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867字
閱讀預計8分鐘
作者 |劉宗義
本期編輯|俞欣怡
本期審核|江怡
2024年8月23日,孟加拉國多地 發生洪災,位于該國首都的達 卡大學“反歧視學生運動”成 員為災民收集整理援助物資。
2024年8月5日,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因“反歧視學生運動”(SAD)引發的大規模政治動蕩被迫辭職前往印度。三日后,由知名經濟學家、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領導的孟臨時政府成立,該國開啟新一輪政治轉型進程。此后至今,孟局勢相對穩定,但局部地區小規模黨派斗爭、宗教沖突、抗議游行頻發。今年2月28日,以SAD為主的學生群體組建的國家公民黨(NCP)宣告成立,該黨呼吁舉行制憲議會選舉、起草新憲法,建立“第二共和國”。孟政局發展由此增添新變數。
回顧孟自1971年獨立以來的歷史可以看出,其國內政局變化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響。一是經濟社會狀況,這是引發孟政局變化的大背景。孟經濟對外依賴度較高,全球經濟形勢波動對其經濟社會穩定產生較大影響;二是國內各政黨間的關系。幾十年來,孟政治舞臺主要由哈西娜領導的人民聯盟(人盟)和其競爭對手卡莉達·齊亞領導的孟加拉國民族主義黨(BNP)主導,兩黨長期處于對立狀態,導致了孟嚴重的政治極化和社會分裂;三是大國干涉。印度和美國在孟內政演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時甚至是決定性作用;四是軍方在孟政治中也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在2024年8月的孟政局變動中,軍方對政府的支持與否決定了政府能否延續。
一、選舉問題成為焦點
尤努斯領導的臨時政府主要由公民社會代表、反對派成員及學生運動領袖等各方組成,其權力結構具有鮮明的“去哈西娜化”特征,因此人盟在臨時政府中沒有代表。大部分臨時政府成員受美西方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影響較深,傾向推動民主改革并加強“人權保障”,但缺乏執政經驗。臨時政府雖得到軍方支持和國際社會承認,但其權力基礎薄弱,合法性在孟國內受到部分人群質疑。臨時政府上臺后,迅速撤換前政府官員,并成立司法、選舉制度、反腐敗等六大改革委員會,試圖破除前執政黨人盟的巨大影響。同時,爭取國際金融機構及美國、歐洲、中國、日本等各方的經濟支持,防止經濟崩潰。臨時政府雖已初步恢復孟國家秩序,但要徹底穩定局勢,仍面臨巨大挑戰。
當前,孟經濟既深陷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也面臨新挑戰。孟通貨膨脹率達11.38%,外匯儲備緊張,財政赤字問題突出,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世界銀行預測孟經濟在2024~25財年可能僅增長4.1%,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更低,為3.8%。今年3月12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將對孟銀行體系的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這些經濟困境對臨時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嚴峻考驗。盡管孟出口和海外匯款回流孟央行的情況有所改善,但持續的宏觀經濟不穩定、高通脹和政治動蕩不斷動搖該國經濟可持續增長與復蘇前景。經濟不確定性與社會秩序的惡化還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近期,孟國內群體暴力事件呈愈演愈烈之勢,一些抗議者認為改革進展緩慢,其訴求無法被滿足,而一些警察由于擔心報復,沒有履行職責,導致執法力量被削弱。這給孟社會秩序和民眾生活帶來極大沖擊。
選舉問題是目前孟政局焦點,如何平衡各方訴求,確保選舉順利舉行,是孟臨時政府面臨的巨大挑戰。2024年12月16日,尤努斯稱新一屆大選或將在2025年底至2026年上半年期間舉行。圍繞選舉,孟政治勢力分化為兩大陣營:第一陣營為“改革派”,主要由支持改革的學生運動及其背后的年輕人群體組成,主張在舉行大選前先進行深層次政經改革。與此對立的第二陣營主要由BNP構成,主張盡早舉行自由公正的選舉。他們認為盡管改革可能由臨時政府開啟,但最終必須由一個選舉產生的政府來完成,以確保改革的合法性和制度化。與此同時,今年2月25日,孟陸軍參謀長扎曼在發表講話時警告各政治勢力應停止互相攻訐,否則孟主權和獨立將受到威脅。他強調“應在12月或接近12月時舉行選舉”。
二、忽然殺出的黑馬?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NCP舉行成立大會,提出要舉行制憲議會選舉、起草新憲法,從根本上重塑國家及其制度,以建立“一個公平、正義及民主的第二共和國”。學生領袖希望通過制定新憲法,徹底破除“王朝政治”,并將人盟等“家族政黨”打入“死牢”,鞏固其2024年7~8月的“起義”成果。該黨的成立旨在打破孟傳統的兩黨政治格局,也標志著孟政治格局發生重大變化。
實際上,該黨的成立與2024年8月孟政治動蕩尚未結束時,從孟精英圈流傳出的“尤努斯和學生領袖將組建新政黨”傳言一致。尤努斯曾試圖在2007年建立新政黨,但因此被哈西娜譴責為一個“值得懷疑的危險分子”。
目前,NCP建立“第二共和國”設想的具體內容還欠缺公開信息。2024年10~11月,SAD與孟全國公民委員會首次提出建立“第二共和國”,并提議成立跨黨派委員會,起草“第二共和國”綱要,但遭致包括BNP在內的26個政黨反對,伊斯蘭大會黨等四個政黨表示原則上支持。但在今年的成立大會上,NCP表示“第二共和國”宣言將于8月5日生效,并敦促孟所有政黨成立全黨派委員會,共同制定相關綱要。
在孟當前政治環境下,NCP的成立對BNP沖擊最大。BNP原本期望在哈西娜政府下臺后能順利上臺執政。然而NCP的出現吸引了大量原本支持BNP的選民,特別是年輕一代,這將使BNP在大選中面臨巨大挑戰。國際咨詢公司創新愿景最新民調顯示,58%的受訪者支持在今年底前舉行全國大選。若孟立即舉行大選,BNP將以41.7%的支持率領先,伊斯蘭大會黨將以31.6%的支持率緊隨其后,人盟支持率將占14%,而NCP將僅獲5.1%。但隨著時間推移,BNP得票率將下降,NCP的得票率將上升。
新政黨的成立,使孟各黨派圍繞大選的博弈更趨激烈。BNP要求盡早舉行國民議會選舉;伊斯蘭大會黨則主張改革后再選,且要先舉行地方選舉;NCP則提議先舉行制憲會議選舉以制定新憲法,但BNP擔心NCP存在拖延全國大選的意圖。對此,孟選舉委員會警告稱,若先舉行地方選舉,全國大選將被推遲,并引發政治爭議。此外,在NCP成立當日,哈西娜還指責其通過暴力手段非法奪取權力,并表示她將“返孟并確保所有體制改革順利進行”。值得注意的是,若BNP與NCP不能就權力分享達成協議,雙方矛盾恐將激化,并使孟局勢陷入長期動蕩,為外部勢力的干涉提供機會。
作者簡介:劉宗義,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轉載自“世界知識”微信公眾號2025年4月8日文章,原文標題為《劉宗義:新政黨成立后,孟加拉國政局發展增添新變數》
本期編輯:俞欣怡
本期審核:江怡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政報·102期 | 為保2024大選,印人黨打算收割這個群體的選票了.....
▲經報·96期 | 印落后中國16.5年,但正在快速縮小差距!
印國防工業大崛起?美國居然是印軍火最大購買國…
研究 | 戴超武:中國當年取道印度轉運進藏物資,尼赫魯居然想…
編譯 | 印度制造想要“替代中國”?還是先趕上越南吧…
更多內容請見↓
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性語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