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宜興均陶藝術家陳立祥帶著他精心創作的特大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的均陶大缸落戶上海察司古寺,成為了滬上古寺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也是未來宜興均陶藝術在滬上的重要展示窗口,影響力不言而喻。
當日,由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和陶瓷藝術界大師代表云集上海察司古寺,一場宜興均陶藝術界意義非凡的活動在上海察司古寺舉行——宜興均陶大世界基尼斯紀錄大缸落戶授牌儀式在此隆重開啟。眾多陶瓷界知名人士和滬上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當天赴滬參加此次落戶授牌儀式活動的嘉賓包括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創辦人、首任館長時順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均陶代表性傳承人李守才,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當代中國彩陶創始人邱玉林,宜興陶瓷行業協會副會長鮑建生,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朱建偉,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韓小虎,以及宜興均陶堆花老藝人、國家級工藝美術師潘洪軍和均陶藝術家、均陶大缸創作者陳立祥,以及上海察司古寺住持福海等,作為媒體唯一代表,當代人物網創始人、總編輯廖云新也應邀參加了此次落戶授牌儀式。
活動現場,福海法師主持并致歡迎詞,對宜興陶瓷歷史和均陶藝術成就給予高度贊美。隨后,鮑建生、時順華、李守才等代表也紛紛發言祝賀。
而此次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均陶缸的創作者陳立祥也表達了激動之情。陳立祥是宜興均陶藝術家、特大型均陶堆花大缸創作者、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紀錄獲得者。他從事均陶堆花技藝創作多年,憑借對均陶堆花的執著與熱愛,堅守著這一古老技藝。
(上圖為陳立祥與資深媒體人、當代人物網總編輯廖云新)
此次落戶上海察司古寺的大缸堪稱巨制,外徑達2米、底徑1.28米、高0.93米、重1000公斤,缸體以均陶堆花工藝展現花鳥等圖案,約可盛水3噸。經現場勘查,該缸被確定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均陶作為宜興陶都“五朵金花”之一,其大拇指堆花工藝歷史悠久,可追溯至北宋,盛行于清中晚期。陳立祥用雙手賦予泥土生命,讓均陶堆花藝術在新時代綻放出璀璨光芒。(文/品宜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