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3 月,娛樂圈與教培界因吳彥祖掀起了一陣熱潮。這位憑借《新警察故事》《門徒》等影視作品深入人心的男神,華麗轉身成為 “英語老師”,推出《吳彥祖帶你學口語》課程。誰也沒想到,這一跨界之舉大獲成功,課程定價 398 元,短短 5 天銷售額便突破 500 萬元,創造了明星跨界教育領域的驚人成績。
一、吳彥祖跨界成功,商業版圖擴張
課程一經推出,便在網絡上迅速躥紅。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上,“吳彥祖教英語” 的賬號備受矚目,僅 4 條作品就吸引了近百萬粉絲關注,最高單條點贊量高達 66.5 萬。
課程包含 84 節生活場景課,涵蓋超市購物、酒店入住等日常實用場景,還搭載 AI 語音陪練技術,能讓學員 “與阿祖實時對話”。粉絲們反響熱烈,紛紛表示 “既劃算又能學知識”“邊看帥哥邊學英語,太值了”。
從銷售數據與粉絲反饋可以看出,吳彥祖成功將自身的明星影響力轉化為商業價值,開拓出全新的事業版圖。
他的成功不僅得益于其超高的人氣,更在于課程精準定位,滿足了大眾對實用英語口語學習的需求,同時借助先進技術,為學員帶來獨特的學習體驗。
二、姓名被搶注,風險背后的利益博弈
在吳彥祖商業版圖不斷拓展的背后,姓名被搶注的風險悄然浮現。天眼查知識產權信息顯示,“吳彥祖” 曾被申請注冊為商標,申請人為韓某某,國際分類為日化用品。
雖然目前該商標已被駁回,處于無效狀態,但這一事件敲響了警鐘,表明吳彥祖的姓名已被他人盯上,隨時可能面臨被搶注的危機。
實際上,這并非個例,“鐘南山” 商標曾被多人申請注冊在多個類別;“丁真” 商標也在短時間內被大量搶注。
為何有人熱衷于搶注名人姓名商標?一方面,名人知名度高、影響力大,其姓名蘊含巨大商業價值。搶注者試圖通過將名人姓名注冊為商標,借助名人效應迅速提升產品或品牌知名度,進而獲取經濟利益。
另一方面,部分搶注者把商標搶注當作一種 “投資”,期望在名人發現后,通過高價轉讓商標謀取暴利。這種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也損害了名人的合法權益。
三、加強保護,應對搶注風險
從法律層面來看,搶注名人姓名做商標屬于侵犯他人姓名權與名譽權的行為,嚴重時會受到法律制裁。
我國《商標法》第三十二條明確規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即便有法律約束,仍有人鋌而走險,這反映出商標監管存在漏洞以及部分人法律意識淡薄。
對于吳彥祖而言,此次課程的成功使其個人 IP 價值進一步提升,姓名搶注風險也隨之加劇。
為避免姓名被惡意搶注帶來的潛在損失,他必須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及時將自己的姓名、常用昵稱等進行商標注冊,構建完善的商標保護體系。
吳彥祖跨界教英語的成功為其事業發展帶來新機遇,但姓名被搶注風險也如影隨形。無論是明星還是其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公眾人物,都應重視自身知識產權保護,以免辛苦積累的品牌價值被他人竊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