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
“今天早上剛從自貢實習醫院趕回來參加招聘,希望能應聘上心儀的醫院。”4月11日上午,在西南醫科大學2025屆畢業生春季雙選會現場,肖文杰向5家醫院投出簡歷。
與其他招聘單位不一樣,他投遞簡歷的醫院展位前,除了單位的簡介海報,并無其他招聘崗位信息。“我今年考研失利了,準備二戰,所以都投的‘管培醫生’項目。”
學生駐足了解“管培醫生”項目。
肖文杰口中的“管培醫生”,是西南醫科大學在2024年全國首創并試點、為醫學本科生搭建起“過渡性就業+臨床實踐+升學備考”的新型就業形態。作為2025年畢業的一名臨床醫學生,肖文杰說,這樣的項目,不僅緩解了“坐考”心理壓力、經濟壓力,也讓自己在不脫離臨床實踐的情況下,可繼續準備考研。
創新:“雙向奔赴”打造醫學人才“成長緩沖帶”
記者注意到,在當天的雙選會現場,學校設置了“管培醫生”項目招聘專區,專區內,包括成都、眉山等多個地市州的16家基層醫院到場招聘,不少學生扎堆投遞簡歷。
學生在“管培醫生”招聘專區扎堆報名。
那么,“管培醫生”項目到底是什么?
西南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張春祥介紹,“管培醫生”對應的是醫學本科應屆畢業生成長為規培生、研究生、臨床醫生之間“過渡期”的一段“空窗期”,本科畢業后到醫院參與為期1年的過渡性教育管理培訓的新型就業崗位。
西南醫科大學在長期深入基層醫院“訪企拓崗”過程中發現,很多縣級醫院綜合實力較強,并獲評“三甲”“三乙”醫院,具備一定的醫學人才培養能力,對本科生都有很大的用人需求。張春祥說,由于其準入門檻、學歷“內卷”、政策壁壘等因素,“比如縣級及以上醫院招聘普遍設置執業醫師資格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證等硬性標準,”將本科應屆畢業生拒之門外。
如何讓“雙向需求”轉化為“雙向奔赴”?“管培醫生”應運而生。通過構建學生與醫院的“雙贏契約”,開辟一條醫學人才的“成長緩沖帶”,進而打破醫學本科教育與高質量就業的“玻璃門”。
“我們的目標對象主要是初次考研失利后,擬暫不就業選擇二次考研的醫學本科應屆畢業生。”張春祥表示,項目還從三方面明確了“管培醫生”的崗位職責:即在帶教醫生指導下參與臨床實踐或醫院管理;參加相關過渡性考試(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研究生考試、規培考試等);完成醫院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為參與學生提供了相應的待遇保障。比如,醫院要發放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購買社保,并提供食宿或相應補助;同時,支持報考研究生、規培生,按約定提供1-3個月“考研假”。
現場:“管培醫生”招聘專區吸引學生扎堆報名
和肖文杰一樣,西南醫科大學2020級兒科專業學生張小容,也是專程從外地實習基地趕回學校,參加“管培醫生”招聘。“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能進一步融會貫通。”張小容更期待通過項目明晰未來要繼續深造的方向。
“老師您好,我可以幫師姐投一份簡歷嗎,她在外地趕不回來。”在成都市溫江區人民醫院展位前,醫院科教部部長余雪紅接過簡歷,提示眼前的男生拍一張桌上的二維碼,“記得把二維碼傳給她,讓她掃碼加群注意通知信息。”
學生在“管培醫生”招聘專區了解情況。
彼時,距離招聘開始不到1個小時,余雪紅告訴記者,醫院已收到近40份簡歷。事實上,這是溫江區人民醫院第二年到西南醫科大學招聘“管培醫生”,“我們去年一共招聘了16名學生,他們的在崗表現都很不錯,今年我們又增加了‘管培醫生’名額。”
仁壽縣人民醫院也是第二次參加“管培醫生”招聘,去年試點時,該院簽約了一名“管培醫生”。在醫院組織人事科主任王麒看來,“管培醫生”項目將醫院與學生的需求精準結合,為醫院參與醫學人才培養提供了有效路徑,可緩解醫院用人緊張現狀,也有效減少了醫學本科畢業生的流失。“我們今年提供了10個管培生名額。”王麒說,醫院有意向在后期根據考核情況,正式簽約兩到三名本科生留院工作。
愿景:構建可復制推廣的醫學本科生“管培醫生”新就業模式
一個僅試行一年的項目,何以吸引學生踴躍報名?
采訪中,不論是肖文杰還是張小容都表示,除了項目有基本的保障,更重要的是,他們看到參與項目的師兄師姐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西南醫科大學2019級醫學影像學學生姚玥,是首屆項目的“管培醫生”之一,2024年,首次考研失利的她上崗工作。
“對于我們才畢業的本科生來說,能進入一家三甲醫院學習工作很不容易。”姚玥說,通過項目,不僅可以積累一年的醫院工作經驗,取得參與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資格,還能在臨床的環境下繼續學習備考。
姚玥已經在醫院完成了放射科和超聲科的輪崗,“這段時間在臨床上學到了很多知識,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有利于我們的考研復習。”姚玥評價2025年的考研中發揮出色,正等待4月末公布最終錄取結果,并為即將到來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做好準備。
而在招聘現場,王麒也分享了醫院對管培醫生的在崗評價,直言很滿意。“這名學生到醫院科室輪轉后,業務能力提升很大。”他說,醫院將在后續持續跟進學生動態,如果其有意愿,可繼續留院工作;如果學生讀研深造,醫院也將保持聯系,“他是仁壽人,還是有很大機會回到家鄉工作的。”
記者了解到,首屆“管培醫生”項目,西南醫科大學一共有29名學生上崗,本次雙選會,16家招聘醫院則提供了超百個“管培醫生”崗位。而在西南醫科大學試點首屆“管培醫生”項目后,省內部分醫學院校,如川北醫學院、成都醫學院也紛紛跟進實施。就在4月10日,溫江區人民醫院前往川北醫學院開展了“管培醫生”招聘。
“‘管培醫生’不僅是一個就業項目,更是一場關于醫學生畢業后教育改革的實驗。”張春祥表示,未來希望通過舉辦全省專場招聘會,共建“管培醫生”“管培醫院”資源庫,實現崗位共享、學生互薦,總結推廣“帶教標準化”等經驗;以四川為中心,動員和輻射川、渝、云、貴四省區縣級醫院資源,構建可復制、可推廣的醫學本科生“管培醫生”新形態就業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