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總第838期
值日編輯:劉派 楊春雪
審核:王若桐 石雅風 喻琬淋
執行主編:陳卓
圖源:《鑄幣報》
《鑄幣報》4月9日報道,印政府不再允許孟加拉國經印陸地海關站(Land Customs Stations,LCSs)對第三國出口貨物,恐推高孟貨物出口成。2020年6月起,印允許孟出口貨物經印LCSs中轉至印港口和機場從而運抵第三國,極大促進孟對不丹、尼泊爾、緬甸等國出口貿易。2025年4月8日,印稅務部下屬中央間接稅和海關委員會(Central Board of Indirect Taxes and Customs,CBIC)宣布撤銷上述許可,同時表示現已進入印中轉的孟貨物將不受影響。分析人士表示,印此舉動機主要有二:一是在特朗普政府對多國實施“對等關稅”背景下,打擊孟紡織業出口,趁機促進本國服裝、制鞋、珠寶等行業出口。印智庫“全球貿易研究倡議”(GTRI)指出,孟貨物出口運輸極其依賴印基礎設施,經印中轉可降低孟物流成本。此番印禁令或致孟出口企業物流延誤、成本增加,沖擊孟與尼、不等內陸國的貿易合作。二是提高印本國物流運輸效率,增強商品出口競爭力。孟貨物大量擠占印本國物流運力,引發大量印出口商抗議。印紡織部下屬“服裝出口促進委員會”表示,每日均有20-30輛滿載孟貨物的卡車運抵德里。值得注意的是,印此舉或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相關規定——“所有成員國都享有貨物過境他國進出內陸目的地國的自由”。
NEWS
孟加拉國服裝加工廠。圖源:彭博社
《金融時報》4月9日報道,為爭取特朗普政府削減“對等關稅”以挽救本國服裝出口,孟加拉國承諾增加棉花等美產品進口。4月2日,美宣布對多國加征關稅,其中對孟關稅率上調至37%。當前,紡織品和服裝生產占孟出口總額80%,其中對美成衣出口占孟成衣總出口的20%,美對孟高關稅將嚴重沖擊孟服裝業生存。對此,孟臨時政府首席顧問尤努斯(Yunus)致信特朗普,要求美給予三個月寬限期以“大幅增加孟對美進口”,并表示“將采取一切必要行動,全力支持美方貿易議程”。具體而言,孟主要提出三方面承諾:一是增加進口棉花、小麥、玉米、大豆等美農產品,并為棉花建立專門免稅保稅倉庫;二是削減對美燃氣輪機、半導體、醫療設備等產品關稅;三是簡化海關程序。孟官員表示,相較通過陸路自印進口棉花,進口美棉花成本更低,建立棉花倉庫便于儲存并縮短交貨周期。值得注意的是,美服裝企業表示,若美繼續對孟實施“對等關稅”,美本土梅西百貨(Macy 's)、塔吉特(Target)等百貨公司提高產品價格,影響美普通消費者。
NEWS
2015-2024年,印央行利率、CPI、GDP演變。圖源:彭博社
路透社、《印刷報》4月9日報道,印央行宣布降息,將基準回購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6%。此次降息是印央行2025年第二次降息。同時,印央行將2025-26財年GDP增長預期從6.7%下調至6.5%,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通脹預期從4.2%下調至4%。印央行行長馬爾霍特拉(Sanjay Malhotra)表示,政策立場轉變是因為印貨幣政策委員會(MPC)(編者注:MPC由三名印央行官員、三名印政府提名的外部成員組成,負責調整印基準利率,每年至少舉行四次會議。印央行行長是其當然主席)只考慮維持現狀或降息。分析人士表示,印央行放寬政策“符合市場預期”,并預計印央行8月前或將再降息兩次。印央行調整政策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印度盧比走弱。美關稅政策已導致盧比對美元貶值1.2%,若盧比再貶5%,通脹或上升約35個基點。二是增長動能疲軟。受美加征關稅影響,印2025-26財年GDP增速預計降低20-40個基點。三是通脹壓力減弱。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或促使大宗商品、國際原油價格下降。然而,需注意全球貿易與政策不確定性仍恐妨礙通脹減緩、加劇進口壓力。
NEWS
印海軍第三艘彈道導彈核潛艇“阿里達曼”號(INS Aridhaman)預計于2025年服役。圖源:“軍事鑒定”網站
“軍事鑒定”網站(Army Recognition)4月8日報道,印2026年擬啟用位于南部安得拉邦拉姆比里(Rambilli)的INS Varsha核潛艇基地,強化印海基二次核打擊能力。INS Varsha是印海軍高密級項目“Varsha”的核心部分,位于印南部安得拉邦拉姆比里地區,有助于印向馬六甲海峽等臨近海上要道快速部署潛艇部隊。該基地擁有高安全性基礎設施,包括地下潛艇掩體、隧道網絡、內外港設施基地等,且配備地下泊位、隧道及雙港口,可隱蔽部署彈道導彈核潛艇(SSBN)與核攻擊潛艇(SSN)。據悉,目前基地內港已建成,外港即將竣工,預計該基地正式啟用時間將與印第三艘SSBN、排水量7000噸的“阿里達曼”號(INS Aridhaman)服役時間保持同步。另據悉,印擬進一步強化海基核威懾體系,包括籌建排水量1.35萬噸的新SSBN,部署六艘SSN。
NEWS
圖源:領英
路透社、阿拉伯新聞4月8日報道,美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日前與巴基斯坦外長達爾(Ishaq Dar)通話,探討美巴貿易平衡、關鍵礦產合作、執法協作、非法移民、阿富汗局勢等問題。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將向包括巴在內的數十個國家加征關稅,對巴關稅率上調為29%。對此,巴承諾將擴大美企在巴商業機會,同時進一步加強以關鍵礦產為核心的雙邊貿易投資合作,以期在“建立公平和平衡的貿易關系方面取得進展”。另據巴財政部透露,美專業咨詢公司安邁(Alvarez & Marsal)正考慮在巴開設辦事處,協助巴政府2030年前完成國企私有化進程,并助巴吸引全球投資。此前,巴政府已與安邁公司簽署財務顧問協議,主要內容是私有化巴三家主要配電公司,解決相關行業循環債務、運營效率底下、電力盜竊等亟需改革的長期問題。
NEWS
印蝦類等水產行業相關數據。圖源:《印度時報》
《印度快報》4月8日報道,南印安得拉邦首席部長錢德拉巴布·奈杜(Chandrababu Naidu)致信印商工部長戈亞爾(Piyush Goyal),要求確保蝦類等水產品免受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影響。據悉,安得拉邦是印水產品主產區,也是對美蝦類、魚類等水產品的主要出口來源地,相關商品出口利潤平均為5%至6%。然而,特朗普政府宣布對自印進口水產品征收高達27%的關稅,同時還額外征收5.77%的反補貼稅和1.38%的反傾銷稅。奈杜指出,厄瓜多爾等與印競爭對美水產品出口的國家本輪被加征的關稅率僅為10%,這使印處于出口劣勢,進一步擠壓農戶和出口商本就微薄的利潤,甚至引發減產、破產潮,恐嚴重損害農戶利益與本地經濟。
NEWS
印美貿易關系 圖源:Statista
印度《經濟時報》4月8日發表題為《蠢貨!這是地緣政治!商貿武器化時代印度如何抓住機遇?》的文章認為,特朗普政府加征“對等關稅”引發全球市場動蕩,印應憑借自身優勢,在混亂中抓住先機,處理好與美、中、歐等各方關系,力求在國際新秩序建立時獲得更大話語權。作者普拉納布·達爾·薩曼塔(Pranab Dhal Samanta)系《經濟時報》政治欄目執行編輯。
2000年,美總統克林頓希望通過推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推進所謂“經濟自由化”,并將中國框定在全球貿易規則當中。20年來,中美貿易額急劇攀升,美自華進口額由2000年的1000億美元($100 bn)躍升至2024年的4639億美元($463.9 bn),而美對華貿易逆差也由2000年的838億美元($83.8 bn)飆升至2024的2954億美元($2954 bn)。這表明,中國很大程度上借助國家資本投資、高效產能、技術轉移等方式取得了戰略優勢。如今,特朗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再次讓世界動蕩,以下形勢特點值得關注:
一是新權力中心或在混亂中崛起。目前世界迎來向新秩序過渡的混亂期,中國作為自由貿易的捍衛者,在貿易戰中看到團結世界、逆轉美國霸權地位、建立新全球秩序的機遇。歷史經驗表明,任何混亂均可成為新權力中心崛起的契機,而不同國家和集團面對全球混亂期大致發展出三種應對策略:經濟薄弱小國以防御為主,歐洲國家則努力尋求平衡,只有少數國家或集團選擇“激流勇進”從危機中獲益。
二是印度靈活、主動的戰略抉擇或給自身帶來機遇。國內政治穩定賦予印靈活快速的決策能力,且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也為印帶來一定優勢:其一是特朗普關稅政策對印影響相對較小;其二是他國企業將印視為進入美國市場跳板。印與美歐關系方面,當前,印正積極主動與美歐交往。但考慮到印未來增長軌跡,印需在美歐之間搞平衡,不能表現出與任意一方結盟的傾向。中印關系方面,印需以緩和緊張局勢為前提與中國建立聯系,以免限制自身決策選擇。此外,印必須妥善處理與周邊地區國家關系,削弱孟等國政局變動對印影響,依靠經濟實力吸引鄰國。總體看,混亂局勢的不可預測性將破壞全球對話,但若印能抓住機遇,將步入新發展軌道。
本期編輯:賈麗豪
本期審核:江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