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8個多小時,東湖社區居民林丹文終于在假期高峰期回到老家。“每次返鄉,總是在不經意間看到新變化。”林丹文常年工作、生活在東莞,只有假期才能回家探親。這個“五一”假期,她帶著老公、孩子回娘家。村口新修好的瀝青路,道路兩側明亮的路燈,為歸鄉游子照亮回家的路。
東湖社區位于汕頭市濠江區廣澳街道,近年來,鄉村旅游熱度不減,東湖社區從傳統印象中的“灰頭土臉”,變成了令人向往的“詩和遠方”。來到菊園賞菊花,走進廣場感受煙火氣,在村里咖啡店喝咖啡……隨處可見一幅幅景美人和的美麗鄉村新圖景。
這種變化得益于“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下稱“百千萬工程”)。這座擁有800年歷史的僑鄉,通過生態修復、文化保育、僑力賦能等抓手,在留住鄉愁中激活發展動能,走出了一條“僑、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徑,成為廣東省首批“美麗僑村”的典范。
實行“僑房管家”,僑房煥發新活力
在林丹文眼中,老家“又新又舊”。“建筑材料是新的,但是整體樣貌又是我們這輩人小時候的模樣。”走進東湖社區,一座座傳統古建筑中夾著古祠堂、古私塾、古驛道,古村一側環繞著一棟棟新建的商品樓和村民自建小洋房,傳統與現代氣息在這里相互交融。
作為知名僑鄉,東湖社區現有旅外鄉親1.3萬余人,幾乎“家家有番客,戶戶有僑親”。早期“過番”的華僑,在致富的同時不忘故土鄉情,他們陸續在故鄉筑基建房,留下了一幢幢東湖僑房。近年來東湖社區通過“僑房管家”管理模式,依法對僑房進行保育活化和運營管理。社區內多家有代表性的僑房納入了“僑房管家”管理,煥發新的活力。
去年,曾被作為社區糧食倉庫的僑房吸引了青年創業團隊入駐,成為包含咖啡、展覽等為一體的藝術商業空間,并取名“米倉門市部”。“卓厝巷17號”轉型為華僑驛站,成為僑胞聯絡鄉情的紐帶……“新”實踐與“老”僑宅,碰撞出濠江僑鄉的僑愛僑情。
近年來,東湖社區投入資金對巷道進行鋪裝、綠化,并串聯古寨門、古祠堂、水體池塘等元素,打造了2公里僑鄉游覽線路。自2021年舉辦首屆“東湖菊花節”以來,以菊花為主題的觀光體驗休閑旅游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打卡,實現了從“一處美”到“全域美”的升級。
“我老公也覺得這些年東湖變化好大,而且停車也方便,各種基礎配套都上來了。”林丹文發現,社區戲臺附近打造了華僑記憶廣場、海員俱樂部、華僑大禮堂、美食實訓基地等新場景,聽著老公對自己老家變化的夸贊,她心里油然而生出一股自豪的情緒。每次返鄉,林丹文也會帶著女兒逛逛菊園,去舅舅在村里開的咖啡店坐坐,告訴她這是“媽媽的家鄉”。
環境美、道路通,居民安居樂業
漫步在社區內園林式水街帶狀長廊上,沿街商鋪開門迎客,市井氣息濃厚。經過一家名為“遠方特產”的店鋪時,東湖居民李志鵬熱情地招呼記者品嘗菊花茶水。“這是我們東湖的特產菊花,您可以試一試。”記者看到,店鋪外貼有“便民服務 免費茶水”的牌子,還擺放著一些菊花產品和潮汕特產。
“免費的茶水一來為東湖的游客提供便利,二來也為家鄉宣傳東湖的特色。”交流中記者獲悉,特產店主要由李志鵬的父母經營,李志鵬是一名城市導游,假期才有時間回到東湖。一回來,他便會幫著打理店鋪。
“您現在看到的這個親水長廊,在以前可以不是這樣的。”李志鵬熱心地給記者介紹,4年前,眼前的景觀水廊還是一個1.3公里長的排水溝渠,渠上搭建了60間臨時商鋪,讓周邊道路一度成為交通堵塞、環境衛生惡劣的頑疾之地。
得益于僑胞捐資,“東湖大坑”經過精心的規劃和改造,搖身一變,成了一條清澈的景觀水廊,是社區群眾休閑和外來游客參觀的重要打卡景點。導游的職業身份,讓李志鵬更敏感地嗅到了鄉村文旅的商機。2023年,和家里人商量后,李志鵬將家里一樓的鋪面裝修改造為“遠方特產”店,主要銷售東湖的特產。
“店鋪取名‘遠方’,希望我能走向遠方,看到更美的風景,也希望東湖在外的游子記得遠方的家鄉。”李志鵬坦言,雖然現階段小店生意平平淡淡,但他和家人會一直堅持。“一方面讓我的父母有生活上的依托,另一方面也希望為游客和游子提供一些購買東湖特產的渠道。”
近年來,東湖“鄉村游”熱度逐漸攀升,從“有顏值”逐漸到“有品質”。李志鵬曾在官方舉行的文旅培訓中,看到自己的家鄉東湖“榜上有名”,這讓他非常欣喜。
事實上,東湖社區“環境美”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經過長達4年多的全面整治,如今東湖社區入選3A級旅游景區,還被列入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希望我的家鄉越來越好,文旅配套能夠進一步提升,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打卡旅游。”李志鵬期待下一次返鄉,會有更多驚喜。
信息來源:南方+ 記者:余丹
編輯整理:濠江宣傳
關注濠江宣傳
了解濠江,愛上濠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