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茰I」
言論如潮涌。
一者退去,一者又生,反反復復,無有休止。
比如陡然見了這么一句話,“1992年是黎明稱王,那一年香港沒有人紅得過黎明,這一年電影界也是周星馳年,票房冠軍霸占七部?!?/p>
后一句有點不嚴謹。
周星馳年沒有問題,但他當年拍了七部電影,霸榜香港十大票房榜前五,而不是什么票房冠軍霸占七部。
前一句呢?
誰人最紅。
圍繞這個話題,四大天王擁躉里面,有很多人,吵了很多年,誰也不服誰,也無非說不過就開“黑”,其實就主打一個“嘴硬”而已。
比如前文引用這句話,是事實,還是臆想?
1992年的香港樂壇,有四位歌手登臨王座,按年齡排序,分別是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和黎明。
所以,所謂“黎明稱王”,當然是事實,但不能略過另外三人。
而香港有沒有人,能紅過黎明?
我們不妨來看看,在盛況斯年,究竟有哪些“大事”,在“四大天王”身上發生,以此對照,再問誰人更紅。
這當然是公正而無可挑剔的做法。
對不對?
先看張學友。
這一年,他發行了兩張粵語專輯,上映了七部電影。
其中《真情流露》的香港銷量達到了九白金,十二首歌曲中,有九首登上香港音樂流行榜。
此外,他的樂壇獎項包括,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銷量獎、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香港藝術家年獎流行音樂男歌手獎、金曲金獎、IFPI國際歌曲大獎、叱咤樂壇大碟IFPI大獎等。
電影方面,雖基本都是主要角色之一,但商業表現實在普通,不過憑借上年度的《黃飛鴻》一片,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樂壇從“三劍客”之一,進階為“四大天王”之一。
同時被封“歌神”。
然后是劉德華。
這一年,他發行了一張普通話專輯、兩張粵語專輯,上映電影十四部,舉行了八場美加巡回演唱會。
據說其轉投華納發行的粵語唱片《真我的風采》,香港銷量達到了八白金,上一年度發行的普通話專輯《來生緣》引進內地,奪得一次銷量月冠。
樂壇方面,第三度蟬聯了TVB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而他上映的電影雖多,卻沒有任何一部,進入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不過憑著上一年的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在臺灣的“十大偶像”評選中,他高票當選第一名。
三劍客花名作廢。
樂壇封王。
再看郭富城。
這一年,郭富城回到香港樂壇,簽約華星唱片,發行了兩張普通話精選集和兩張粵語專輯,上映了五部電影。
普通話精選集《請把我的情感帶回家》和首張粵語專輯《跳不完·愛不完·唱不完》,皆在香港賣出六白金銷量,普通話專輯《愛你》臺灣銷量四十萬,上一年度發行的普通話專輯《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引進內地,連續奪得兩個月冠,直至缺貨。
新加坡醉心龍虎榜,郭富城以《到底有誰能夠告訴我》,連奪九個周冠,另有《愛你》奪得六個周冠。
臺灣明星肖像制品銷量排行榜,郭富城第二度奪得冠軍,并發行第二本寫真集《偷偷看著你》,銷量再破百萬冊。
電影方面,憑上年度作品《九一神雕俠侶》,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一步登臨樂壇王座。
最后來看看年紀最小的黎明。
這一年,黎明發行了兩張精選集、一張粵語專輯和一張普通話專輯,上映了六部電影。
其演唱會場次值得重點關注,他首登紅館,開了十場個人演唱會,并于香港之外,舉行了三十五場巡回演唱會。
以彼時四大天王行列來說,可稱“之最”。
此外,他與初代喜劇之王許冠文合作的電影《神算》,票房破了三千萬,列當年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第七。
從樂壇“三劍客”,轉身封王。
用一句話來總結。
張學友雄霸粵語歌壇,大獎拿到手軟,劉德華人氣不衰,銷量穩定,郭富城席卷整個華語世界,音樂、電影和寫真全面開花,商業表現突出,黎明演唱會數量可稱“瘋狂”。
可有結論?
如果當真要選一個人,做“1992年最紅”的代表,個人以為,郭富城橫跨多地發展,勢頭狂猛。
就郭富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