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美國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上。唐納德·特朗普的回歸給全世界帶來了一場政治地震。
最近《外交政策》的一篇評論中指出:“特朗普不是保守派,他是革命者。”他的目標是摧毀傳統(tǒng),而不是守護傳統(tǒng)。他的政綱不是保守主義的延續(xù),而是一個赤裸裸的極權計劃。
但非常諷刺的是:還有很多所謂“保守主義者”在為特朗普搖旗吶喊,仿佛他是救世主。這些人往往也以右派自居,但他們已經(jīng)忘了“右派”到底意味著什么。
簡單說:“左”與“右”不是天生的對立,而是政治光譜上的兩種取向。
左派重視社會平等、結構改革、政府干預經(jīng)濟以保障底層民生,強調人權、少數(shù)族裔權利、性別平權、環(huán)境保護。
右派 則強調傳統(tǒng)價值、個人自由、市場自由、有限政府、責任倫理、國家安全。
“保守主義”一詞最早興起于18世紀的歐洲,作為法國大革命激進主義的反動力量。它并不主張反對一切變革,而是提倡漸進式改革、對傳統(tǒng)價值的尊重、制度穩(wěn)定與法治至上。
在美國語境下,保守主義強調以下幾點:
1. 有限政府:強調權力分散,防止政府過度干預社會與市場;
2. 法治精神:遵守憲法,捍衛(wèi)三權分立,尊重司法獨立;
3. 傳統(tǒng)價值:尊重家庭、宗教、社區(qū)等社會傳統(tǒng)單元;
4. 個人責任:強調自我奮斗和對自由的自我約束。
所謂的“保守派”本意是維持現(xiàn)有秩序、尊重傳統(tǒng)制度、緩慢改良而非激進變革。因此,一個真正的保守派,必然是一個尊重制度、崇尚理性、重視穩(wěn)定的。
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所謂左、右其實是相對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定義,比如現(xiàn)在右派和保守主義者最推崇的洛克,在他那個時代,就是妥妥的追求進步的左派。
因此,“左、右”絕不是永遠敵對的,它們之間博弈的張力維持了現(xiàn)代民主制度的平衡。但特朗普主義和左右都沒關系,他是直接摧毀了“左、右”這個坐標系本身。
政治不是靠口號劃分陣營,而是靠理念與實踐區(qū)分陣地。你如果了解特朗普的執(zhí)政軌跡與政治哲學就會發(fā)現(xiàn):他既不保守,也不自由。他要的,從來不是捍衛(wèi)傳統(tǒng),而是徹底重塑權力的規(guī)則,甚至顛覆整個制度。
在美國,他要推翻司法獨立;他要推翻媒體公信力;他要推翻選舉制度;他要推翻行政權的制衡;他要推翻國家機器對他個人權力的限制。
這不叫保守,這叫革命。準確地說,這是反民主的法西斯式革命。
這更不是“右傾”,而是極端民粹主義,本質是制造敵人、放大分裂、摧毀信任、集中權力。
歷史上的墨索里尼、希特勒和皮諾切特,也都自稱“恢復傳統(tǒng)”,但他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破壞制度與秩序。現(xiàn)代民粹主義者如查韋斯、奧爾班也如出一轍。
特朗普走的和他們是同一條路。
真正的保守派,是尊重制度的。哪怕制度對他不利,他也愿意遵守。
比如老派共和黨人如羅姆尼、麥凱恩這些人,他們可以與你意見不合,但他們捍衛(wèi)法治、反對總統(tǒng)權力過大、強調三權分立和憲政約束。
而特朗普從不尊重制度。他不尊重法院,不尊重選舉結果,不尊重國會,不尊重軍隊的中立傳統(tǒng),不尊重記者的監(jiān)督權。
他只尊重一件事:對他個人的忠誠。這哪是保守?這就是個人崇拜加上體制內叛亂。
特朗普不斷貶低和攻擊美國的制度:他說“只有我可以解決問題”,否定選舉結果,拒絕權力交接,煽動國會暴動。他試圖將政府變?yōu)樽约旱墓ぞ撸皇枪竦姆阵w系。
這與保守主義最核心的“制度優(yōu)先”理念徹底背離。
真正的保守主義要求政府克制自身權力。但特朗普卻喜歡用行政命令推翻國會決議,解雇不順從的官員,將司法、執(zhí)法系統(tǒng)政治化。他不是在限制權力,而是在強化總統(tǒng)個人的統(tǒng)治力。
他要的不是“有限政府”,而是“無限總統(tǒng)”。
特朗普攻擊媒體、侮辱法官、丑化移民、嘲笑殘疾人,他把美國撕裂。他不是在維持社會秩序,而是在摧毀公民之間的信任紐帶。
他將國家從“多元協(xié)作”帶向“敵我分明”,這不是保守,這是激進。
特朗普對極端分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面對右翼民兵、白人至上主義者、國會暴徒,他選擇縱容甚至鼓勵。這不是保守主義的理性克制,而是赤裸裸的暴力政治。
很多支持特朗普的華人,他們既不理解美國的政治,也不理解保守主義。他們對“左”的敵意,多來自某種語境下對“某個主義”的厭惡,把“左派”錯認成了“某黨的翻版”。
所以他們以為:支持同性戀,就是“左得可怕”;支持墮胎權,就是“道德敗壞”;反對警察使用暴力,就是“縱容犯罪”;擔心氣候變暖,就是“反資本主義”
可他們從來不問問:特朗普做的這些事,跟“保守主義”有個毛關系?
難道保守主義支持謊言?支持沖擊國會?支持封鎖媒體?支持總統(tǒng)干預司法?支持任命極端分子進入體制?
這些人嘴上反“左”,實際上是在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極權主義者背書。
真正危險的,除了特朗普本人,還有他背后那群以“保守”之名行“極權”之實的人
特朗普或許只是個自戀的騙子,但他背后的政客、媒體、民兵組織,卻正是靠混淆左與右、篡改“自由”“保守”這些概念,完成了美國政治語言的腐敗。
在他們的嘴里:憲政就是“軟弱”;同情就是“白左”;真相就是“假新聞”;異議就是“叛國”
當所有這些文明社會賴以維系的概念都被污名化之后,極權主義就能披著“自由”的外衣上臺。
“保守主義”曾經(jīng)是文明社會的支柱之一,是對變革的謹慎態(tài)度,是對歷史智慧的尊重,是對社會秩序的敬畏。保守主義是美國精神的最后防線,但被濫用了。
當你以“保守主義”自居時,你先問自己:你捍衛(wèi)的是制度,還是某個人?你追求的是自由,還是對異己的壓制?你反的是意識形態(tài),還是現(xiàn)實中威脅你權力結構的平等?
而特朗普他不是保守主義者。他是反制度的激進派,是民主制度的病毒。他不是右派的朋友,是右派的掘墓人。如果有一天真正的“保守主義”死了,特朗普就是兇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