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紛“一件事”平臺是人民群眾面對矛盾糾紛時的“掌上申請窗口”,在“隨申辦”上輕點解紛“一件事”,即可進入智能化服務界面,按照指引完成線上人民調解申請。在長寧黨員調解員先鋒引領下,全區調解隊伍展現出良好的工作成效,今年以來通過解紛“一件事”平臺累計受理各類糾紛386件,調解成功302件,成功率達78.2%,特別是在勞動爭議、醫患、物業等民生領域的糾紛化解成效明顯。
彰顯責任與擔當
巧破無固定限期勞動爭議
全國人民調解專家、長寧區非訴爭議解決中心黨員調解員陳鳳英依托“解紛一件事”平臺,成功化解一起歷經法院一審、二審和檢察院抗訴等程序仍未化解的疑難勞動糾紛。
當事人系某航空公司安全員,雖具備14年連續工齡卻未獲企業續簽勞動合同。針對企業對《勞動合同法》無固定期限條款的認知偏差,陳鳳英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精準梳理爭議焦點,系統解析法律要義,通過“背對背”溝通厘清訴求、“面對面”協商平衡利益,引導雙方回歸理性協商軌道,最終促成企業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8.2萬元。陳鳳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黨員調解員“為民解憂、為企紓困”的責任擔當,更凸顯了人民調解在化解社會矛盾、優化營商環境中的關鍵作用。
啟動“黨員陪診”機制
智解種植牙沖突醫患糾紛
長寧醫患糾紛調委會黨員調解員李穎在受理一起醫患糾紛中,面對患者種植牙失敗引發的與醫療機構的沖突,李穎實施“雙線紓解法”開展調解,線上依托醫療數據共享,同步核驗手術全程合規記錄;線下啟動“黨員陪診”機制,陪同患者進行二次診療評估,切實做到讓群眾少跑腿、快辦事。李穎始終堅守初心,勇擔責任,面對情緒激動、矛盾尖銳的雙方,她憑借扎實的專業素質,精準把握糾紛關鍵,彰顯了黨員在基層矛盾化解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第一時間介入
破解房屋退租社區矛盾
上海市首席人民調解員、北新涇街道調委會黨員調解員馬路娣面對當事人梁某通過解紛“一件事”平臺申請的房屋租賃糾紛,第一時間聯系對口管轄的居委調解員,聯合開展調解工作。
她發現申請人的調解事項僅聚焦于房屋租金,后續的押金退還等潛在問題并未提及。憑借豐富的調解經驗,她深知若不將這些問題一并解決,很可能會引發新的矛盾。于是,她主動擴大調解范圍,將整個租賃關系結束后的費用結算問題納入調解范疇,考慮到梁某已經搬離,工作繁忙,還巧用“數字化調解室”,組織雙方線上簽約。馬路娣以黨員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調解工作,最終圓滿解決該起糾紛。
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化解墜物損害賠償糾紛
上海市優秀人民調解員、虹橋街道榮華居委調委會黨員調解員常元豐,在智慧調解平臺上接到一起小區高空墜物致車輛損壞糾紛,他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主動跨前,協調小區物業,詳細了解事件發生的經過,并對受損車輛的維修費用及保險理賠進行了細致調查。
在綜合權衡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規定以及公平原則等多方因素后,常元豐從法、理、情多角度出發,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與耐心細致的溝通技巧,逐步消除雙方分歧,經過多輪的協調,最終促使雙方達成補償協議。
這一件件成功調處的解紛“一件事”工單,生動詮釋了黨員調解員“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初心使命。長寧調解員隊伍在黨員引領下,扎根基層傾聽群眾訴求、依法為民紓困解難,讓人民調解的溫度更加可感可觸。
來 源 | 促進法治科
編 輯|丁思宇
校 核|沈曉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