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最新拋出一枚重磅炸彈:免費發放Starlink衛星天線設備,席卷意大利、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唯一條件是用戶需承諾12個月的訂閱。這不僅是一次促銷,更像是馬斯克授意星鏈強攻全球衛星互聯網霸主地位的首場宣戰。隨著亞馬遜的Project Kuiper等對手步步緊逼,SpaceX正以激進策略搶占先機,試圖重塑全球寬帶格局。
Starlink已發射超7000顆衛星,為120多個市場的500多萬用戶提供寬帶服務,早已不是科幻構想,而是互聯網領域的巨擘。但這場免費設備攻勢究竟能走多遠?它將如何撼動競爭對手、衛星互聯網乃至全球寬帶市場?
●優惠詳情:免費設備,鎖定用戶
根據最新報道,從即日開始,在意大利,Starlink的標準天線設備原價349歐元(約386美元),現在完全免費。澳大利亞市場也有類似優惠。唯一的條件是用戶需承諾訂閱12個月的住宅服務,月費通常在99美元至120美元之間,具體金額因市場而異。如果用戶提前取消服務、更改地址、修改計劃或未支付月費,就需要支付設備費用——這一條款旨在減少用戶流失,同時保證收入穩定。
「這就像賣剃須刀和刀片的模式,」米蘭電信咨詢公司Telco Insights的分析師瑪麗亞·羅西(Maria Rossi)說,「免費送設備吸引用戶,然后靠長期訂閱賺錢。對于寬帶信號差的農村地區,這個優惠很吸引人。」
SpaceX的策略核心在于規模化。通過免除設備費用——在一些市場,這筆費用相當于一個月的收入——Starlink希望加速在傳統網絡服務薄弱地區的普及。在澳大利亞廣袤的內陸或意大利偏遠的村莊,Starlink的低軌衛星能提供100至200兆每秒的網速,媲美城市光纖寬帶,卻無需鋪設昂貴的地面線路。
●為什么選擇現在?競爭與野心并存
SpaceX的時機選擇并非偶然。
亞馬遜旗下柯伊伯計劃(Project Kuiper)即將發射首批正式衛星(最早4月14日),試圖開始挑戰Starlink的領先地位。與此同時,傳統衛星運營商如Viasat和HughesNet依賴速度較慢的地球同步衛星,逐漸被低軌衛星的低延遲優勢甩在身后。甚至OneWeb(現為Eutelsat的一部分)也轉向了企業客戶市場,留下Starlink在居民用戶領域一家獨大。
「SpaceX嗅到了機會,」斯坦福大學衛星行業專家丹尼爾·金(Daniel Kim)說,「他們不僅在捍衛領先地位,還想在奎珀計劃起飛前把市場變成自己的堡壘。」
除了應對競爭,SpaceX還瞄準了全球南方的巨大市場,比如印度,那里的監管壁壘正在逐步放寬。在意大利和澳大利亞等成熟市場推出免費設備,相當于為進入收入較低但潛力巨大的地區做試。Starlink的500萬用戶是一個里程碑,但馬斯克的目標是連接數十億人,這需要持續不斷的擴張。
從財務角度看,這項策略也有吸引力。據行業估計,一個Starlink天線設備的生產成本約為200美元,而一年的訂閱費可帶來1200美元或更多的收入。僅2024年,SpaceX發射1976顆衛星,衛星高頻發射已成為常態,規模經濟讓這種促銷變得可行,至少在短期內如此。
●連鎖反應:誰是贏家,誰在掙扎
對消費者來說,這項優惠是個福音,尤其是在網絡匱乏的地區。在意大利阿布魯佐地區,52歲的農民盧卡·比安奇(Luca Bianchi)上個月安裝了免費的Starlink設備。「以前網絡最好時也只有5兆每秒,」他說,「現在孩子們能在線上課,我還能實時查看農產品價格,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然而,這項策略也有風險。12個月的合約可能讓部分用戶感到壓力,如果服務質量不如預期——Starlink在一些地區曾因網絡擁堵被批評——用戶到期后可能流失。此外,SpaceX對訂閱收入的依賴意味著月費必須保持競爭力,尤其是在本地寬帶價格更低的地區。
競爭對手面臨的挑戰更大。亞馬遜的Project Kuiper距離全面部署還有數年,可能需要推出類似優惠或壓低價格來爭取用戶。「柯伊伯計劃現在是追趕者,」羅西說,「他們需要一個突破,比如免費設備加更低的月費,才能撼動Starlink的勢頭。」
傳統衛星運營商處境更艱難。Viasat和HughesNet的衛星延遲高、速度慢,難以吸引居民用戶,除非大幅降價或轉向航空、海事等細分市場。甚至地面網絡運營商也感受到壓力。在澳大利亞,Telstra和Optus投入數十億澳元建設農村5G網絡,但Starlink的衛星覆蓋讓偏遠地區的用戶有了新選擇。
整個衛星互聯網市場可能迎來價格戰,利潤空間被壓縮,但創新也會被激發。「Starlink在逼所有人重新審視成本結構,」金表示,「競爭對手可能會專注提升網速、降低延遲,或者開發像災難恢復這樣的特殊服務。」
●全球寬帶:新格局初現
Starlink的擴張不僅關乎企業競爭,還在重塑全球網絡格局。聯合國估計,全球仍有26億人無法上網,大多集中在農村和發展中地區。Starlink的免費設備策略可能加速縮小這一數字鴻溝,為教育、商業和遠程醫療提供支持。
在意大利南部農村,光纖網絡鋪設進展緩慢,Starlink正在顛覆當地運營商。「我們發現客戶因為Starlink更快、部署更靈活而轉投它,」那不勒斯電信顧問喬瓦尼·孔蒂(Giovanni Conti)說。在澳大利亞,土著社區也開始使用Starlink彌補網絡空白。
但這種顛覆也帶來了監管挑戰。歐洲和其他地區的監管機構正忙于處理頻譜分配和競爭問題,因為Starlink的衛星群日益密集。在印度等發展中市場,政府可能要求本地合作或數據本地化,增加擴張難度。此外,Starlink的環境影響也不容忽視——天文學家警告,低軌衛星干擾了天文觀測,這一矛盾馬斯克尚未完全解決。
●全球競爭越來越殘酷
SpaceX免費設備策略是一場高風險的豪賭,優先考慮增長而非短期利潤,但這并非馬斯克的首次冒險。他的特斯拉(Tesla)曾大幅降價推廣電動車,承受虧損換取市場份額。Starlink似乎在復制這一模式,利用SpaceX的發射能力和垂直整合優勢壓制對手。
可持續性仍是關鍵。Starlink的運營成本——包括衛星制造、發射和地面站維護——相當可觀,免費設備進一步加大了前期投入。如果訂閱增長放緩或競爭對手壓低價格,SpaceX可能面臨資金壓力。不過,以2000億美元的估值和穩定的發射節奏看,SpaceX對長期前景充滿信心。
Starlink的擴張將在多個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對于流媒體追劇的意大利村民、關注天氣的澳大利亞農民,或許即將在線學習的印度學生來說,全球寬帶的夢想越來越近。但對奮力追趕的競爭對手和應對天空擁擠的監管者來說,SpaceX這一步是個警告:全球衛星網絡的競賽越來越殘酷,星鏈不僅變得越大,而且越快。
▲截至目前2025年4月11日,SpaceX累計發射8268顆星鏈衛星,在軌7216顆,空間操作7187顆,正式運營6496顆,脫軌29顆,再入1052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