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后,餐廳、酒吧觥籌交錯,博物館、劇場人頭攢動,著名地標、景點游人如織,豐富多彩的夜生活構成了一幅幅充滿煙火氣的城市圖景。
近年來,全球多地紛紛發展形態多樣的夜間經濟,不僅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也是提升城市活力、展現城市文化魅力的有效手段。而打造“不夜城”的背后,離不開合理的統籌規劃和城市管理者的悉心呵護。
倫敦:暗藏“彩蛋”,嚴管治安
“夜間經濟”一詞源自20世紀70年代英國為改善城市中心區夜晚空巢現象提出的經濟學概念,指的是在當日18時到次日6時以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為消費主體,以第三產業為主要形式的現代城市消費經濟。
在倫敦,夜間經濟不僅與酒吧、餐飲文化息息相關,還和文化、藝術、娛樂等交織融合。
凌晨4時,一群年輕人從倫敦市中心的酒吧區涌出,有人在門口等車,有人在路邊跳舞,場面歡快而喧鬧。酒吧是不少英國人結束一天繁忙工作后的首選去處,他們可以在這里結交朋友、放松身心。
倫敦的夜晚,有喧囂,也有寧靜。每周固定時間,這座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博物館、美術館,成了人們夜生活的又一去處。與白天相比,“博物館之夜”往往別有一番風味。
2024年9月,英國國家美術館為慶祝成立200周年暨梵高《向日葵》加入館藏100周年,舉辦了特展“梵高:詩人與情人”。這是英國自201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梵高展,呈現了50余件梵高的繪畫作品。該美術館宣布,每周末延長夜間開放時間,使游客能在星光燦爛的夜晚欣賞《星夜》等名作。消息一出,該展覽的夜場票就一售而空。
除了特別的觀展體驗,夜晚的博物館還暗藏諸多“彩蛋”。例如,倫敦交通博物館會在一些周末的晚上,舉行“倫敦之夜”社交活動;大英博物館每周五開放至晚上8時30分,人們可以在夜間觀展,還可以參加定期舉行的藝術沙龍、專家講座、電影放映、文化演出等活動。
為了確保夜生活的秩序和安全,倫敦市政府還成立了“夜間經濟活動委員會”,并任命“夜間主管”進行協調和管理。曾擔任倫敦市“夜間主管”的艾米·拉梅表示,她的職責就是為狂歡者、夜間工作者以及相關企業提供幫助?!肮ぷ髌陂g,我與當地政府、警察局、交通局等相關部門一起,努力把倫敦變成一個真正的‘24小時城市’?!?/p>
倫敦市政府還實施了地鐵通宵運營計劃并加強夜間治安管理,為人們提供安全便捷的夜間保障。
據統計,夜間經濟每年平均為英國經濟貢獻177億至263億英鎊,到2030年初,夜間經濟可以為倫敦提供近80萬個就業崗位。
阿姆斯特丹:專人負責,分區管理
荷蘭人也積極“擁抱”黑夜,阿姆斯特丹的城市管理者希望這里的夜晚能夠“保持優雅”,為此特意想出了“專人負責”和“分區管理”等點子。
過去,每逢周末午夜時分,阿姆斯特丹的倫勃朗廣場總是熙熙攘攘、人流如潮。這一始建于17世紀的廣場是這座城市的人們夜間狂歡的中心地帶。廣場上有炫目的燈光表演,四周的酒吧、音樂場所、咖啡館里擠滿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因此,這一帶的晚上不但人滿為患,還充斥著噪聲、暴力以及垃圾,甚至有人將這里稱為“凌晨4時的戰區”。
不過近年來,倫勃朗廣場的夜晚逐漸恢復了平靜。細心的人們發現,廣場上出現了數十位身穿紅色上衣的年輕人,他們在各處巡視,與酒吧的客人友好交談,為游客和外地人指路,溫和地提醒大家新設立的規則……他們中有一位名叫米利克·米蘭的中年男人,是阿姆斯特丹首任“夜間市長”。
米蘭剛上任,問題似乎就很棘手,他需要平衡發展夜間經濟與保障居民安全安寧的需求。為此,他和阿姆斯特丹市政廳商議,制定了一項為期三年的試點項目,項目內容包括:晚上11時后,整個倫勃朗廣場區域禁止所有車輛通行;安排管理員每周五、周六晚上9時至第二天凌晨5時在廣場巡邏,保障該區域的治安、處理突發事件,履行預防犯罪和保障公共安全等職責。
除了在倫勃朗廣場等中心區域維持秩序,米蘭還想出“分區管理”的妙招。“我們的想法是,減輕市中心夜間活動的壓力,利用好郊區地帶,將夜間的活力轉移到市郊。”
De school位于阿姆斯特丹西部的一處高速公路旁,是市中心外十家試點24小時營業的場所之一,它的前身是一所技術學院。目前,De school被改造成一個集咖啡廳、餐廳、健身房、音樂表演場地、藝術畫廊、酒吧等于一體的夜間營業場所?!霸谶@里,營業者可以自行決定關門時間,因為地處郊區,不會給太多居民的生活帶來滋擾。”米蘭說。開業以來,De school每周末的門票都銷售一空。想在夜晚放松的人們,也非常樂意騎車20至30分鐘離開市中心,進入“另一個世界”。
不難看出,阿姆斯特丹夜間管理城市的新方式不僅保持了城市的宜居性,也切實帶來了經濟效益。
東京:夜間觀光,促進消費
東京作為全球知名的“不夜城”,夜間經濟以多樣性和便利性著稱。近年來,東京都政府采取措施,積極推動夜間經濟的發展,旨在吸引更多游客,尤其是外國游客,延長他們在東京的停留時間并促進消費。
晚上6時左右,東京繁華的澀谷區,太陽剛剛落下。幾名歐洲男子聚集在忠犬八公雕像前,開始了為期兩小時的景點漫步,他們由日本當地導游野村帶領,先去澀谷的商業區,再前往遍地都是霓虹燈的丸山町。
近年來,東京推出了多種夜間觀光項目,如觀賞東京塔夜景、夜間溫泉、屋形船巡航等。這些項目不僅豐富了游客的夜間活動選擇,也為東京旅游業帶來新的增長點。例如,品川區與東京海上旅行社合作,推出了包含屋形船和觀光船的品川巡航觀光項目,新增了入夜后目黑川燈飾和彩虹橋的航線;港區則為日落后舉行的活動提供補貼,推動夜間人流較少的區域開展活動,發展夜間經濟。2024年,東京都政府還設立了“夜間旅游委員會”,進一步提升東京夜生活的吸引力。
除了大力發展夜間旅游,東京還有豐富的夜間娛樂活動以及24小時提供服務的便利店文化,不僅吸引了本地年輕人,也成為外國游客體驗東京夜生活的重要去處。東京的地鐵和公交系統運營至深夜,出租車和共享單車也提供夜間服務,確保了游客和居民夜間的出行便利。
夜間經濟作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不僅能夠提升城市經濟活力,還能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多樣的生活體驗。專家建議,為進一步發展夜間經濟,需要從優化夜間交通系統、豐富夜間活動內容、提升夜間消費體驗、加強安全管理、加強政府支持與政策引導、促進夜間經濟與社區融合、推動科技應用等方面發力。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政府部門、企業、社區等多方共同努力。
原標題:《新民環球 | 打造“不夜城”,喚醒都市活力新“引擎”》
欄目編輯:齊旭
來源:作者:弦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