固定軌跡移動:日出時影子指向西方,正午轉向北方,日落時回到東方,形成向右旋轉的圓弧軌跡。這種由地球自轉和公轉共同作用產生的光影,被古埃及天文學家以12等分的方式固定下來,構成了最早的"順時針"時間體系。
當14世紀歐洲修道院出現機械鐘時,工匠們直接沿用了日晷的運轉方向,使得順時針成為全球統一的時間流動符號。試想如果鐘表誕生在南半球,由于太陽投影會向左旋轉,今天我們看到的可能就是逆時針走動的時鐘。
從物理學角度分析,順時針與逆時針本身并無本質區別,就像向左轉和向右轉都是相對運動。但標準化帶來的認知慣性讓人類文明產生了方向依賴:當所有鐘表統一向右旋轉時,逆時針運動就會被大腦識別為"異常狀態"。
這種集體認知在工業革命時期得到強化——19世紀全球鐵路時刻表統一過程中,順時針鐘表作為標準計時工具,將時間流動的視覺符號刻入人類集體意識。
圖片來源:pixabay
這些水果界的“大忽悠”,你買過嗎?
水果西蘭花: 蔬菜名字上加個“水果”的噱頭再來句“一個所含膳食纖維頂15根香蕉”讓這種西蘭花價格瞬間翻幾番這聽起來高端的水果西蘭花,其實是從大西蘭花上切下來的或是沒長開的殘次品。
金西梅:晶瑩剔透的金西梅賣相可人,口味齁甜。但金西梅與西梅并無血緣關系,不過是大量添加劑泡出的小桃子。因常出現在景區小吃攤上價格昂貴也被稱為“景區刺客小吃”。
野生獼猴桃:野生獼猴桃確實存在,它們長在深山但這種果子不僅產量低采摘過程也非常艱難。景區里售賣的“野生獼猴桃”,大多是獼猴桃種植基地里那些長不大的小獼猴桃,也屬于殘次品。
辣椒芒:辣椒芒號稱“果核細如牙簽”,只憑這一點就讓“芒果控”瘋狂上頭。但真相是辣椒芒是貴妃芒果樹上發育不良的畸形果。因光照不足、生長環境差等原因芒果個頭偏小果核也小,有的呈牙簽狀。
圖片來源:網絡
為啥過敏后會鼻塞打噴嚏?
當外界致敏因子進入人體,人體分泌的組胺活性較強時,會刺激到鼻黏膜的感覺神經。這種刺激一旦到達中樞,就會引發過敏導致的噴嚏不止;如果作用于鼻腔黏膜的血管上,就會導致鼻腔黏膜浮腫,引起鼻塞。
視頻來源:CCTV紀錄
內容綜合自中國科普博覽微博、博物、中國科學報、中科院物理所、人民網科普、 CCTV紀錄
本文首發于中國科普博覽(kepubolan)
轉載請注明公眾號出處
轉載注明出處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授權、合作、投稿事宜,聯系webmaster@kepu.net.cn
中國科普博覽是中國科學院科普云平臺,依托中國科學院高端科學資源,致力于傳播前沿科學知識,提供趣味科教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