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許多車企和華為合作大多是想要尋找銷量新增長點,但江淮與華為的合作有著一種孤注一擲的豪賭感。
前不久,江淮汽車發布了營收和凈利雙降的2024年年報。年報顯示,江淮汽車2024年實現營收421.15億元,同比下降6.28%,歸母凈利潤虧損17.84億元,同比下降1227.59%,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1.5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公司最近3個年報中兩年出現虧損。
巧合的是,在4月9日,據最高檢消息,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志遠涉嫌受賄一案,由安徽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安徽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王志遠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江淮在國內真的卷不動了
隨著比亞迪、吉利等頭部自主品牌不斷發力新能源,目前國內新能源市場一方面在打價格戰,另一方面在打技術戰。在一輪又一輪的攻勢下,此前稱王稱霸的合資品牌已經敗下陣來,銷量大幅下滑,而像江淮這樣的弱勢自主品牌更是招架不住。
當前,江淮汽車在乘用車市場已布局江淮、瑞風(參數丨圖片)、思皓、釔為等品牌,但整體市場表現相對薄弱。銷量數據顯示,2024年江淮汽車乘用車累計銷量為16.68萬輛,同比下滑16.59%,乘用車的境內銷量同比減少了33.51%;商用車累計銷量為23.63萬輛,同比微增0.38%,2024年商用車境外銷量實現了17.15%的增長,而境內銷量則減少11.81%。
乘用車方面甚至不如比亞迪與吉利的單一品牌銷量多,比如其打造的低價(6.99萬元起售)電動小車釔為3最新月銷量為252輛,2025年累計銷量為423輛,和吉利星愿月銷過萬的數據真的是沒法比,低價車都賣不動,可想而知江淮汽車在乘用車市場的尷尬處境。
江淮內部人士也是吐槽,現在乘用車市場“卷”得太厲害了。
從財報來看,江淮汽車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銷售乘用車、商用車、客車和底盤等,其中,2024年江淮汽車乘用車、商用車業務的營業收入為344.1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81.71%。此外,2024年江淮汽車累計研發投入大幅增長55.03%至34.64億元,占營收比重的8.23%。
業績下滑之下,江淮汽車也縮減了員工總數。
目前其在職員工的總數量,從2023年的23064人減少至2024年的21408人,減少了1656人;其中生產人員是重災區,從2023年的11990人減少至2024年的9514人,縮減了2476人;技術人員則進行了擴充。
江淮的自救方式是“抱大腿”
市場內卷,競爭加劇。一些有實力的車企比如吉利、奇瑞等均靠著自研優勢抗住了價格戰的沖擊,但像江淮等弱勢車企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江淮最初是和蔚來合作,給蔚來代工,也是希望這個頭部造車新勢力能夠為江淮汽車新能源帶來更多提升。不過事與愿違,在合作幾年之后,由于蔚來長期沒有造車資質,也一度影響了汽車交付速度,在造車新勢力中較為掙扎,選擇與江淮停止合作,獨立造車了,江淮在合作中除了賺到了一些代工費和工廠轉讓費用,得到的回報并沒有多少。
然后江淮又瞄上了國際車企大眾集團,與大眾合作的大眾安徽成立于2017年,由大眾汽車集團和江淮汽車合資組建,大眾汽車集團將其視為在中國第一家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合資企業,也是在中國首家擁有全面運營管理權的合資企業,擔負著產品研發及數字化研發的重任。該企業原名為江淮大眾,后來大眾汽車集團增持并接管企業管理權,正式更名為大眾安徽。
不過由于大眾在另外兩家合資車企也有投入,同時還與小鵬汽車進行了合作,大眾安徽的地位也就顯得有些微妙了,其目前產品在市場上知名度并不高,同時銷量表現也一般,并不能給江淮帶來多少希望。
早在今年1月,江淮汽車就在業績預虧預告中表示,2024年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一是2024年公司聯營企業大眾安徽經營業績出現虧損,導致報告期內公司確認對大眾安徽的投資收益為-13.5億元左右;二是2024年公司部分資產發生減值,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1億元左右。說明江淮再次賭錯了。
打鐵還需自身硬
不能再失敗的江淮如今也是將與華為合作的尊界視為了救命稻草。
2024年11月,江淮與華為聯合打造的尊界S800正式亮相,預售價在100萬至150萬元,官方公布的數據稱48小時的預訂量達到2108臺。
當年12月,尊界超級工廠正式落成,該工廠總投資約39.81億元。江淮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項興初在落成儀式上表示,該工廠預計達產后年產值將超1000億元。
言外之意也是尊界是江淮汽車的希望。為了把尊界做大做強,江淮也是不遺余力的投入。
根據今年1月的江淮汽車公布募資說明書,其定增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9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高端智能電動平臺開發項目,也就是尊界項目。而該項目的總投資高達58.75億元,車型將覆蓋轎車、SUV和MPV等乘用車主要品種。
也就是說,尊界品牌的車型將不止于超豪華轎車尊界S800,后續還將推出超豪華SUV和MPV等車型。
把希望寄托在華為這樣的科技大廠戰略是正確的,畢竟華為的帶貨能力有目共睹,但尊界能為江淮帶來多少實質性提升,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江淮更應該像同是安徽車企的奇瑞學習,與科技公司合作之外,也要自身擁有造血能力,這才是新時代車企的生存法則。不過從其公布的前兩個月的產銷數據來看仍不容樂觀,今年前兩個月,江淮汽車銷售62501輛,同比減少9.30%,其中新能源車2154輛,同比減少22.13%,留給江淮汽車突圍的時間似乎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