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暖暖。
曾經的我總以為,自己是孩子們的全世界。直到那次外出游玩一周后,才發現我不在家時,孩子們依然能按時吃飯、自覺寫作業,甚至主動收拾玩具。
婆婆笑著說:“你不在家,他們可乖了。”
那一刻,我心里有些失落,不是孩子離不開我,而是我離不開他們。但更多的是欣慰——原來,他們比我想象的更獨立、更懂事。
01
媽媽做得越多,孩子會得越少
公司組織管理層一周游時,我很糾結。
去吧,家里三個娃怎么辦?誰接送?誰哄睡?誰輔導作業?不去吧?機會這么難得,我還沒有去過那么遠的地方呢。錯過了,以后想自己去就更難了!
最終,在家人的支持下,我還是決定去。
出發前,我把一切安排妥當,可心里仍充滿愧疚和不安。然而,旅途的充實與美好,讓我漸漸放下牽掛。
結束旅程,回到家時,已經晚上十點多了,我顧不上其他,進門,將行李箱扔一邊,就跑去看孩子們。結果,他們已經睡著了。
婆婆說:“你不在家,他們反而更自覺,早早就上床睡了。”
是啊,平時我在的時候,這個點他們可能還在磨蹭。而現在,他們學會了調鬧鐘、自己寫作業,甚至幫忙做家務。
以前,我總覺得“沒我不行”——早上催起床、中午盯吃飯、晚上陪作業,連睡覺都要看他們有沒有刷牙。直到此刻,我才發現,不是孩子離不開我,而是我離不開他們。
我總以為自己是他們的全世界,可事實上,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比我想象得更獨立,做得更好。
02
活好自己,才能照亮孩子
自從有了孩子之后,孩子就成了我的全世界。
我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催吃飯、盯作業、陪睡覺,生怕他們有一絲閃失。
尤其是對大寶,我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都塞給她。
聽說國學好,就讓他們學國學。聽說英語要提前磨聽力,就特意買了一臺播放機,整天循環給他們播放。
幾乎為她付出了我所能付出的一切,只希望她將來能出類拔萃。可她不僅不領情,反而越來越叛逆。
我們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僵。她恨我管太多,要求太多。我卻覺得,我那么愛她,為了她,放棄自己所有空閑時間,怎么就得不到她一句好呢!
直到有一天,她沖我喊:“我已經不是小孩了,為什么事事都要聽你的?你自己都做不到,憑什么要求我?”
那一晚,我輾轉難眠。是啊,我把自己的期待強加給她,卻忘了她也有自己的節奏。
每個孩子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有屬于自己的季節。我該做的是,尊重孩子的不同,讓花成花,讓樹成樹。而不是一味地去雕刻,努力讓她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而我,除了是媽媽,我首先是我自己,我必須有自己熱愛的事物,才能成為發光發亮的自己。
后來,我試著放手,不再事無巨細地管控,而是把時間留給自己——讀書、寫作、運動,甚至偶爾和朋友小聚。
整個人松弛下來后,孩子反而不再抗拒我了,而是和我更親近:“媽媽,你變了,變得比以前更好了!”
原來,孩子不需要一個犧牲一切的媽媽,他們需要一個快樂、有能量的榜樣。
愛人先愛己,只有你自己發著光,才能更好地愛孩子。你的狀態、你的笑容,就是照亮他們世界的光。
03
這次旅行回來,我發現,孩子們其實很享受“自主權”——老大自己規劃時間,老二主動洗碗,老三甚至學會了照顧寵物——兩只小鸚鵡。
媽媽的焦慮,有時候反而是孩子獨立的絆腳石。信任他們,他們才會給你驚喜。
最好的母愛不是“沒我不行”,而是“有我很好,沒我也能行”。
正如《人民日報》說:“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從今天起,少一點“犧牲感”,多一點“松弛感”。當你活成一束光,孩子自然會追光而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