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夢晴
4月11日,德州市召開“2025年度民生實事”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市殘聯、市司法局、市文旅局分別介紹本部門承擔的2025年度民生實事項目開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介紹,法律援助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困難群眾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市司法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履行法律援助職責,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務,取得了顯著成效。市司法局副局長、三級調研員路平介紹了德州市“法援惠民生”民生實事的相關情況。
一是制定了專項工作方案。根據市政府關于抓好民生實事落實工作有關要求,市司法局聯合市婦聯、市殘聯、市教育局、市退役軍人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印發《關于實施“法援惠民生”行動的工作方案》,面向婦女、殘疾人、未成年人、退役軍人、老年人、農民工群體開展六個專項維權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召開論證路演會,對方案進行修訂完善,工作責任更加明確,推進舉措更加具體,工作落實更加具有針對性、科學性。
二是部署推進專項活動。為進一步做好婦女群眾的權益保障工作,提高廣大婦女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3月份,市司法局部署開展“法援惠民生·關愛婦女”專項活動,各縣(市、區)司法局、市法律援助中心單獨或聯合其他部門深入社區、鄉村、廣場、集市等,開展法律宣傳、法律咨詢系列活動。3月份全市共開展專項活動33場(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手冊7500余份,提供法律咨詢670余次,參與群眾5500余人次。下一步還將為殘疾人、未成年人、退役軍人、老年人、農民工群體開展專項維權活動。
三是強化便民利民服務舉措。持續發揮“綠色通道”作用,積極推行容缺受理機制,落實重點群體優待服務,堅持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優先辦理的“四優原則”,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對象提供電話預約、上門服務、材料郵寄等便民服務。部署應用“智慧法援”系統平臺,群眾申請法律援助從單一線下轉為線上線下雙渠道,真正實現法律援助服務“零距離”,讓百姓少跑腿。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704件。
四是加大宣傳報道力度。在市司法局網站設立“民生實事”專欄,對各縣(市、區)、配合部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宣傳報道,及時宣傳惠民政策、工作成效,提高法律援助的社會知曉率和影響力。
下一步,將加強信息化平臺應用,推行網上申請、網上審核、網上指派等功能,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加強法律援助隊伍建設,完善法律援助質量監督機制,不斷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民生福祉做出更大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