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劉瀾昌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最新表態,徹底撕下了“自衛”與“有限軍事行動”的偽裝。9日,他在公開場合高調宣稱,以軍將完全控制加沙地帶南部“莫拉格走廊”與“費城走廊”之間的區域,并將整個拉法地區劃為所謂“安全緩沖區”。此舉不只是軍事行動的升級,更是對加沙主權與巴勒斯坦人尊嚴的又一次公開踐踏。所謂“安全緩沖”,實則是一場借戰爭之名的實際吞并,一步步將加沙變為事實上的軍事殖民地。
根據以色列媒體報道,“莫拉格走廊”的設立,將直接把拉法從加沙地帶其他部分隔離開來,使整個加沙被切割為數個彼此孤立、動彈不得的“安全區”——而在每一個所謂的安全區里,主導權都牢牢掌握在以色列槍口之下。新劃定的緩沖區面積將占整個加沙地帶的20%,這不僅僅是一塊地理空間的重新劃分,更是對數百萬巴勒斯坦人未來生存權的剝奪與徹底封鎖。
讓人無法忽視的是,以色列的軍事推進速度極快,手段也越來越不加掩飾。從控制“費城走廊”到重建“內察里姆走廊”,再到如今即將封鎖整個拉法,整個行動路線清晰得令人不寒而栗——這不是戰術性封鎖,而是戰略性“清場”。所謂“打擊哈馬斯”只是口號,真正的圖謀是通過軍事力量一步步瓦解加沙的地緣完整性與政治自主性,把它變成一個巨大的露天監獄,一塊由鐵絲網和坦克履帶劃定的永久邊界。
而所謂的“撤離平民”“設立人道通道”,聽上去像是在顧及國際壓力,實則不過是戰爭美學的包裝。聯合國、紅十字會、多個人道機構已經多次發出預警——拉法是加沙最后的人口避難地,戰爭爆發以來已有超過100萬人集中在這一狹小區域。現在,以軍卻以“安全”為由,強行清空拉法,將這些已經流離失所的平民再次趕入更無保障的環境,實質上就是在制造一場系統性、結構性的種族驅逐。
然而,更令人憤怒的是,以色列方面竟公然將是否“停止攻勢”與“換俘協議”掛鉤。這已不是普通的政治談判策略,而是以人質生命為籌碼的武裝勒索——如果哈馬斯不屈服,就將繼續軍事推進;如果達成協議,就暫停進攻。這種毫無底線的表述,不是戰爭規則,而是徹頭徹尾的強權邏輯,是“誰有火力,誰制定道德標準”的典型暴政姿態。
國際社會面對以色列的這一連串行動,繼續陷入表態與行動嚴重脫節的虛無境地。聯合國呼吁“克制”,歐盟表示“關切”,美國繼續模糊其“無條件支持”的界限——但在這一切背后,以軍的裝甲車與戰機卻一刻未停,緩沖區不斷擴大,控制區不斷強化。真正的“紅線”早已被踐踏成泥,而西方世界依舊在拿“人道主義”與“安全”作為空洞詞匯自我安慰。
這場以色列對拉法的占領性推進,是對整個巴以問題國際治理失敗的再一次血淋淋的見證。從“和平進程”徹底崩盤,到“兩國方案”成為空談,從耶路撒冷的逐步吞并,到現在對加沙南部的軍事鎖死,事實正在無聲卻殘酷地宣布:一個獨立、有尊嚴的巴勒斯坦國家正在被武力與國際冷漠一點點吞噬殆盡。
設立“緩沖區”原本應是臨時防御措施,是為了減少沖突、保護平民。而如今,這一概念在以色列手中卻徹底變質,成為軍事擴張與政治吞并的合法化工具。以“安全”為名行封鎖之實,以“打擊恐怖主義”為由實施集體懲罰。這種操作方式,已經構成對國際法和人道法的公開挑釁,卻在大國博弈與地緣政治的縫隙中屢屢得逞。
這場“安全緩沖區”的構建,不是一場軍事行動,而是一場政治剝奪。它正在重新繪制加沙的地圖,重塑巴勒斯坦人的命運。這不是安全,這是一場緩慢而系統的吞并,是一個以“和平”之名實施的悲劇劇本。如今,拉法已經淪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