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漢的賈誼,估計只要上過學的人都知道。
因為賈誼的《過秦論》比李白的蜀道難還難背,不過一般人心目中的賈誼,可能就是個會寫文章的文人,但真實的賈誼卻遠沒有這么簡單。
據《史記》等書記載,賈誼出生于洛陽,曾拜一個叫張蒼的人為老師。
張蒼又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呢?
張蒼的老師,是儒家的大拿之一荀子,張蒼本人自從劉邦起兵時,就跟著一起鬧革命,后來一路干到過丞相。
能當張蒼的學生,賈誼資質自然不用說,在張蒼的教導下,賈誼的見識和學問自然更是突飛猛進。
但是這個世界上也有一種人,智商很高,學理論也領悟的很快,但是一到實際做事時就廢了,俗稱書呆子,而賈誼就不是這種人。
人家早年因為文名大盛于河南,所以被河南郡守給招募到了身邊做事,結果在賈誼的幫助之下,河南大治,大治到什么程度呢,時評天下第一!
地方官員把本職工作干的如此出色,消息自然就傳到了皇帝的耳朵里,而當時的大漢皇帝正是剛登基的漢文帝,漢文帝當時正是用人之際,所以賈誼順理成章的就走到了漢文帝的眼前。
賈誼被調到漢文帝身邊之后,很快就向漢文帝提出了一個建議,這個建議的名字叫《論定制度興禮樂疏》,從表面來看,這個建議好像只是建議漢文帝完善本朝的禮儀制度。
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賈誼這是借著讓漢文帝完善制度的幌子,加強中央集權,打壓軍功勛貴集團。
而當年漢文帝才剛登基不久,他自己的上位就是靠軍功集團的支持,當時軍功集團還有很大的影響力,漢文帝還沒有實力和這幫人硬剛,所以漢文帝就找了個借口,否決了賈誼的建議。
結果沒過多久,感覺政治這潭水還比較難趟的賈誼,又從經濟上給漢文帝了一個建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論積貯疏》,這封建議因為從表面上看,核心是勸漢文帝“重農抑商”,所以不怎么犯忌諱,因此漢文帝當即就批準了。
但其實這種鞏固統治的經濟策略,對漢文帝提高威望是非常有幫助的,未來之所以會有“文景之治”,賈誼當年的這個建議也是不可忽視的。
漢文帝看賈誼那么有能力,還非常知道變通,就想重用他,但是因為賈誼之前已經暴露出了自己的目的:幫漢文帝鞏固皇權,瓦解軍功集團,所以以周勃為首的軍功集團,就開始黑賈誼,漢文帝當時的實力還護不住賈誼,所以只能讓“懷才不遇”的賈誼去了長沙。
在一般人看來,賈誼去長沙是被貶,但是知道長沙當時有異姓王存在的人,就會理解漢文帝的用心,而心里有數的賈誼,則繼續在長沙給漢文帝建言獻策。
后來軍功集團被分化削弱之后,漢文帝才又把賈誼調回中央,不過漢文帝是個非常謹慎的人,當時軍功集團的實力猶在,如果此時重用主張打壓軍功集團的賈誼,那么勢必會讓剛消停的軍功集團重新團結起來。
于是漢文帝一邊暗贊賈誼“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一邊又只能給賈誼安排一個不太顯眼的崗位。
“不被重用”的賈誼,在這之后,依然出品了含金量極高的《治安策》,不過賈誼的壽命不長,32歲就駕鶴西辭了。
如果賈誼能長壽一點,僅憑他32歲之前提出的建議,他也有機會追平自己的老師,不過因為各種原因,現在大多數的印象里,這個當年的大牛,不過就是一個不得志的文人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