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舞團2025年赴日巡演自2月16日從上海出發以來,一直在路上。
4月8日晚,在北海道札幌文化藝術中心,舞劇《朱鹮》迎來自誕生以來的第400場演出。總編導佟睿睿特地從國內趕來,在舞臺上接過主辦方民主音樂協會送上的鮮花,共同見證這一時刻。
總編導佟睿睿(中)上臺接受鮮花
《朱鹮》400場演出現場,臺下觀眾手舉應援物
《朱鹮》通過古代、近代、現代三幕敘事,展現朱鹮從繁盛到瀕危再到重生的命運起伏。這不僅是一部舞劇,更是一部關于人類與自然關系的史詩。
《朱鹮》的創作靈感源自2010年上海世博會日本館中拯救朱鹮的故事。“看到朱鹮這一度瀕臨滅絕的鳥類重新煥發生機時,我們深受觸動,決定以舞劇的形式,講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制作人、藝術監制陳飛華說。
2014年創作初期,上海歌舞團集結主創團隊,多次赴陜西洋縣和日本佐渡朱鹮保護區采風,近距離了解朱鹮的生活環境,觀察朱鹮的姿態。主創們從幾千個動作里不斷篩選、推翻,最終提煉出“涉”“棲”“翔”等最能代表朱鹮形象的動作。
“有一次,一只朱鹮在湖邊翩翩起舞,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靈動與自然的和諧,這成為了舞劇的一個重要靈感來源。”佟睿睿回憶。
在日本佐渡朱鹮博物館,主演朱潔靜看到了日本最后一只朱鹮“阿金”的標本,“我凝視它很久,它的眼睛開始眨,好像在對我說,‘我們飛不動了,你要帶著我們的遺憾飛翔,把我們的故事告訴全世界的觀眾。’”這一次相遇,讓朱潔靜“開竅”,將靈魂注入朱鹮的身體里。
《朱鹮》劇照
《朱鹮》劇照
2014年首演以來,《朱鹮》的腳步走遍全國。2015年、2017年、2021年,《朱鹮》分別在上海大劇院、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四川大劇院迎來第100場、第200場、第300場紀念演出。
2014年10月,《朱鹮》在東京五反田劇場首演,首次叩響國際舞臺。十年間,《朱鹮》四次出訪日本,到本輪巡演結束共計將演出135場。此外,它還登上了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和波士頓博赫中心,演出5場,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鮮活注腳。
“《朱鹮》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自然環境。”一位國內觀眾說。“《朱鹮》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跡和自然的偉大。它超越了語言的界限,直抵心靈。”一位日本觀眾在社交平臺上寫道。
佟睿睿、舞者們和《朱鹮》400場蛋糕
《朱鹮》400場演出后合影
2025年,《朱鹮》赴日演出,66天跨越日本28個都道府縣30個城市連演55場。上海歌舞團啟用了周曉輝/梁鑫、畢然/方文、徐瑩/杜亮三組青年演員作為主演,其中,徐瑩/杜亮為98后、00后。這些青年演員是上海歌舞團建設藝術人才梯隊的成果。
“新一代鹮仙、樵夫已經成長起來,《朱鹮》一定會越飛越高、越飛越遠。”佟睿睿說。“要打造一部傳世的精品,要依靠一代又一代的團隊,以最嚴謹的態度將藝術和美發揚到極致。感謝每一位守護朱鹮的成員。”上海歌舞團團長王延說。
第400場演出落幕后,《朱鹮》的旅程還將繼續,并將與大阪世博會聯動,向世界展現中國風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