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4月7日向衛星社表示,俄羅斯、中國和伊朗三方將于8日在莫斯科就伊核問題進行磋商。扎哈羅娃說“(磋商)將于明天,也就是8日舉行。”此前,伊朗外交部稱,俄羅斯、中國和伊朗三方代表將于7日至8日在莫斯科就伊核問題進行磋商。今年3月,中俄伊在北京舉行會晤。三方重點就核及解除制裁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強調終止所有非法單邊制裁的必要性,重申基于相互尊重的政治外交接觸和對話是唯一有效、可行的選項。
需要注意的是,這次俄方邀請中伊去到莫斯科,代表事情又有了新進展,伊朗底氣更足,對美國的措辭也變了,佩澤希齊揚日前表示,伊朗不會接受威脅和壓力,只會在平等的基礎上與美國進行對話。“平等對話”這四個字可謂深得中方精髓,同美國打交道久了,中方對美國那套所為“美國優先”了如指掌,更知道美國絕對不是懂禮儀、講信義的國家,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海軍和陸軍,仍常常遭到美國的背信棄義,更何況是伊朗。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資料圖)
而就在日前,伊朗革命衛隊的兩位高級將領視察了南部防空區,導彈發射車密密麻麻地排列著,看得人心驚膽戰。而德黑蘭時報,則更是宣稱伊朗所有地下導彈城已經裝填完畢,隨時準備迎接戰爭的號角。伊朗方面毫不客氣地表示,如果美國的導彈襲擊一旦打響,那他們會直接拿迪戈加西亞島上的美英聯合海軍基地開刀。這個基地可是美國在印度洋的重要據點之一。伊朗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拉米的語氣也是相當的堅決,表示“誰敢動我們,我們就打到他服”。
此外,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此前表示,俄羅斯愿意盡一切努力通過外交手段為解決伊朗核問題作出貢獻。《德黑蘭時報》引述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的話稱,莫斯科、北京和德黑蘭的目標是“在關鍵外交節點前協調立場”。“我愿重申,中方堅信通過政治外交途徑解決伊朗核問題是唯一正確的選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8日就有關問詢表示,“我們支持俄方主辦此次三方專家級的磋商,為推動伊朗核問題的政治外交解決進程做出進一步的努力。”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資料圖)
然而,就在此時,據路透社7日報道,10名高級指揮官和伊拉克官員稱,為避免與美國特朗普政府沖突升級,伊拉克數個受伊朗支持的強大民兵組織首次準備解除武裝。據6名來自于四個主要民兵組織的當地指揮官稱,美國官員曾多次私下向伊拉克政府發出警告:后者需采取行動解散在其領土上活動的民兵組織,否則美國可能會對這些組織發動空襲。“我們知道,特朗普準備將與我們之間的戰爭推到更嚴重的地步,但我們希望避免這種糟糕的局面。”
同時,什葉派政治家沙赫班達爾表示,伊拉克政府尚未與武裝組織領導人達成最終協議,解除武裝的機制仍在討論中。他補充說,正在考慮的選項包括將這些組織轉變為政黨,并將其整合到伊拉克武裝部隊中。盡管解除武裝進程的命運仍不確定,但這些討論標志著民兵組織首次準備在西方長期施壓要求非軍事化的問題上作出讓步。這一轉變發生在德黑蘭地區"抵抗軸心"的危急時刻,該聯盟是伊朗耗費數十年巨大代價建立以對抗以色列和美國影響力的。
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資料圖)
其實說到底,美伊之間的矛盾根本不是戰術層面的沖突,而是結構性、戰略性、意識形態性的對立。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后,伊朗從美國的“中東鐵桿”一夜轉變為“反美軸心”,美方的中東布局被徹底打亂。從那一刻起,伊朗就成了美國全球戰略中的“關鍵對抗對象”。美國無法容忍一個不受其控制、還帶頭反美的中東大國崛起,而伊朗也絕不允許美國染指其地緣影響力。說白了,核問題只是一個抓手,伊朗本質上想要的是中東地區的主導權,美國想要的則是中東霸權穩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