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名將衛青威名赫赫,但是他留下的記載著實不算多,幾乎全部的記載都出自司馬遷寫的史記。
而后世的漢書和資治通鑒,關于衛青的部分幾乎是照搬史記的內容,僅在一些細節上有所添加。
所以我們能夠輕而易舉地說出衛青7次出塞和匈奴騎兵交戰的過程和戰果,能輕易查到衛青的爵位和封戶。
但是關于衛青更細節的內容,我們卻一無所知。
比如我們翻遍史書,也不知道衛青到底哪年出生的,他第一次出征的時候是多大年紀。
我們只知道衛青迎娶大名鼎鼎的平陽公主的時候已經有至少3個兒子,卻不知道他的原配夫人到底姓甚名誰,是什么結局。
為什么一代名將的記載居然有這么多的缺失呢?是因為司馬遷不待見他所以懶得寫嗎?
01、為什么史記沒有記載衛青的年齡?
幾乎人人都知道,衛青的外甥霍去病是少年英雄,年僅18歲就率領800人長途奔襲大敗匈奴騎兵,獲封冠軍侯,20歲成為驃騎將軍,22歲封狼居胥。
可是我們看衛青的生平介紹的時候,卻找不到關于衛青年齡的半點信息。
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那司馬遷為什么不記載衛青的年齡呢?
- 可能性1,司馬遷沒有查到相關的資料。
由于資料的缺失,我們不知道司馬遷可查閱的西漢宮廷檔案里是怎么記載大臣的信息的,有沒有大臣年齡相關的內容。
如果沒有的話,那么司馬遷沒在史記里寫衛青的年齡就說得通了——他沒找到相關信息。
但這種可能性不大。畢竟司馬遷和衛青是同時代人,就算宮廷檔案里沒有衛青年紀的相關內容,只要他有心,也是能打聽出來的。
- 可能性2,衛青自己都不記得自己哪年出生的了。
網上有一個段子:如何打造有大批百歲老人的長壽之鄉?
答案是:多年前沒有出生證明也沒有戶口,老人們是哪年出生的全憑一張嘴,百歲老人自然就多了。
這雖然是一個段子,但也折射出一個現象:即便在現代社會,也有很多人說不清自己是哪年出生的。
我相信很多人身邊也遇到過一些長輩說不清自己具體的出生年份,身份證上的出生時間是自己預估著填的。
現代社會尚且如此,我們可以想象,在古代也是有很多人說不清自己的年紀的。
尤其衛青是平陽公主府的奴隸出身,他只是個私生子,他的母親衛媼說不清有幾個情人,他甚至和他的姐姐衛子夫都不同父。
這樣一個家庭,說不清具體出生年份和年齡的可能性非常大。
有人可能就要問了,衛青的外甥霍去病也是同樣的家庭出身,為什么他就能說出準確的出生年份呢?
我們翻看史書會發現,霍去病出生的時間很特別:漢武帝劉徹于公元前141年登基,霍去病于公元140年出生,衛子夫于公元139年進宮。
衛家是平陽公主府的奴隸,漢武帝登基這樣的大事還是知道的。
霍去病的家人或許不記得他具體是哪年出生的了,但會記得他是漢武帝登基之后,衛子夫進宮之前出生的。
衛家發際之后,很容易就能找到這兩件事發生的具體時間,從而推斷出霍去病是在哪年生的。
衛青出生的時機沒這么湊巧,恐怕已經沒有人記得他實際的出生年份和真實的年齡了。
衛青自己都不清楚的事,司馬遷自然也是沒辦法記載了。
- 可能性3,司馬遷覺得沒必要記載。
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一種可能,衛青他本人記得住自己的生日,司馬遷在宮廷檔案當中也查得到衛青的出生日期。
但司馬遷就是沒有記載下來。
如果是這樣,那可以說明司馬遷對衛青有意見嗎?
我們翻閱史記可以發現,史記當中記載出生年份的人物少之又少。
就連漢朝開國皇帝都沒有記載出生年份。現存的兩個劉邦年齡的說法,一個是南朝宋的裴骃在《史記集解·高祖本紀》里寫的,一個是唐朝唐代顏師古在注《漢書·高帝紀下》的時候寫的,且兩種說法差了11年。
司馬遷十分喜歡的李廣也沒有記載出生年份。
漢景帝的第一任太子劉榮,漢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陽公主,這些身份十分尊貴,且宮廷檔案當中一定有生日信息的人物,也都沒有記載出生年份。
史記里什么人會記載具體的出生年份和年齡呢?
一是劉邦之后的皇帝。他們是當時天底下最重要的人物,當時的時間都以皇帝的年號紀年,所以他們會能留下具體的出生年份和年齡。
二是出生的時候有大事件。例如漢武帝的長子劉據出生之后,漢武帝大喜過望以皇太子的規格慶祝,他的母親衛子夫隨即被封為皇后。所以他留下了出生年份。
三是在非常醒目的年紀里干出了大事。例如霍去病18歲一戰封侯,漢武帝的托孤大臣桑弘羊13歲當侍中,都十分年少有為,所以司馬遷在寫他們事跡的時候提了一嘴年齡,后人根據這件事發生的時間倒推他們的出生年份。
在這幾種情況之外,史記里記載人物具體出生年份和年齡的情況少之又少。
所以,不管司馬遷是查不到衛青的年齡信息,還是連衛青自己都不記得自己具體多少歲了,還是司馬遷手上有衛青的出生信息,但是沒有寫在史記上。
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衛青建功立業的年紀,在西漢應該不是讓人驚嘆不已的年少有為,所以司馬遷也就沒有提到他的年齡了。
這完全不是司馬遷刻意針對衛青。
要不然,西漢的開國皇帝、漢初三杰、眾多的皇子公主、大批的文臣武將們,都沒有記載出生年紀,司馬遷要被指控說刻意針對的人,未免太多了點。
02、為什么史記沒有記載衛青的原配妻子?
很多人都知道,漢武帝的同母姐姐、大名鼎鼎的平陽公主是衛青的妻子。
但平陽公主并不是衛青的原配。
平陽公主守寡之后選丈夫,她身邊人提到衛青的時候,提到過衛青是大將軍,3個兒子都封侯,顯赫無比。
可見衛青娶平陽公主的時候,已經當上了大將軍,且至少有3個兒子了。
西漢的男人成婚年齡非常早,往往十六七歲就已經結婚生子。
衛青在娶平陽公主之前,一定有原配妻子。
但是衛青的原配妻子姓甚名誰,是什么出身,什么結局,在衛青娶平陽公主的時候是早已去世,還是被貶妻為妾了,史書上一點痕跡都沒有。
衛青3個兒子的母親是誰,史書上也沒有半點記載。
這是司馬遷看不上衛青,所以懶得記載嗎?
我們翻看史記就知道,史記記載名人的妻子并不多,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之一才記載:
第一,名人的妻子有特殊事跡。例如蕭何的妻子成為了歷史上十分罕見的女列侯,于是史記記載了她的名字叫“同”,但沒有記載她的姓。
第二,名人的妻子有特殊身份。例如西漢娶了公主的人,多半會記上一筆,或者在侯表里提到尚哪位公主。
第三,名人的妻子被牽扯進了大事件。例如劉邦臨終前想要殺樊噲,就是因為他是呂后的妹夫,所以我們由此知道樊噲的妻子是呂后的妹妹。
所以我們看史記會發現,很多名人的妻子都不知道是誰。漢初三杰當中,張良和韓信的妻子在史書上沒有半點痕跡。
司馬遷很喜歡的李廣,同樣沒有記載妻子。
項羽的正妻同樣沒有記載。但是美人虞姬和他一起被困垓下,于是被載入史冊。
那么衛青原配沒有記載的原因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她應該沒有特殊的出身,不是公主這么金貴的身份。
也沒有特殊的事跡,一生相對平淡。
她大概率在衛青娶平陽公主之前就已經去世了,沒有和平陽公主上演二女爭夫的戲碼。
所以哪怕她的丈夫是衛青這樣的大人物,她也沒有在史書上留下半點痕跡。
說起來衛青的妻子也好,出生年份也好。如果光盯著他一人看,會覺得大惑不解:一個人的妻子和年齡是多么重要的事啊,怎么能沒有記載呢,是不是司馬遷可以針對衛青了?
可是如果多看看史記里其他人的傳記,會發現不記載文臣武將的妻子和年齡,實在是太正常的一件事了,連皇子的妻子和年齡都不一定有記載。
在這方面,司馬遷沒有刻意針對任何人。
你覺得是不是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