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浦東新區老港鎮獲悉,日前該鎮舉辦的首場“云會診”, 通過兩套醫院互聯網設備,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鏈接仁濟等三甲醫院專家醫生,為社區里各類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進行了一次咨詢面診。這是近年來老港鎮持續推進“五福”養老體系的又一項重要舉措。目前,依托轄區睦鄰點等各類老百姓家門口載體,老港鎮已為全鎮1.26萬老年人拉起一張養老服務網。
農村地區的老年人,由于子女多不在身邊,自己烹飪又頗感不便,往往只能湊合著吃些簡單的餐點。去年,老港鎮推出了一項創新的“智慧餐廳”服務,通過線上開發便捷的小程序和線下完善的送餐網絡,有效解決了農村老人的“吃飯難”問題。
通過微信小程序“老港助餐”,本鎮年滿60周歲的居民可以輕松訂餐。每周一次預訂,從下周一至周五,熱騰騰的餐點便會準時送達。子女們也能為父母遠程點餐。
這些配送午餐的“愛心騎手”都是附近的老年人,通過送餐服務實現“再就業”,不僅增加了收入,還能奉獻愛心。在鎮老年協會的培訓下,騎手們熟悉送餐路線,最有經驗的“愛心騎手”,一天可以配送40份餐。截至目前,老港鎮已累計為全鎮老人配送17.7萬份熱乎飯菜,日均配送量650客。
“五福”養老體系除了關心老人們的餐飲問題,還包括適老化改造和物業上門維修帶來的“居福”、 全科醫生巡視和三甲醫院專家健康咨詢帶來的“醫福”, 上門照護服務帶來的上門照護服務,以及“養福” 上門探視和安全預警帶來的“安福”。
該鎮動態梳理篩選出100多名獨居高齡老人,為每人配備了專屬的服務團。團里成員包括團長、居家養老護理員、全科醫生、物業和老伙伴志愿者。其中團長和老伙伴志愿者就是住在本村年齡較輕的老者。團長由黨員或骨干志愿者擔任,除了分配任務,還要幫老人解決實際問題。每位團長最多對接3、4位老人,每天晚上7點半過后,需要去每位老人家里“串串門”,確認老人的情況。
為了在醫療方面給予轄區老人更多資源,老港鎮邀請專業醫療團隊定期為老年人開展認知障礙篩查,目前已完成6696名老人的篩查工作。此外,即將啟用的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通過改造引入130張床位和先進的診療設備,能為居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今年,鎮里還進一步篩選出287名慢性病患者,享受 “三甲專家月指導 + 社區醫生月隨訪” 的雙重護航。目前,老港鎮家庭醫生簽約率已達 79.93%,超過全區平均水平。每周還有 13位三甲或三乙醫院專家下沉坐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 的模式,切實緩解了郊區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原標題:《遠郊農村老人在社區醫院遠程看三甲醫院專家,浦東老港為老服務出新招》
欄目主編:周楠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杜晨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