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油價開啟下跌行情。除了美國關稅政策“靴子落地”效應外,產油國聯盟意外增產也對國際原油市場形成打擊。預計國際原油市場在一段時間內將在雙重壓力下運行。
油價震蕩下行 高盛看跌
進入2025年,國際原油價格呈現先揚后抑的態勢。在1月15日達到每桶82.5美元之后,開始震蕩下行。4月4日當周,國際原油市場遭遇2021年以來最劇烈震蕩,布倫特與美國WTI原油雙雙創下逾兩年最大單周跌幅。
截至8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12美元,收于每桶59.58美元,跌幅為1.85%;6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39美元,收于每桶62.82美元,跌幅為2.16%。
美國高盛集團最新研究報告預計,2026年國際原油價格將低于每桶60美元。
這是數天內高盛第二次下調明年油價預期。此前,高盛在4日下調2026年英國倫敦布倫特原油和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的價格預期,分別至每桶62美元和59美元。6日最新研報中,高盛分析師將價格預期再度各下調4美元,分別至每桶58美元和每桶55美元。高盛認為,如果美國大幅逆轉關稅政策,同時消除市場、消費者和企業疑慮,油價可能超出其目前預期。
2022年3月29日,一名男子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個加油站付款加油。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 攝
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市場擔憂
為何近期原油暴跌?首先,特朗普加征關稅政策直接影響全球原油需求預期。美國關稅政策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世界經濟復蘇增長,并且有可能導致美經濟出現衰退。任何經濟增長放緩的預期都將導致市場對原油需求的擔憂加劇。這種擔憂反映在國際油價上,表現為油價劇烈波動。
7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就表示,當前全球石油市場形勢極不穩定,市場參與者普遍持悲觀預期,這與美國決定對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加征關稅有關。他強調,石油收入是俄羅斯預算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俄方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并盡可能減輕油價下跌給俄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關稅政策對原油市場的影響可以美加貿易戰為例。美國能源信息署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10個月,美國每天進口約660萬桶原油,其中400萬桶為重質原油,用于升級煉油廠和裂解裝置。美國重質原油進口的75%來自加拿大,加拿大約80%的原油產量流向美國煉油廠。自從特朗普對加發出關稅威脅后,美國進口的加拿大原油達到創紀錄的442萬桶/日,并在最后一個季度增長了11.8%。去年12月加對美貿易順差從之前的82億加元擴大至113億加元。從目前情況看,絕大多數加拿大人支持對美采取報復性關稅,去年,加拿大與美國的進出口貿易額連續第三年超過1萬億加元。特朗普現在不得不宣布暫緩追加關稅,但市場擔心一旦實施高關稅,美龐大的原油進口需求有可能化為烏有。
懲罰性關稅政策將導致全球貿易成本上升,迫使石油貿易改道,進一步加劇了國際油價的不確定性。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加征關稅,增加國內石油開采和運輸的成本,間接推高油價。同時,貿易摩擦導致的全球經濟放緩預期,又對油價形成了下行壓力。這種復雜的相互作用使得國際油價的波動更加難以預測。
特朗普關稅政策不僅影響了國際油價的短期波動,也在更深層次上重塑了全球能源貿易格局。例如,加拿大對美原油出口受阻后,必然會尋求開拓亞洲市場,從而導致全球能源貿易流向發生顯著變化。同樣,為了抵制美國懲罰性關稅,東亞主要石油消費市場有可能放棄美國能源進口,轉而增加從中東和俄羅斯的原油進口,這種貿易轉移不僅影響了美國的頁巖油出口,也改變了全球能源供應鏈的布局。
石油輸出國組織超預期增產
此外,石油輸出國組織超預期增產,加劇了市場對原油供應過剩的擔憂。
正當全球將關注點集中在美國關稅政策時,由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組成的“歐佩克+”召開部長級會議,決定將5月原油產量上調41.1萬桶/日,遠超此前計劃的13.5萬桶/日,相當于突然向市場投放三倍供應量。此前,至3月29日當周,美國石油學會及美國能源信息署庫存分別增加603.7萬桶和616.5萬桶,顯著高于預期,反映美國本土需求疲軟。因此,“歐佩克+”這一政策反轉,尤其是發生在全球庫存高企的敏感時點,改變了市場對原油供應緊縮的預期。盡管聲明強調“增產可能根據市場條件暫?;蚰孓D”,但市場情緒急速轉冷,觸發拋售。
值得注意的是,歐佩克的減產政策與美國頁巖油產量的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自特朗普上一任期以來,美能源獨立政策使得美國頁巖油產量持續攀升,成為全球主要原油供應者之一。美國能源信息署預計今年美國頁巖油產量將增加40萬桶/日,達到1360萬桶/日,鞏固其作為全球最大產油國的地位。所以說,歐佩克的減產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被美國頁巖油產量的增長所抵消,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化了歐佩克的內部矛盾,一些成員國越來越不能忍受在限產保價的同時失去市場份額。歐佩克因此不得不更多地顧及地緣政治影響,雖然該組織聲稱不會將市場和政治混為一談。
下一步,國際原油市場焦點有可能轉向供需基本面。部分分析人士稱,若伊核協議取得進展,額外供給可能進一步施壓油價。若“歐佩克+”維持增產且需求擔憂持續,原油價格或下探65美元,甚至會跌至60美元。當然,如果地緣沖突升級或“歐佩克+”緊急減產也可能支持油價反彈。美國對伊朗、委內瑞拉以及俄羅斯石油采購的制裁措施也會起到收緊供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商品關稅的影響。
根據計劃,“歐佩克+”在聲明中說,俄羅斯、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伊拉克、阿爾及利亞、哈薩克斯坦和阿曼這八個國家將于5月5日舉行會議,決定6月產量,預計屆時將再度引發市場的調整。
建議采取防御性策略
“國際宏觀面波動引發市場恐慌情緒升溫,油價出現大跌行情,但未來可能存在變數。”銀河期貨有限公司大宗商品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童川表示,目前油價上漲面臨雙重壓力,短期市場存在流動性風險和預期反復修正風險,預計后市油價波動或加劇,期價將維持震蕩偏弱格局,市場正在等待基本面明確指引。對于投資者而言,建議以買入期權方式對沖現貨、期貨單邊風險,并做好倉位管理和風險控制。
國際油價下跌行情或未結束,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前還在尋找新的平衡位置。在中糧期貨有限公司原油研究員陳心儀看來,國際油價正在試探當前位置支撐,短期內市場交投情緒處于恐慌期,若無多頭力量入場托底,油價或將持續試探低點尋找新支撐,長期交投策略仍以偏空為主。
對于投資者而言,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在當前不確定性增強的環境下,防御性策略或是最佳選擇。
成品油價下調概率較大
今年以來,國內油價已經歷六輪調價窗口,下輪調價窗口將在4月17日24時開啟。
隆眾資訊分析師劉炳娟稱,美國加征關稅政策仍有可能進一步升級,市場擔憂全球經濟和需求可能受到拖累,疊加美元表現相對強勢,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下調概率較大。
上游新聞綜合自新華社、證券日報、經濟參考報、經濟日報、國是直通車、中新經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