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貿易戰開打,雙方你來我往地將進口商品關稅逐級提升 —— 不排除再度升級的可能。
圖源:中國政府官網
這場貿易戰顯然已超出普通貿易摩擦的范疇,很可能會成為重塑全球供應鏈和地緣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科研領域自然也逃不過這一影響。
貿易戰不但影響經濟也影響科研
毫不夸張地說,此次中美貿易戰已經引發一場全球經濟震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若中美關稅戰持續,2025 年全球 GDP 可能損失 0.8%~1.2%。摩根大通分析師預計全球經濟到年底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為 60%。
短期看,美國的電子產品、家具等必需品價格漲幅達 15%~25%。漲價引發囤積,就連知名投資人、億萬富翁馬克 · 庫班都在社交媒體呼吁民眾開始囤貨:從牙膏到肥皂,凡是能找到地方可以儲存的東西,都應該趁早買起來,最好是在商店補貨前購買。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一位 50 歲的紐約市民,在跑了多家商店并向店員致電尋求幫助后,終于搶購到某家商店里最后一臺中國品牌的電視機。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漲價風潮也延續到科研圈,科研設備也漲價了。
幾天前,向包括許多美國大學在內的科研實驗室提供設備的 ARES Scientific 公司就對外宣布,他們的產品報價將會提高。
圖片來源:ARES Scientific 官網
在國內,今年初因美國將高參數流式細胞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列入出口管制清單,中國生物醫藥、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研究已經受到波及;
最近,因中美關稅的不確定性,已有國際頂級科研設備供應商停止了部分進口儀器的報價。
關稅增加導致科研設備和原材料成本上升,高校和企業需要投入研發的資金也就水漲船高。
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必然使其自身科技創新的資金支持受到侵蝕,最終會導致全球科研資源無法高效配置,基礎研究突破放緩。
這波操作也給我國科研帶來不少麻煩。部分國產儀器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強度較低,上游關鍵部件依賴進口,導致科研儀器產業鏈割裂,影響了科研設備的整體性能和穩定性。
面對漲價怎么辦
本月初,Nature 專門刊文,指出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將影響美國現代科學的核心基礎設施,可能對美國科研造成持久損害。記者還收到美國科研人員的抱怨,說許多科學產品的價格上漲。
圖片來源:Nature 官網
美國每年進口的實驗設備和試劑價值高達數十億美元,為世界第一。這些產品大多來自即將受到關稅上漲影響的國家,不僅有中國,還有瑞士、日本、英國和歐盟國家。
而那些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產品,雖然這一輪關稅上漲沒有受到影響,但特朗普政府今年早些時候已經對這些國家加征了關稅。
圖片來源:Nature 官網
現在的科研也有全球供應鏈。
比如,中國向美國提供基本的實驗室設備,如玻璃管和試劑,以及包括計算機芯片、液晶顯示屏和培養箱等電子設備;德國的高端顯微鏡,日本的精密分析設備,瑞士的診斷工具,英國的抗體,以及加拿大的 DNA 測序儀和細胞計數器在內的專用設備,都出口到美國,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價。
科研人員更擔心的是,這些產品是科研必需品,是現代科學研究的基礎裝備。
美國同行跳腳,國內科研人員呢?
聰明的科研人已經開始囤貨!
有網友表示,自己 8 號下單了 waters 的色譜柱,怕到不了貨就立刻簽訂合同。萬幸有現貨,還提前發貨。
同樣是色譜柱,有人則一口氣買了 8 萬塊的產品。這可不是錢多人傻,而是怕沒得用,只能花錢一時爽了。
面對中美貿易的不確定性,下決心豪橫一把的不在少數。
有網友說,雖然提前預支今年的科研經費,一口氣買了 20 萬的試劑盒,可仔細算算單價三千多的試劑盒其實也沒買多少,只能扛一陣子。
富家富過法,窮家也有窮過法,因為預感到要漲價了,有網友內囤了十多卷封口膜。
還有網友買了一萬多的流抗,因為常用所以多囤一些,聽銷售說現貨不漲價,后續補貨肯定漲。
當然,也有想囤卻囤不上的。有網友抱怨組里經費緊張,已經「揭不開鍋」,好多實驗都停了,正在開始到處找國產替代并瘋狂試用。
那些手慢無的科研人,有的干脆躺平,有的還在苦苦尋找解決辦法。
有些運氣好的小伙伴未雨綢繆,被這幾年貿易戰打怕了,早已開始逐步尋找國產化替換。
就連國外知名的出版機構也采取了行動,版面費的收取因稅務風險問題取消了直接付款,改由國內的代理方收取,在版面費之外還增加了 6% 的稅費以及手續費。
甭管大家什么狀態,這一屆科研人切身感受到下面這句話的深刻含義:當你讀研時,全世界都在給你添亂。
囤貨指南及注意事項
貨得囤,但也不能亂了陣腳,該注意的地方還得注意。
首先,實事求是地做好計劃。
要對自己實驗的具體目的、所需測量參數等信息有很全面地了解,明確需要采購的儀器或耗材的種類和規格。同時對預算和自己家底摸個底,以便更好地進行后續安排。
只有明確掌握以上信息,再計算最大限度能拿出多少錢,最需要買的是什么,以及采購來的東西能用多久,甚至,在用完之前該怎么辦,也得提前規劃好。囤貨也要精打細算。
還有,囤回來的貨怎么保存也是個問題。
有些試劑或耗材的貯藏要求高,咱有沒有那么大的庫存面積,如果冰箱不夠用了怎么辦?如果囤了貨又放壞了,那還不如不囤。
其次,貨比三家,比貨也要比售后。
既然是囤貨,那量肯定比平時大,售后就是個大問題。無論是儀器設備還是耗材試劑,東西到手里,如果出問題后廠家不負責了,那這錢不但白花,還給自己添堵。
所以,越是缺貨,越要找穩健的有實力的供應商,用他們更完善、更可靠的服務為自己做保。
再次,設定好優先級。
就算面臨缺貨,也依然得重視產品的質量和精度,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實驗結果、可重復性、安全性以及實驗室本身的聲譽。
比如,槍頭離心管這類日常消耗品,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但質量決定實驗結果,越是頻繁使用越要降低誤差。
而五年有效期的緩沖液,如果經費不足那就少買點,畢竟是可以當傳家寶代代相傳的。如果是絕版進口的培養基,別猶豫了,最大限度地買。
另外,肯定要考慮性價比。
比如,必須零下 80 度保存的昂貴抗體,搞不好儲存用的電費及風險比關稅更嚇人,那就不如先不用著急買;但如果是定制的專門耗材,那就別可惜占那點地方,能多囤點就多囤點,注意一下,別放過期就行。
囤的時候也講究集體作戰,可以跟關系比較好的實驗室組團聯合團購,不僅能拿更低的團購價,也能互相取長補短,等于是擴大了自己實驗室的囤積量。
如果經費緊張,還可以考慮分期付款,能爭取幾個月是幾個月。當然,最好是能找到國產平替,解決斷貨危機。
最后,囤貨意味著要提前預支科研經費,賬目上可得搞清楚,不要惹出什么問題來。
說起來也挺搞笑的,年輕一代科研人,沒有經歷過夏天囤西瓜冬天囤白菜,卻在自己行當里囤起了儀器設備和試劑耗材。
無論如何,咱們還是希望天下太平,希望少出點幺蛾子,希望政治不要影響到科研。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參考資料:
1.https://gss.mof.gov.cn/gzdt/zhengcefabu/202504/t20250409_3961684.htm
2.https://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2502/t20250204_3955222.htm
3.https://m.mof.gov.cn/czxw/202504/t20250404_3961451.htm
4.https://www.iphoneincanada.ca/2025/03/12/apple-hikes-price-mac-upgrades-canada/
5.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5_04_08_771385_s.shtml
6.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580665
7.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1060-9
8.各大自媒體平臺用戶分享信息。
我們長期為科研用戶提供前沿資訊、實驗方法、選品推薦等服務,并且組建了 70 多個不同領域的專業交流群,覆蓋PCR、細胞實驗、蛋白研究、神經科學、腫瘤免疫、基因編輯、外泌體、類器官等領域,定期分享實驗干貨、文獻解讀等活動。
添加實驗菌企微,回復【】中的序號,即可領取對應的資料包哦~
【2401】論文寫作干貨資料(100 頁)
【2402】國內重點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匯總(60 頁)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響因子(20000+ 期刊目錄)
【2404】免疫學信號通路手冊
【2405】PCR 實驗 protocol 匯總
【2406】免疫熒光實驗 protocol 合集
【2407】細胞培養手冊
【2408】蛋白純化實驗手冊
【2501】染色體分析方法匯總
【2502】國自然中標標書模板
【2503】WB 實驗詳解及常見問題解答
【2504】DeepSeek 論文寫作常用口令
【2505】中國科學院期刊分區表(2025 年最新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