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波云詭譎,新房維權,再加上交房周期較長,以及對可能產生延期交付、爛尾的擔憂,一些企業即使降價…
這些狀況讓很多購房者都愈發擔憂,談到買房就唯恐避之不及。
尤其是這兩年,隨著老舊小區改造措施的不斷推進,二手房開始大翻身,成為了很多年輕購房群體的一大選擇目標。
然而卻有房產中介說漏嘴,二手房要綜合考量的因素很多,如果超過這個年限,就不建議再買了…
01、二手房的“坑”有多深?
1、房屋質量堪憂
樓齡超過20年的老房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質量問題凸顯:
外墻開裂脫皮,防止滲水漏水,下水管道堵塞等等…
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居住體驗,甚至讓人不擔心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一旦遇上洪水,地震等災害,老房子的抗震能力確實堪憂。
2、居住舒適度差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設計理念,而老房子在設計和功能上顯然無法滿足當代的需求,
這種住宅往往都存在采光差,隔音不足,空間布局不合理等諸多問題,
從當前的商品房相比,這種老房子顯然給予的居住體驗更差一些。
3、物業服務差,停車難
一個小區里,物業公司的好壞直接關乎到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甚至還與房價直接掛鉤。
服務好的物業公司不僅可以讓業主們大大提升居住舒適度,甚至還能給房子實現保值增值,
然而現實中,很多老小區的要么沒有物業,要么物業公司形同虛設,
尤其是那些樓齡已經達到20多年的老小區,因為資金短缺,管理不善,導致綠化缺失,公共設施損壞,衛生狀況也特別臟亂…
這些問題都會讓老房業主們的居住體驗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老小區的停車難問題也是特別頭疼的,因為本身公共區域空間不夠,很多老小區都存在著車位緊張、汽車亂停亂放的情況也是愈發嚴重。
4、不好轉手
如今,幾乎每一個城市的二手房市場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樓齡越長的二手房,更不好轉手。
前幾年老家的一個朋友特意投資了一套學區房,周邊配套一應俱全,一直以來,他始終認為自己買的這個房子將來可以賣個好價錢,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
如今才過去兩年時間,房子已經貶值了40%多,關鍵是現在掛牌已經有四個多月了,依舊無人問津,用老友的話來說,以后這房子怕是要砸到自己手里了。
02、如何避開二手房的“坑”?
1、親臨現場了解住房情況
物業的好壞與否,不能光聽別人說,一定要自己親自了解,
先可以通過官方網站或者業內的評級報告,去了解物業的質量情況,
在實地考察物業服務質量,比如小區的綠化,安保等等,通過實地考察或者跟現有的業主進行交流,都可以了解物業的好壞。
同時也可以去社交媒體上去了解業主的反饋,以此來評估物業的服務水平。
2、樓齡太長的房子,堅決不買
房齡太長,就意味著老化問題特別嚴重,買下這樣的房子,不僅要面臨超高的修繕費用,而且居住體驗也會大打折扣。
最好選擇5到10年的二手房,這種房子設備設施還比較新,居住體驗一般不會太差。
3、買房前一定要考慮到自身和家人需求
買房之前一定要確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如果是為了工作方便,要選擇周邊交通比較便利的房子;
如果是為了老人出行方便,就不能買步梯房;如果是為了孩子,將來讀書需要,就要考慮學區優勢…
因為買二手房之前還要明確申請貸款事項,畢竟有些老房子存在批貸額度小的問題,提前了解,以避免事后影響資金分配
總之,買二手房一定要謹慎,不要光聽別人講,自己也要實地去考察現場的情況,多個時間點去觀察,多聽老業主們的反饋,這樣才能避免掉入“甜蜜陷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