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
旅客們紛紛踏上返鄉、出游的路途
而他們卻未曾停下腳步
用責任和擔當
為每一次出行保駕護航
高鐵上的“銀發守護者”
清明假期,D3818次列車上,身著制服的廣九客運段列車員張嚴半蹲在2號車廂過道,手把手教旅客陳奶奶安全使用保溫杯。
當天9時,列車剛駛離廣州南站,張嚴就注意到這個有42位六七十歲老人的旅行團,他們頭戴統一的帽子,興致勃勃地討論著接下來的行程。
張嚴說:“最近每趟車都能遇到老年旅行團,有時一趟就有三四個。老人的需求更細致,得把服務做在前頭。”
“2號車廂需要燙傷膏!”對講機突然響起。張嚴快步趕到時,只見旅客張奶奶手臂泛紅,不慎打翻的保溫杯還冒著熱氣。他熟練地取出乘務箱里的紅色藥包,邊涂抹藥膏邊寬慰。
藥包里裝著十幾種應急藥品,創可貼按老年皮膚特質選擇透氣款,清涼油特地選用無刺激配方。張嚴說:“每次出乘前都要認真檢查,就像戰士檢查裝備,這個小藥包自參加工作以來就一直隨身帶著。”
在這趟開往春天的列車上,張嚴的暖心舉動不斷上演:為胸悶老人調低空調并按摩太陽穴,教老年旅客使用鐵路暢行碼預約到站服務……
他說:“每次遇到銀發旅游團,我都會在車廂里宣傳乘車注意事項,并介紹座椅扶手上鐵路暢行碼,這樣才能讓爺爺奶奶體驗到更加溫馨舒適的旅途。”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加深,鐵路部門推出“適老化”服務:重點旅客預約、無障礙車廂改造、方言服務崗……
“服務永遠在路上。老年旅客的‘小需求’,正是我們服務的‘大課題’。”張嚴說。
高鐵上的“撿漏大王”
4月5日,廣州南站人頭攢動。12時26分,由廣州客運段值乘的G2248次列車緩緩駛入站臺,列車長丁芳快步穿梭于車廂內,目光掃過行李架、座椅縫隙、洗手臺,這是她當天的第4次全列巡視。
“越是節假日,越要細致。”丁芳的嗓音沙啞卻堅定。此刻,她手中的鐵路終端機正閃爍著一份剛剛收到的表揚工單:“感謝丁車長幫我找回公司的重要文件,挽回了千萬元合作項目的損失!”
4月4日13時,丁芳在巡視過程中發現2號車廂行李架上有一個黑色雙肩包。打開一看,里面裝著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厚達百頁的合同文件。她根據包內的名片撥通電話,電話那頭傳來急促的聲音:“我正在廣州南站報警,那些文件要是丟了,公司損失就大了!”
同日,一位老人將裝有家族族譜等物品的布袋遺落在座位上。他通過12306工單系統找到丁芳,丁芳發現老人已轉乘其他列車,立即協調車站通過最近班次將物品轉運至其家鄉。“族譜記錄著幾代人的根,必須讓它'回家'。”丁芳說。
從業20年來,丁芳累計幫助旅客找回失物超1000件,價值逾100萬元。
丁芳的工作手冊里記錄著“三勤”秘訣:勤巡視、勤詢問、勤提醒。每趟出乘,她至少進行6次全列檢查,重點盯控“遺失高發區”——商務座旅客易落電子設備,老年乘客常忘證件,親子家庭多丟玩具等。
隨著鐵路服務智能化,丁芳的工作方式也在升級。如今,旅客可通過12306APP實時提交遺失物品信息,系統自動匹配列車及車站數據。
4月4日15時,丁芳接到平臺推送的“藍牙耳機遺失”求助,僅用10分鐘便在8車4A座位的夾縫中找到失物。丁芳說:“從前靠經驗,現在靠科技+經驗,守護更有力。”
今年1月至今,廣州客運段共處理遺失物品8.6萬件,找回率達85.5%。這背后,是無數個“丁芳”的默默付出。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圖:通訊員 楊傲嵐 陳怡霏 李格格
編輯:凌子旎
審核:趙岳
監制:曾佳梅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
廣鐵集團預計發送旅客260.7萬人次
進度刷新,廣湛高鐵佛山站主站房完成首塊板澆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