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收緊監管—— 過境歐洲水域船舶須強制提交保險證明
為應對愈演愈烈的“影子船隊”風險,歐盟委員會近日宣布,對《船舶監控指令》(Vessel Monitoring Directive)進行關鍵性修訂。根據新規,所有過境歐洲聯盟(EU)水域的船舶,即便并未停靠任何歐盟港口,也必須提供有效保險信息。這一最新舉措被認為是歐盟海事安全與環境保護制度二十年來的重要升級。
歐盟委員會在聲明中指出:“通過要求所有在歐盟周邊水域運營的船舶均持有合規保險,歐盟有能力更有效地監控并在必要時調查相關海事活動,從而應對由無保險或不安全船舶所帶來的風險。”
歐盟委員會交通運輸總司司長瑪格達·科普欽斯卡(Magda Kopczyńska)表示:“這是一項具備重大影響力的針對性舉措,將大幅增強歐盟沿海國家的風險防控能力,提升海事安全與環境責任水平。”
劍指“影子船隊”
本次修訂直接針對近年來引發全球關注的“影子船隊”問題。據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已有超過1000艘船舶因參與受制裁貿易被列入制裁名單,其中超過800艘船舶未能提供確切保險信息。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船舶平均船齡達21年,比全球船舶平均船齡高出8年,大幅提升了發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
隨著多起老舊俄羅斯船舶在歐盟近海水域引發事故隱患,甚至有船只因錨拖造成海底電纜中斷事件,歐盟多國已聯合展開打擊“影子船隊”的行動。其中,波羅的海國家與北約自2025年1月起啟動代號“波羅的海哨兵”(Baltic Sentry)的海軍行動,英國牽頭的“聯合遠征部隊”(JEF)也于今年啟用“北歐哨兵”(Nordic Warden)監控系統,結合AIS數據與AI分析技術,評估進出敏感海域船舶的風險等級。
在具體執法方面,自2025年2月起,丹麥海事管理局已對在斯卡根(Skagen)錨地停泊的高風險油輪開展特別港口國檢查(Port State Control),而愛沙尼亞則在本月查扣了一艘涉嫌懸掛虛假船旗、來自“影子船隊”的18年船齡油輪,成為波羅的海沿岸國家首次采取此類行動。
法規框架與國際協調
歐盟此次修訂是在2009年制定的《船東海上索賠保險指令》(Directive 2009/20/EC)基礎上推進的。該指令要求300總噸位以上的船舶必須持有符合1996年《海事索賠責任限制公約》(LLMC)規定的保險。此次修訂版通過擴展保險要求范圍至所有“經過但不靠港”的船舶,有效堵住了過去的監管空白。
歐盟委員會同時表示,已與各成員國一道向國際海事組織(IMO)提交提案,建議對歐洲沿海現行的多項強制船舶報告系統(Mandatory Reporting Systems, MRS)進行小幅修訂,以適配新的保險披露要求,并提升國際協調效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歐盟方面尚未明確違反該項規定將會面臨的具體執法與懲罰機制,但歐盟已表示將在接下來數月中陸續公布配套執行細則。
構建更加安全、綠色、透明的航運環境
歐盟委員會在政策發布中強調:“此項變更體現了歐盟致力于構建更安全、更可靠且更具環境責任感的海運體系的決心,同時也順應當前地緣政治局勢帶來的挑戰。”
隨著“影子船隊”的風險逐漸由貿易領域蔓延至安全與環境層面,歐盟此次的制度升級被視為一次重要的政策信號。未來,在歐盟水域航行的船舶,無論是否靠港、無論船旗國,均將面臨更嚴格的信息透明度要求,這也預示著全球海運監管正在步入一個更加精細化與高標準的新階段。
【投稿】【提供線索】【轉載】請后臺留言或電郵投稿,主題格式為【投稿】+文章標題,發送至media@xindemarine.com郵箱。
聯系主編:陳洋159985119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