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頒布施行10周年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一周年。
作為連接首都與西北地區的重要門戶,在習近平總書記“總體國家安全觀”指引下,北京延慶與河北張家口將國家安全教育作為“首都安全屏障”建設的重要任務,聯合開展了“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實十周年”——“京張攜手共筑國家安全的鋼鐵長城”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活動。
此次活動聯動設置了八達嶺長城和大境門“雙主會場”,兩地通過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生動展現了國家安全教育與區域協同發展的深度融合,彰顯了京張兩地攜手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定決心。
文化藝術浸潤光影丹青添彩
4月11日上午9點,活動在“雙主會場”之一的延慶八達嶺長城開展。關城廣場內,京張兩地15名書畫家現場聯手創作了題為《墨戍山河 丹青泰平》的十米長卷。藝術家們將“長城精神”融入筆墨之中,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參觀。而匯聚了延慶和張家口地區的50幅攝影精品的國賓廳北側廊道“光影聚焦長城 壯麗大好河山”京張長城主題攝影展區同樣引人注目。這些作品圍繞弘揚長城精神主題展開,全方位呈現了京張兩地四季長城的獨特景觀。
“長城不只是石砌的軍事防線,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張家口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武殿森表示,“張家口與延慶地域不同,但守護‘首都政治安全’的信念讓我們緊密相連。作為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攀登藝術高峰是我們的追求,而成為國家安全教育宣傳員更是我們的光榮。這不僅是對長城精神的弘揚傳承,更是我們以藝術形式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莊重宣言。”
科技助力實訓安全深入人心
在望京廣場的“安全技能實訓營”內,一系列互動體驗活動讓國家安全教育更為生動具體。
延慶公安分局展示了包括國產高精狙在內的反恐防暴裝備,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區消防救援局的科技滅火設備展示與模擬體驗、區衛健委的“黃金四分鐘”急救教學和區國動辦的“應急逃生”技巧培訓,讓廣大游客在專業指導下得到了實用技能的學習提升。
“此次八達嶺長城之旅給我們帶來了超乎期待的收獲!原本想帶孩子感受歷史雄關的壯美,真沒想到還能給孩子上一堂這么生動的國家安全課!作為家長,我深切感受到國家安全教育正在‘破壁出圈’,不斷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希望可以多多組織這樣的活動。”游客黎女士說。
尤為亮眼的是,中關村延慶園投資公司攜多架先進無人機亮相,展現了延慶在低空安全領域的“科技護城”力量。依托北京市廣電局扶持的“全息AI數字內容移動平臺”,公眾通過VR設備“穿越”至航天發射指揮中心,在虛實交融中感悟航天安全與國家發展的緊密關聯。“相較于日常廣電體系通過大小屏聯動形成的平面化傳播,此次活動我們以VR視聽技術為紐帶,將國家安全教育的‘課堂’直接設置于八達嶺長城腳下的‘安全技能實訓’現場。”大愛全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孟凡華表示,“VR實訓體驗系統讓參與者以趣味性的感知方式,實現了國家安全教育由‘理論宣教’到‘實踐體驗’的質變躍升。”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普法教育宣傳點位,延慶區委政法委、區生態環境局等7家單位同步發放保密、反間防諜、反邪教、長城保護、生態保護等宣傳材料3000余份。
深化協同發展共建安全屏障
延慶區委國安辦副主任岳振躍表示:“2025年,我們兩地簽訂了《延慶-張家口國家安全工作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京冀區域安全治理共同體建設進入了新階段。這份戰略協議是京冀國家安全協同發展的制度性成果。我們將重點合作推進‘三個轉化’:把年度教育活動轉化為常態化實踐,建設‘京張安全云防線’數字平臺;把教育場景轉化為治理效能,構建跨區域群防網絡;把區域協作成果轉化為可復制樣板,為國家安全戰略實施貢獻‘京張經驗’,讓‘國家安全的鋼鐵長城’在新時代更具生命力。”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
進入“新十年”
京張兩地正以長城為紐帶
攜手共筑國家安全的鋼鐵長城
從書畫長卷的文化浸潤
到VR技術的科技賦能
從安全技能實訓
到云端資源共享
新時代“鋼鐵長城”的構筑
正迸發出蓬勃生機
為維護國家安全
貢獻京張智慧和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