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編輯:聯盟菌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后方可轉載!
醫藥流通巨頭追債,
兩大型醫院被申請破產...
4月10日,破產信息網公示了兩則醫院破產申請信息——濰坊濰醫腫瘤醫院、濰坊大柳樹醫院,申請人均為山東海王銀河醫藥有限公司。
據查詢了解,濰坊濰醫腫瘤醫院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金3620萬人民幣,曾宣稱是濰坊市唯一一所三級腫瘤專科醫院。
而山東海王銀河醫藥有限公司是深圳海王旗下物流體系的核心企業,作為醫藥流通領域的區域龍頭,企業年銷售額超230億元。此次追債行動,進一步反映出醫療產業鏈上下游正經歷深度震蕩。
雖然兩家醫院具體破產細節尚未完全公開,但據業內人士透露:這類醫療機構的倒閉,常常源于戰略失誤。盲目擴張致使固定資產投入急劇增加,再加上醫保政策調整使得收入減少,進而形成“基建負債 - 患者流失 - 現金流斷裂”的惡性循環。
從當前情況來看,濰坊濰醫腫瘤醫院和濰坊大柳樹醫院被申請破產這一事件,在今年不斷曝出的破產案例中,僅僅是民營醫院寒冬持續加劇下的冰山一角。
大批民營醫院注銷、破產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浙江、廣東、山東、四川、江蘇等地至少已有數十家民營醫院在監管平臺上消失,更有大批民營醫療機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4月3日,南京華世佳寶婦產醫院注銷;
4月3日,鹽城東方婦產醫院、鹽城仁德腫瘤醫院注銷;
3月12日,鶴壁大成中醫糖尿病醫院注銷;
3月25日,菏澤魯心醫院公開醫院破產清算案審計評估機構中標公告,標志著這家三級專科醫院,啟動破產清算程序;
3月21日,北京麥瑞骨科醫院有限公司因債權人申請,擬進行破產清算;
3月12日,山東省魯西南醫院正式破產......
再往前還有成都西部中西醫結合醫院、深圳仁愛醫院、唐山南湖醫院、重慶全域腫瘤醫院等破產清算案件正在進行中。
此外,還有一批民營醫院在各大拍賣平臺上演連續流拍、一再降價仍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面
某三甲醫院運營負責人指出:"編碼體系不健全、病案管理粗放等問題,讓民營機構在醫保控費時代舉步維艱。"疊加全國醫保飛行檢查常態化、專項稽查精準化等監管重拳,合規成本激增正在壓縮生存空間,導致大批民營醫院走向滅亡的大結局。
并且值得關注的是,這場洗牌已從被動淘汰轉向主動出清。多地出現民營醫院提前清算資產、主動申請注銷的案例,部分經營者坦言"與其被罰到停業,不如體面退場"。
醫保違規、現金流枯竭,
民營醫院“洗牌”仍將持續
近日,江西撫州一家民營醫院暫停收治住院病人一事,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據悉,該院自2023年起遭遇醫保支付凍結,導致現金流枯竭。
院方此前在一則內部公開信中坦言:"超600天的醫保停付如同極地寒流,賬面應收款堆積超千萬,最終一支急救藥品的拆封,成了壓垮運營的最后一根稻草。"
同期,巴中廣濟中醫康復醫院(原仁愛中醫康復醫院)因串換收費、偽造醫療文書等嚴重騙保行為,于2024年10月被解除醫保協議。雖然該院在被解除協議后迅速更名換帥,試圖通過"改頭換面"延續經營,但不足五月仍難逃注銷命運。
某省級醫保稽核負責人透露:"現在的智能監控系統可追溯醫療機構五年內的診療數據,更名、改制等操作不再成為逃避監管的護身符。"
據一地醫保局數據,DRG付費實施后,民營醫院虧損組比例達42%,顯著高于公立醫院的27%。
業內人士預測,隨著醫保基金穿透式監管時代的到來,缺乏精細化管理能力和合規基因的民營醫療機構,將加速退出歷史舞臺。
但這并不意味著民營醫療行業將走向衰落。那些堅守合規底線、不斷創新、提升管理水平的醫院,也將憑借優質的服務和專業的技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從始至終,這場“洗牌”的本質都是國內醫療資源重新配置過程中的陣痛期。當頭部企業忙于借助專科化、數字化以及資本整合等手段進一步搶占市場時,中小民營機構同樣可以憑借針灸推拿、體重管理等方式,去爭奪最后一公里的市場份額。
可以預見,誰能率先在合規框架內找到差異化價值,誰就能在醫保基金穿透式監管時代贏得喘息之機。
注: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本文中對官方政策的相關解讀,僅代表本平臺觀點,內容以官方文件為準。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影響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