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地頭里,農戶搶抓農時精耕細作;產業園區內,企業開足馬力擴充產能;山林郊野處,志愿者揮鍬植綠共護青山;鄉鎮村落間,游客紛至沓來共賞美景……春夏之交的鮀城大地,處處涌動著“百千萬工程”實踐的火熱景象。
2025年是“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的關鍵之年。汕頭全面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深化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立足“特”、突出“美”、形成“聚”,推動縣域經濟提質增效、城鄉融合加速推進、資源要素充分集聚,奮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特”字引領:做強縣域經濟“主引擎”
“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汕頭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制造業當家”工作部署,堅持“工業立市、產業強市”發展思路,以貿促工、以工興貿、工商并舉,推動“三新兩特一大”產業合理布局六區一縣,全力打造“一區縣一集群”產業發展格局。
春日汕頭,奮躍而起,產業捷報頻頻傳來。
3月中旬,坐落潮陽區的汕頭國際紡織城彩旗飄飄,紡織城內中國針織面料交易市場北區的500間商鋪集中開業,汕頭紡織服裝產業“四大工程”至此全面落地運營。令人振奮的是,錨定打造超2000億元產業集群目標,在第四屆潮汕服博會開幕式上,汕頭宣布將建設紡織服裝產業新“四大工程”,即新質面料制造基地、國際紡織數貿基地、智能云倉中心、人才融創中心,以全鏈條生態體系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紡織服裝產業高地。從“四大工程”到“新四大工程”,汕頭紡織服裝產業正經歷著一場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的接力賽,成為廣東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集群的生力軍。
在濠江區,“逐夢深藍”要素集聚,產業“鏈式改造”穩步推進,“大風機 汕頭造”的強勁實力持續彰顯。去年以來,“四個一體化”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多個產業項目陸續竣工,風機整機廠房、發電機廠房、齒輪箱廠房加快建設。聚力強鏈、延鏈、補鏈,濠江積極招引頭部企業,組建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聯合體,前端研發落地全球最大的40兆瓦級風電機組實驗平臺,中游制造引入軸承和齒輪箱生產線,下游服務涵蓋開發運維培訓,產業鏈完備率躍居行業前列,入選中國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放眼縣域經濟大舞臺,金平區民營經濟活力迸發,汕頭市超聲儀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光華科技入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龍湖區抓好省級高新區和龍湖現代產業園“兩大產業平臺”,聚焦高端電子信息、現代輸配電和生物醫藥三大支柱產業持續發力;澄海區玩具創意產業向智能化、品牌化轉型,入選2024年度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潮陽、潮南區2023年以來引進多個錦綸項目補齊化纖生產短板,推動年產能增長18倍,實現了50公里范圍內從一滴原油,到一條紗線,再到一件成衣的完整紡織服裝產業鏈;南澳縣加快推進全域農文旅融合發展試點,綜合承載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誠然,汕頭深諳“產業興則縣域興”發展之道,在“特”字先行引領下,打造出差異化縣域經濟新優勢,還因地制宜做強農業產業集群,擦亮“土特產”金招牌。獅頭鵝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獲批創建,汕頭牛肉丸、達濠魚丸、方便粉(粿條)等“汕字號”土特產走向全國餐桌,全市行政村(涉農社區)實現集體經濟年收入20萬元以上。不僅如此,隨著城鄉文旅經濟、節慶經濟溫度攀升,英歌舞強勢“出圈”,潮味美食、非遺、濱海美景聲名遠播,“網紅”流量源源不斷轉化為商貿增量。
“美”字筑基:繪就城鄉融合“實景圖”
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既要有產業發展充實的“里子”,也要有人居環境改善的“面子”。
走進南澳縣荖園村,村道平坦整潔,路旁綠樹成蔭,黨群服務中心改造一新,法治小廣場建成使用,一幅秀美畫卷在眼前鋪展開來。在“頭雁”帶動下,這個深處云澳鎮的小村莊,如火如荼開展深化人居環境整治、落實農房風貌管控等工作,如今已成為全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
荖園村的變化并非孤例。向“百千萬工程”要縱深,汕頭引導各鎮街、各村居做好“美”的文章,聚焦以控促美、提質塑美、添綠增美,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鎮村。在走好“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的同時,大力推進典型培育,鞏固推進典型鎮村建設,串點連線成片,打造一批特色鮮明、整潔干凈、和諧有序、各美其美的典型鎮村,讓群眾切實感受到變化,享受到實惠。
澄海區東北部的樟林古港碧波蕩漾,河暢、水清、岸綠的景象美不勝收;坐擁24個古書齋、36座古府邸的龍湖區外砂街道東溪村,人文氣息濃郁,既有“顏值”更有內涵;濠江區東湖社區“僑”味滿滿,古寨門、潮汕傳統風格大宅第以及“雙佩劍”建筑格局的民居、古祠堂、古榕樹等僑村原始景觀目不暇接……鄉村大變樣,煥發新活力,正是汕頭建設“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示范帶的新成效新景象。目前,全市14條示范帶建設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顯著、基礎設施得到有效補齊、富民產業有新的發展,連線成片、示范帶動效果明顯,涌現一批美麗宜居、特色鮮明的潮汕美麗鄉村。
今年,汕頭還將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鞏固拓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果,持續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整治、河流污泥整治、“三線”整治、“四旁”“五邊”空地植綠增綠,見縫插綠建設“四小園”、微綠地,力爭2025年美麗宜居村占比85%以上。同時推進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和農房建設管理服務,加強歷史建筑、潮汕傳統民居的保護和活化利用,完善農貿市場、休閑廣場、娛樂健身等便民利民設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汕頭將綠美汕頭生態建設與“百千萬工程”實施同部署、同落實,以省市“百千萬工程”典型村、紅色村等為重點,建立“1+1+N”工作機制,開展新一輪鄉村綠化重難點攻堅,舉行“比學趕超”植樹大行動集中植樹活動,加快建設綠美汕頭幸福家園。
“聚”字發力:激活資源要素“強磁場”
推進“百千萬工程”,既要激發內生動力,也要善借外力。汕頭持續做好“聚”的文章,凝聚僑胞、鄉賢、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推動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向縣鎮村流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生動局面。
作為全國著名僑鄉,“僑”是汕頭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去年,汕頭圓滿舉辦第二十二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和第十屆世界潮商大會,邀請2800多名重要僑領、知名潮商相聚汕頭、共謀發展,啟動小公園“番客街”等項目建設。在“兩大盛會”經濟主題系列活動中,潮僑潮商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家鄉的新變化、新面貌,舉行潮商共建“百千萬工程”捐贈儀式,將造福桑梓故里的赤子深情落地為共創美好家園的實際行動。
鄉賢善舉比比皆是。去年以來,汕頭發動各界力量捐資修建學校、路橋河道等逾100批次,促成“造血型”項目和意向投資168個、近300億元,其中“百千萬·桑梓情”公益行動累計募集捐贈資金、捐建項目超8億元。
在幫扶協作支撐方面,汕頭實施深圳對口幫扶協作“1+7+7”提速攻堅行動,推動“雙百行動”合作共建項目97項,深圳南山、龍華、寶安等區與汕頭各區縣合作共建產業園陸續揭牌,深汕對口幫扶協作按下“快進鍵”。今年,汕頭將深化深汕對口幫扶協作機制,推動兩地在產業有序轉移、特色產業發展、民生事業等方面有更多實質性合作,同時深化與建筑業央企合作,建設一批精品工程、民心工程。
關鍵之年當有關鍵之為。汕頭將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姿態,真抓實干、蓄力突圍,堅決打好“三年初見成效”攻堅戰,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汕頭實踐的新篇章。
信息來源:汕頭發布
編輯整理:濠江宣傳
關注濠江宣傳
了解濠江,愛上濠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