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蘇新聞消息,3月29日,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省長許昆林在南京會見國際著名數學家、清華大學求真書院院長丘成桐。
3月29日,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省長許昆林會見丘成桐
信長星、許昆林對丘成桐一行表示歡迎。信長星說,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重大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江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加強基礎學科建設和基礎研究,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
信長星表示,希望丘成桐先生發揮專業優勢和國際影響力,助力江蘇打造高能級的數學領域科研平臺,幫助江蘇引進更多拔尖人才和創新團隊、選拔培養更多有潛質的優秀學生。“我們將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為各類人才在江蘇潛心研究、各展其才創造良好環境、提供優質服務。”
丘成桐表示,江蘇人杰地靈,創新氛圍濃厚,發展環境良好。將更好發揮自身優勢,在平臺搭建、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為江蘇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近年來,多地省委書記密集會見丘成桐
丘成桐
據清華大學網站介紹,丘成桐,美籍華裔數學家,教授。1966年考入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1969年獲推薦留學于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1971年22歲獲博士學位。同年開始先后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紐約州立大學及斯坦福大學任教,為講座教授。1987年起任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至今,并分別于1994年及2003年始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及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至今。此外,他于2013年起任哈佛大學物理系教授。
天下潮商梳理發現,除了江蘇省,近年來,山西省、山東省省委書記、和上海市委書記紛紛不約而同的會見了丘成桐:
2024年6月28日,山西省委書記唐登杰在太原會見了丘成桐。唐登杰指出,近年來,山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深入實施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全省教育事業實現新的突破。希望丘成桐先生和求真書院發揮專業優勢和國際影響力,加強與山西在數學基礎教育、拔尖人才引進培養、數字科技應用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支持山西建設高水平科研平臺,為山西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2024年6月28日,山東省委書記林武會見丘成桐
2024年3月29日,山東省委書記林武在濟南會見了丘成桐。林武說,近年來,山東省把科教強省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強化科技支撐,優化創新生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當前,山東正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這離不開科技、教育、人才的戰略支撐。他表示,丘成桐先生長期從事數學研究和教育,為中國和世界培養了大量優秀科研人才。希望丘成桐先生繼續關注山東發展,幫助我們培養和引進更多高水平人才。
2023年7月23日,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也會見了出席浦江基礎科學發展論壇的丘成桐,陳吉寧向出席論壇的丘成桐等中外科學家代表介紹了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相關情況,同時邀請科學家們積極參與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攜手共建創新平臺,推動國際開放合作,培養集聚創新人才,提升科技創新質效,更好助力基礎研究實現大的突破。
2023年7月23日,陳吉寧會見丘成桐等中外科學家代表
為何多地黨委主要領導都密集會見這位國際著名數學家?
丘成桐:從汕頭走出來的數學泰斗
今年75歲的丘成桐先生是國際數學界當之無愧的泰斗級人物。
公開資料顯示,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廣東省汕頭市,20歲時他提前完成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的學業,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世界級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
1976年,年僅27歲的丘成桐證明了困擾數學界 22 年之久的世界級數學難題“卡拉比猜想”,一舉成名,開創了“幾何分析”這一嶄新的研究方向,其影響直至今天。其后,繼續在幾何、拓撲學、物理學上做出許多成就。
1982年,丘成桐33歲,獲得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的華人數學家。
1969年,丘成桐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畢業典禮上
丘成桐還于1994年獲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克拉福德獎,2018年獲得馬塞爾·格羅斯曼獎(Marcel Grossman Award)——這是該物理大獎首次頒給華人數學家,2023年獲得邵逸夫數學科學獎。
1979年,丘成桐應華羅庚邀請回國訪問,此后他便開始為中國的數學發展貢獻力量:2009 年,他應清華大學邀請,創辦了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并擔任主任。在他的努力下,該中心匯聚了一批國內外頂尖的數學人才,開展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項目,為中國數學學科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2020 年,清華大學啟動 “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旨在選拔和培養一批具有數學天賦和創新精神的頂尖人才,為了保障該計劃的順利實施,2021 年,求真書院正式成立,丘成桐親自擔任院長。他精心設計培養方案,采用從本科貫通培養至博士的 “3+2+3 模式”,為學生提供了系統而全面的數學教育,致力于培養出世界一流的數學領軍人才。
2022年4月,73歲的丘成桐從哈佛大學退休,回歸祖國,全職受聘清華大學講席教授,全心投入我國數學教育事業,致力于培養大批優秀數學人才。此外,丘成桐還先后在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參與創建了10個數學研究與教育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在丘成桐院士的大力支持下,汕頭開辦“丘成桐少年班”,為汕頭科技教育事業注入了澎湃動能。
2023年8月14日,由清華大學求真書院主辦的“求真游目講座”在汕頭市金山中學舉辦,丘成桐院士參加活動并與學生交流互動
近期,丘成桐更攜中國數學界眾多學者,共同申辦203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ICM2030),ICM就像“數學奧運會”,每四年舉辦一次,是國際數學界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會。他的種種舉措,勢必將中國推向數學強國之列,也將基礎科學教育的強化一步步向下扎根。
數學:科技創新的基石
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毋庸置疑,丘成桐的學術地位、影響力以及他在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重要貢獻,使得地方領導紛紛會見他,希望借助這位在國際數學界享有盛譽的頂尖數學家的力量推動地方的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
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在會見丘成桐時,態度懇切,直言不諱地指出:“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重大技術創新的基石。”
山東省委書記林武在會見丘成桐時,強調了丘成桐在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中的作用,也凸顯了數學在實現這一目標中的關鍵作用。
在當今時代,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而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正悄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芯片設計等前沿領域的飛速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推動了社會的巨大變革。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它們的每一次突破,都離不開數學的強大支撐。
數學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與產業深度融合,催生著新質生產力,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文中所用圖片來源網絡
【編者聲明】
本公眾號部分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編者收集整理,旨在與大家分享學習。如您認為某些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核實后將采取相應措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