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藝體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充分挖掘課堂育人價值,4月8日至10日,成都市溫江區二十一世紀學校成功舉辦第五屆“錫華杯”教師風采大賽。
學校執行校長王德利介紹,“錫華杯”教師風采大賽是二十一世紀學校的傳統項目,包括學科組和藝體組,此次大賽就是藝體組的課賽。不僅主科老師要同臺競技,體育、音樂這些副科老師也要登上擂臺,相互切磋,目的就是所有學科教師參與競技,打造一支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本次大賽涵蓋書法、體育、舞蹈、通用技術、音樂、美術、信息技術、車模、航模、西班牙語、法語、動畫等多門學科,通過賽課展示、評課研討等形式,展現了學校在藝體教育領域的創新成果。
藝體老師也要賽課,小編還是第一次見!可見,學校是真的重視“五育并舉”“全人教育”。
藝體老師也玩跨學科:AI詩人亮相,古詩融入舞蹈
第一天上午,小編來到了小學體育的課堂,體育老師余靖給三年級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堂跨越式跳高教學。課堂上,他精心設計了多樣化的練習環節,引導學生進行彈跳、速度以及跨越動作的系統訓練,充分展現了趣味與實效相融合的教學特色。
孩子們在他的耐心引導下,學習熱情高漲,并認真規范地完成每一個動作:跨越訓練、摸高訓練以及不同高度的跨桿訓練。
接下來,舞蹈教師馬瑩竹的創新課堂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她將古詩《楓橋夜泊》與舞蹈藝術、AI技術相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肢體語言表達詩歌意境。
“同學們,你們學過《楓橋夜泊》這首古詩嗎?你們知道這首古詩講述了什么故事,表達了什么感情嗎?”
在馬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一邊聆聽音樂,一邊思考跳舞時應運用什么樣的情感和動作才能表達古詩的情境。
馬老師鼓勵學生大膽發言,積極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對孩子們的動作進行指導與潤?。通過分組練習和個別指導,孩子們也掌握了正確的舞蹈動作和技巧。最重要的是,在音樂的熏陶下,孩子們將古詩的情感融合到舞蹈中,讓每個動作都充滿了表現力。
孩子們表示,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不僅學會了《楓橋夜泊》舞蹈,還在舞蹈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古詩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最后,老師還利用AI技術“再現”詩人張繼的環節,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巧妙結合,再次點燃了大家對藝術學習的熱情。
以賽促教:在二十一世紀,每個老師都要認真“比武”,提升教學實力
據了解,本次大賽也展示了學校豐富的特色課程體系。同學們在航模課學習制作中國海警船的制作,在動畫課學習AE圖層與關鍵幀動畫,在信息技術學習Scratch編程,在美術課上學習繪畫大嘴怪……
無論是科技、藝術,還是語言類,每一堂課都充滿了心意和新意。這些課程不僅注重技能培養,更強調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的提升,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多元平臺。
賽后,藝體教研組立即開展評課研討。授課教師分享教學設計思路并進行教學反思,其他教師從學科融合、教學方法等角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全體教師深入交流、凝聚共識,為藝體教學的長遠發展群策群力。
這種“以賽促研、以研促教”的模式,有效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每一次大賽,老師們都會認真“比武”,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實力。
本次大賽不僅檢驗了教師教學水平,更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提供了優質平臺。學校表示將持續推進教育改革,創新教學方式,完善教師培養機制,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提供堅實保障。
據悉,二十一世紀學校自建校以來始終堅持“五育并舉”的辦學理念,通過定期舉辦教學競賽、開展教研活動等方式,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