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要從負數開始建設”,這是歷史學家黃仁宇,評價新中國時說的話。
沒錯,不是從零開始。
1949年西方記者來中國實地探查后,得出了同樣結論:“這是一個連鐵釘都得進口的國家,我看不到任何崛起希望”。
連教員也感嘆過當時的貧困,他老人家說:我們能造什么?桌子椅子、茶碗茶壺、能種糧食,磨成面粉。但是汽車、飛機、坦克、拖拉機都不能造。
那時全國只有兩家化肥廠,80%以上人口沒通電,文盲率也高達80%。人均發電量更是只有當時印度的1/4,人均收入不足美國人1/81,鋼產量是美國人均1/1572。
咱甚至都不如一些非洲國家,津巴布韋人均鋼產量9.6千克,是咱們32倍。
可就是這種地獄開局,咱們不但在教員帶領下硬生生站穩了腳跟,一年之后,還在朝鮮迎面痛擊了以美為首的16國聯軍。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那一仗,得益于教員長遠的戰略眼光,為咱們贏得了70多年發展時間。
70多年后今天,鐵釘不需要進口了。咱們能自己造飛機大炮、還有了東風和航母,別人有的咱們有,別人沒有的咱們也有。
一窮二白時,他們都打不過,現在只怕他們更不敢過來打。
特朗普對全球加稅,誰都知道他追翁之意不在酒,是想借“關稅”大棒,嚇唬全球,來達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目的是什么?
顯而易見的是緩解美債壓力、解決內部問題、吸引/強迫制造業回流。這背后,應該還有第二層隱性目的。
第一層目的容易理解,不必多說,咱們重點來說說第二層。
從第一代大英帝國稱霸全球起,把市場完全開放給所有貿易伙伴,實施零關稅自由貿易政策,是真正霸主會有的正常操作。帝國足夠強大,沒有競爭對手。
美國成為霸主后,也實施了很長時間“相對自由”的貿易。咱們也是從加入WTO后,才開始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咱們其實是現有國際貿易秩序的最大受益者,雖然咱們沒有取代美國的想法,但自身的強大難免讓別人有所忌憚,一山不容二虎,所以美國多年前便開始對咱們進行封鎖、制裁。
只不過美國的遏制,卻倒逼出了咱們在軍事、科技等數個方面實現了突破,實力反而更加快速增強。
現在美國依舊是霸主,但地位已大不如前,許多方面已經沒了絕對優勢,并且制造業空虛,極度依賴進口,外債高筑、通脹嚴重。
強則貿易自由,弱則關稅壁壘。所以特朗普加稅,也算是正常操作,但對全球揮動“關稅”大棒威脅,比當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規模更大,絕非正常之舉。
全球加稅,本質是一種沒事找事的借口,為了“無中生有”。
譬如:一個男子,看上了小明女朋友,他本想明搶,可覺得那樣會給別人留下壞印象。于是他掏出大棒在小明面前晃了晃,說:把你女朋友給我,我就不打你。
咱們認為這是流氓行為,但男子卻覺得給了小明選擇權,自己是講文明、懂禮貌的好人。
這就是特朗普關稅的“神邏輯”。
這個“關稅”大棒,已讓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跪了”,特朗普也慷慨表示:“加稅”延后90天。
一方面,特朗普肯定會利用這90天跟那些國家談條件;另一方面,給那些還在觀望的國家一些時間,讓他們看到“跪”的好處——可以繼續賣東西到美國,賺美元。
跟許多觀望國家不同,咱們在特朗普第一次宣布加稅34%后,48小時內就亮明了態度,對等加稅,給了他一巴掌。
隨后他再次宣布加稅50%,咱們不到24小時就跟進反制,并說“奉陪到底”,狠狠給了他第二巴掌。
繼續加稅已經沒了意義,到這個地步,104%和1040%都已經沒啥實際意義了。
可據最新消息,特朗普再次宣布要將關稅提高到125%,加上先前的20%,實際上對華關稅以達到145%。
目前咱們還沒回應,不過都說了“奉陪到底”,肯定不會退縮。
前兩巴掌讓特朗普有些懵,他想不到中國現在這么強硬,跟8年前他第一任時完全不同。
咱們為啥這么強硬?不少人不理解。
因為這一次全球加稅,本就是沖著咱們來的。
如果咱們不對等加稅,商品出口到美國失去價格優勢,一定會出現滯銷。咱們本就產能過剩,出現了通縮,滯銷必將加劇通縮。
那時如果想讓美國取消關稅,咱勢必得拿出些“誠意”去交換。
什么誠意呢?
肯定是美國需要的,比如大量購入美國國債,幫他們緩解經濟危機,像08年那樣。
咱們可不可以這么做呢?當然可以,但是不能。
這么多年,咱們勒緊褲腰帶,沒日沒夜埋頭苦干,發展經濟、創新科技、研發武器裝備,到頭來還是要幫美國擦屁股,那這些苦豈不是白吃了?
咱們不就是因為不想被一直欺負下去,才忍辱負重的嗎。咱造的五代機六代機,航母、導彈,又不是燒火棍子,有了這些還給別人擦屁股,那不是傻子嗎。
人家都上門來找事了,咱當然得接著,得亮明態度。
70年前教員他老人家打了第一拳出去,第二拳咱蓄力很久了,該打了。
說完了這些背景,接著來咱說說美國加稅第二層隱性目的:發動全球遏制、封鎖、孤立中國。
2000年,全球各國最大貿易國幾乎都是美國;到了2020年,中國完成了替代、甚至實現了反超。
現在是2025年,據海關總署數據,2024年咱們外貿總額已突破43萬億元,連續8年保持全球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制造業更是恐怖的占到了出口總值的98.9%。
這種情況不是美國想看的,所以8年前咱們第一次成為全球貿易第一時,第一任期的特朗普就用貿易戰試圖遏制,但沒成功。
于是,在他二次上臺不到90天時,就用更加變態的全球加稅這一“奇招”對付咱們。
很多朋友不理解為什么他如此著急,如此昏庸,其實也好理解。
因為咱們處于上升期,美國處在衰落期。當下咱們跟美國還有差距,但是往后每一天差距都在縮小,時間對咱們而言是有利因素。
特朗普之所以對全球加稅,很可能就是想趁帝國余威尚存之時,用關稅大棒,憑空制造一個要挾全球的理由,讓各國選邊站隊。
就像一條街上的兩家商場,A商場大一些,豪華一些,但東西不全,價格貴;B商場雖然裝修差一些,但勝在啥都有,且物美價廉。
A商場人流稀少,交易慘淡。B商場人頭攢動,生意紅火。
A老板為了讓人來消費,主動上街拉客,客人一面拒絕,一面走進B商場大買特買。A老板氣急敗壞,撿了根棍子向所有人發出威脅,不進我家買東西,我打死你們。
更囂張的是,他要求B老板也必須到他家買東西。B老板這些年靠著薄利多銷,實力穩步提升,已經有了跟A叫板的底氣,上去就給了A老板一巴掌。A一臉不信,叫囂著:你再打我一巴掌試試。啪,B老板滿足了他。
現在中美之間,簡單來說就是這么個情況,美國想讓全球都只跟他做生意,不跟咱們來往。
只不過像歐盟、英法,日韓以及其他一些美國“盟友”,他們原本一邊擁護著美國,一邊跟咱們做貿易,這本是他們的貿易、戰略自主權,但如今美國卻威脅他們不要跟咱做生意。
他們心里既害怕,也不忿。害怕的是美國來真的,不忿的是自以為跟美國是朋友,但卻被當成狗對待。
沒啥實力的日韓、菲律賓,包括臺灣,已經跪了。但有些實力的歐盟、英法德不甘心跪的這么干脆,他們心里很想跟美國對著干一次,但實力上確實不允許。
咱們不能跪,一方面是“實力不允許”,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個世界只有咱們能頂住,也必須頂在前面出這個頭,這是體現咱“大國擔當”機會。
咱們前兩天能跟歐盟、東盟坐下來談合作應對,前提就是咱們出了這個頭。
大伙可以想一下:咱們跪了,人家歐盟、東盟那時還沒跪,咱有啥資格跟人家談,人家憑啥相信咱呢?
哪怕他們倆跟咱談了以后,還是猶猶豫豫,也很正常,畢竟美國實力擺在那里,美元霸權和軍事霸權還在。人家不可能跟咱聊了幾句就立馬跟美國對著干,他們肯定得權衡一下利弊、觀望一番戰局。
咱也沒必要說人家想兩邊下注,不厚道。
兩虎相爭,沒有分出輸贏的時候,猴子們可不就得在樹上安靜的看著嘛。誰輸都行,誰贏也都行,關鍵是得分出勝負。
咱們現在手中的牌,決定了只要咱們不跪,輸的可能性就很小。
首先,咱們國內市場消費能力,是獨一檔存在,一部《哪吒2》就能刷出150億票房,試問哪個國家、哪家資本愿意放棄。
其次,各國對咱們制造業的依賴,短期內沒人能夠替代。如果美國脅迫他們跟咱脫鉤,他們勢必要好好掂量一下,“美國加稅”和“脫鉤中國”哪一個經濟損失更大。
最為重要的,擺在他們面前的是兩條截然不同路,他們更愿意走哪一條?
咱們這邊,公正平等、尊重主權,互不干涉,真真正正自由貿易,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合作共贏。
另一邊,是關稅制裁、美元霸權、軍事威脅下的強權式貿易,一切要以美國利益優先為前提。
世界各國,會做出哪種選擇?
長期以來,世界在美國霸權脅迫之下,形成了一套貿易體系,看似運行平穩,咱們也是受益者。
但是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卻一直靠著出賣勞力和資源,生活在貧困線上苦苦掙扎。而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靠著強權過著富足奢靡、紙醉金迷的好日子。
世界各國,是不是也得想想憑什么?
是時候要有人站出來,對此提出抗議,打破這套披著霸權外衣的虛假“自由貿易”,建立真正“自由”的世界秩序了。
咱們從沒想過要當老大,但是當你足夠強大時,底氣和自信就會越來越足,你會忍不住去反對不合理現象。有了第一個反對的人,其他反對的聲音才敢喊出來。
槍打出頭鳥,咱們當的就是這個出頭鳥,這個出頭鳥,也只能咱們來當。
因為放眼全世界,只有咱們懂得這個道理: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接下來,咱們做好這三方面工作,幾乎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
1.安內
假如跟美國脫鉤,最大的問題會是產能過剩,因此咱們首先要激活內需、擴大內需,在內部實現良性經濟循環。
其次要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淘汰掉利潤低,靠“壓榨”生存的低端企業,提高各個產業的利潤率,一方面提高勞動者收入水平,一方面降低產能。
同時要讓人們有時間休閑娛樂、享受生活,并且大力發展旅游、服務業,接納失業群體,讓老百姓有收入、有信心、有時間,促進消費,從底層提振內需。
2.攘外
就像咱們跟歐盟、東盟談合作,談如何應對“加稅”一樣,先跟國際上的大集團、利益體深入溝通。用咱們一貫的不強求姿態,互惠互利原則,甚至可以適當的讓利。
此外,任何主動找咱聊大小國家,秉承平等公正開放的合作態度,一視同仁,惠之以利,曉之以理,給予各國充分的自主權,不脅迫各國站隊,也不阻止各國與美貿易。
與美國形成對比,有比較才能體現差距。
另外,還要盡快推行人民幣結算體系、建立新型全球貿易規則、繼續深化一帶一路,讓全球看到中國的擔當和野心。
3.展示實力
包括政治、文化、經濟、科技實力,最重要的是展示軍事實力,實力夠強才能敲山震虎。
臺灣問題,咱們都知道只剩下“五桶”這一條路了。現在可能是解決最佳時機,至少可以一箭三雕:收復臺灣、表露決心、展示武力。
當然,咱們也得準備好應對因此而來的全球貿易受阻、供應鏈斷裂、全球輿論等負面影響。
過程中如果美國不下場,那速通臺灣,當然最好。
如果美國下場,這應該是全球都期待的情景,各國都在等待中美分出個高下。
屆時收臺難度會大幅提高,最終會在咱們付出一些犧牲,擊退美國之后,實現收復。畢竟在咱家門口,優勢在我。
實力,展示出來的效果和真刀真槍的效果,威懾力截然不同。
全世界都知道,中美之間必有對決,特朗普把它加速到了現在。這場新舊秩序的對抗,不管咱準沒準備好,它都沖咱們來了。
不是咱們想要對抗,而是他們不想咱們發展。
多是躲不掉的,對于這場沒有硝煙,或是將來有可能出現硝煙的斗爭,教員他老人家70年前就給出了警示:丟掉幻想,準備戰斗!
全文完,感謝閱讀,如果喜歡請三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